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程】02 选巢杂事多
好的各位,这里是新丶新手向的教学文字版(盗版必究,有时间会修改文案后做成视频版),这里的内容本质上都是为了做视频写的文案,可能会有些口水话,不过都是我自己饲养或者群友,爬友,蚁友之间交流总结的经验。本期主题:选择蚁巢时需要注意的那些细节问题

在聊蚁巢之前话先说在前:不要去买蓝色明胶、爬宠果冻等等完全填充的便宜蚁巢,这种蚁巢在圈子里被称作蚂蚁坟墓,如果是真想想要了解蚂蚁饲养的,请耐心接着往后看,OVER。
说到蚁巢,首先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蚁巢的作用和功能,并且要注意,蚁巢与蚂蚁需要搭配使用,比如养土栖蚁,用了个树栖高通风效果的蚁巢,这就是常见的蚁巢与蚂蚁不匹配的情况,所以在新手教程里会往往都会出现一句话:看蚁选巢。也能避免我们上期里说过的大型蚁住小过道的情况。
说到蚁巢的作用,大家都应该多少有些解了,所谓蚁巢就是给蚂蚁提供一个居住的环境,同时方便饲养者观察蚂蚁的生活,与蚂蚁“互动”,同时也避免饲养的蚂蚁到处乱跑的容器。
常见的蚁巢在一般情况下,蚁巢都分成两个区域,活动区和巢区,而且两个区域之间因为不同蚂蚁的居住习性,主要会在巢区的材质和功能,巢区与活动区之间的链接上有所区分。
现在我们先说活动区的通用基本要求,毕竟巢区的要求因为种类的生活习性不同会不太一样,但是活动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出奇的相似。
活动区是与蚂蚁互动最为主要的区域,几乎所有与蚂蚁的互动(包括喂食,清理垃圾等互动都是在活动区进行的),其中最大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便是通风良好,在此基础上最好能“模拟”野外的环境最好(但是为了方便饲养我个人强烈不推荐生态巢,具体原因后面说生态巢的时候会详细说明),活动区还需要给蚂蚁一种:已经处于蚁巢之外,需要随时注意安全,小心探索的信号。
而我们做过了解的应该都知道(不了解的也没事,我以后会再开一个视频或者文案详细说明,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蚂蚁是通过信息素交流,标记的。包括区分巢内巢外也基本上都是信息素的标记,如果活动区不够大,而且通风效果很差(比如某些下“迷你”活动区的蚁巢),蚂蚁在活动区标记的信息素会处于一种长期无法消散的状态,导致蚂蚁误以为活动区是巢区的一部分(简单说就是你的蚁巢蚁群并没有身在巢外的概念)喂食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群落炸巢的情况(炸巢也会单独详细说,这里就不说了)
所以,在活动区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活动区需要尽可能足够大,甚至有能力的可以间接性清洗,洗掉蚂蚁在活动区标记的信息素,但是我个人不推荐清洗,主要是一体巢都容易因为震动炸巢。
虽然我们个人饲养蚂蚁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活动区还是尽可能足够大,并且要注意通风,最好选在家里晒不到太阳,阴暗通风的地方饲养,如果是窗台饲养,需要尽可能不让巢区晒直接到太阳。
又大又通风的蚁巢活动区,蚂蚁标记路线所用的信息素消失得足够快,不会像蚁巢内一样到处都标记得是信息素,在活动区识别不到信息素才能让蚂蚁有身处蚁巢外的感觉,区分开蚁巢内部和活动区,能够达到更好的饲养体验。

那么我们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三种不同栖息习惯的蚁巢(这里只说蚁巢,饲养环境我们会在介绍蚂蚁时详细说明):
