朋友
周三夜里回家路上,网约车司机师傅问我:最近有没有关注刀郎?我看了一眼他架在中控上的手机,上面是刀郎相关的抖音视频,摇摇头说没有。他接着说道:他现在红的不得了哦,已经要红的发紫了,他正在创造历史,以前看不起他的人最近都要不好过哦...我端详着他,五六十年充满经历的外表使我愈发疑惑,不明白他的意图,不过还是在他的引导下上网搜索了起来,这才发现是刀郎的歌《罗刹海市》在全球得到了80亿次的点击,不过我对这个数字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之前那首55亿次点击的音乐,也没有吸引我太多注意力。 司机师傅应该很想和人讨论这个话题,又开始劝我听一下这首歌,我不好意思拒绝。带起耳机,在音乐软件上一边听着歌曲一边看起了歌词。突然在听到了几个音调之后,就像突然想起许久没联系的朋友一般,回忆起了赵雷的歌。 说起赵雷,应该是从《成都》开始。起初我并不知道赵雷是这首歌的演唱者,只是在大街小巷、各种场合听到过,属于是“只闻其声”了。可能正是因为他火了,在某天音乐软件随机推送的歌单里,我听到了他的另一首歌《画》---一首从前奏就让我觉得新颖有趣的歌。这首歌就像是在某个夜晚,我站在路边,听着一位陌生人讲故事。他讲到了曾经希望有一块可以“擦去争执的橡皮”,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悄悄把他当成了朋友。 就隔了许久再见的朋友,我是通过《我记得》这首歌,对赵雷有了第三次想象。他在歌词里用一些朴实又浪漫的形容,描绘着生老病死、母子之间的纽带,用之前常用的哼唱给我带来“清风拂山岗”的感受。我回忆了高中语文课本和试卷,找了一个符合我心中描述他的词“浪漫现实主义”,因为他总能从现实的一角切入,不用华丽的辞藻,就带来丰富的想象。 我又看了一眼音乐软件中收藏的歌曲,通过歌手名过滤后,482首歌只剩下4首是赵雷的,但它们就足够我想象出一个偶尔出现在我成长路上的朋友了,一个可能只是偶然在夏夜相遇,在草地上坐着闲聊过几句《月亮与六便士》一样的话题,又很聊得来的朋友。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歌曲可能也是这样,听了《罗刹海市》我回想起《画》这首歌仅仅是几个在我听来相似的音调,只是那几个音调在《画》中给我带来的想象更多、更真实。 最近,我就是这样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了另一位朋友的消息,而我们八年后的重聚也可以像八年前一样自在,可能我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记忆、快乐,但朋友出现时,就好像在三千弱水中找到了最止渴的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