1、土栖蚁巢:也就是最为常见的蚁巢种类,市面上能买到或者见到的绝大多数蚁巢都是土栖蚁巢,毕竟我们饲养的绝大多数能够作为宠物的蚂蚁几乎都是土栖的。土栖蚁巢需要做到的核心理念就是巢体密封,为了节省饲养空间,市面上绝大多数蚁巢都是直接将蚁巢的巢体与活动区尽可能链接的,但是野外的情况下,大多数蚂蚁的蚁巢与地面之间都会有一些长短不一的修长蚁道用于保护蚁巢的位置。也反向阻止了空气在蚁巢中胡乱流动,有些种类的蚂蚁甚至会设计风道,让空气在巢穴中有序流动,蚁巢内的信息素因为空气有序不乱的流动,交换也同样有序不乱。
可漏风的蚁巢中,信息素会被空气的流动搅乱,让蚂蚁觉得生活环境不安全(以为身处巢外而丢失安全感,一部分超大蚁巢少情况也会这样),蚁群会一种处于警备状态,严重的稍有影响还可能导致炸巢或者群落直接暴毙。
并且土栖蚁巢内的空气湿度都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给蚂蚁的活动提供充足的水分,足够密封的蚁巢也会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分的流失。
所以,在给土栖蚂蚁选择蚁巢时,一定要注意蚁巢的密封情况,若是出现蚁巢漏风,可以参考我们之前说过的换巢策略,给群落换新的蚁巢。
2、木栖蚁巢:这里把木栖蚁巢和树栖蚁巢分开说,不只是因为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虽然两个物种之间的生活环境重叠度很高,而且很多地方都比较相似相似,但是木栖的蚁巢比起树栖,其实更接近土栖蚁巢。
基础要求其实去土栖蚁巢差不多,需要注意密封性,但是木栖蚁巢与土栖蚁巢的区别还是有的,核心不同便是材质所导致的保湿效果不同。
木栖蚁巢并不需要土栖蚁巢那么高的湿度,而且木质蚁巢相比较土栖蚁巢那些花里胡哨的材质来说,面对发霉时拥有更高的发霉概率和风险,而且活着的树和木材之间的保湿也有着不小的区别。所以大部分木栖种类在饲养难度上都会比土栖高的核心原因。
在蚁巢链接上,木栖蚁巢相交与土栖蚁巢还是有所不同,木栖蚁巢的入巢口需要距离地面拥有一定高度,并不像土栖蚁巢那样直接怼在活动区底部就行(详情可以看我的蚁巢DIY视频)
树栖蚁巢:说到树栖的蚂蚁,绝大多数小伙伴脑子里应该都会蹦出一个蚁种:黄猄蚁。这货就是标准的树栖蚁种,详细的情况我也有做过黄猄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i4y1Z7eL/?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e8d208abcf5dc7760b65473f3cac1e13)
虽然是完全是树栖的物种不止有黄猄,也有很多的毛蚁,多刺也拥有在树上编织蚁巢的习性,但是会居住在树顶的蚂蚁都差不多,首先就是能够编织蚁巢(利用活着或者已经枯黄的树叶)
而且对巢体的密封一般没有太多的要求,像黄猄不止是对巢体的密封没有多少要求,甚至还对巢体的通风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
树栖蚁巢的位置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便是对地距离会比木栖的相对较高,并且需要完全处于活动区之中,这也反而对活动区的要求有着进一步的提升。
但是类似黄猄这样的树栖蚁来说,对于饲养环境的要求对比起土栖和木栖来说会高得跟多,黄猄的理想饲养区域便是全年高温,高湿,还要求饲养过程中全程通风...想想都觉得是一笔不小的环境制造费用。

接下来我会详细说说各类型不同材质的蚁巢或是制作的蚁巢都有些什么优缺点:
1、试管巢:是蚁圈里使用最为广泛,使用时间较长,也是最符合饲养绝大多数蚂蚁的最优选择,毕竟试管本来就自带不怎么透风的特点,而市面上的试管蚁巢也多为土栖蚂蚁准备,大多数都为亚克力拼接试管,向来就不怎么透风,属于是在饲养上很少有缺点的蚁巢。
并且在保湿上还有竹节试管这种变态级别保湿的神物,也是属于在蚁巢中不可撼动的绝对优势地位了。
当然,如果要说缺点的话也不是没有,试管巢对于观察来说相对不友好,因为试管圆柱形的表面和玻璃的材质比较容易反光,不太能看清楚试管内的情况。还有试管虽然对于蚂蚁来说相对理想,但是对于饲养过程中的加水操作来说就变得不太容易(只能选择支口试管)
而且每根试管都有着不小的空间,对于新后来说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巢大蚁少的情况,虽然很符合实际环境的廉价模拟版,但是风险与优势并存。
好在在众多好评如潮的蚁巢中,试管巢都占有统治级别的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宠物蚂蚁主要是以土栖蚂蚁为主),多上手几次或者有些耐心的情况下,石膏巢也是很少发生事故的蚁巢,也算是不知道选什么蚁巢时的万能备用选择了。
在选择试管巢时一定要注意:试管的大小和蚂蚁的大小要相互兼顾,不能过小,自然也不能过大,也算是需要详细考虑一下的小问题了。
2、石膏巢:算是除去试管巢之外蚁巢中第二广泛使用的蚁巢了,主要原因是石膏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相比较来说很低。也是对新进DIY小伙伴的最好选择,我个人也在刚刚接触DIY时自己手工做过很过蚁巢。
当然,石膏虽然是使用相当广泛的材料,也有着明显的优缺点,优点自然不必多说,什么湿度高,保湿效果好,塑性简单,比较省心等等之外。
缺点也是相当致命的,石膏巢对比起其他材质的蚁巢是除去木质蚁巢外最容易发霉的蚁巢。我也有几窝蚂蚁是因为石膏的高湿度环境和蚂蚁自己的“不干净”习惯而被霉菌带走。
3、混凝土巢:算得上是石膏的升级版,毕竟为了弥补石膏巢易发霉的特点而制作的混凝土巢确实在各种大神手中,美观程度上比起石膏巢只高不低。也是各类“土豪”首先的蚁巢(所以价格也和各种富贵蚁一样相当美丽)。
不过混凝土巢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吸水速度不怎么快,所以在使用混凝土巢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先加水做好蚁巢的湿润工作,避免蚂蚁入巢后出现空气湿度不足的情况。
最为致命的是混凝土的反碱问题,这个虽然在现在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石膏巢中都已经不太容易出现了,但是还有有部分产品会出现反碱问题,比起霉菌那种能看到的致命来说,反碱的致命一般都是出现在蚂蚁死亡后,巢内发现混凝土析出白色的颗粒物结晶,蚂蚁“误食”后导致的。
所以选择混凝土巢的小伙伴,如果担心反碱问题的,在买巢前一定要多看观察和询问,到手后可以做下处碱工作(我个人是白醋洗后用清水洗净,等待完全干燥后再加水测试,不出现反碱情况才会使用)
4、加气砖巢:这个蚁巢应该是国外油管视频上最为常见的蚁巢,也是国内最先出现大规模DIY和商品化的蚁巢。相比较混凝土来说反碱概率更低(不是说没有),而且制作工艺更加成熟。
如果去搜索加气砖巢的话能够找到的视频基本上都是元祖级别的,可见时间之久。不过加气砖巢就现在的眼观来看不只是过不过时的原因,还有单组模块的巨大体型,以及不方便移动等原因,也是现在加气砖巢被快速迭代的原因之一吧,优缺点都与混凝土相类似,这里就不过多说明了。
5、亚克力巢:在刚刚我们提到试管巢时有提到现在的试管巢多为亚克力和试管拼接而成的蚁巢,那么自然也就会有纯是雅克拉制作而成的蚁巢。也是现在蚁巢DIY中最为常见的材料。
亚克力蚁巢价格上并没有试管巢和石膏巢那样过于亲民,不过也没有“高端”混凝土巢那样“天价”,是价格比较中等的蚁巢。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现在电脑普及的大众眼中,亚克力已经是较为简单的的DIY项目了(只需要几张图纸和一个代工厂便能解决问题。我现在个人在使用的DIY材料中亚克力也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员)
不过亚克力的蚁巢并不能做到过大的体型,首先是雅克拉本身的密度并不低,在加上一些造景活动的话质量会很轻易就达到一个堪比鱼缸的程度。而且雅克拉板材是一种偏脆易变现的材料,过长的话想要不变形漏风就必须要加很多的固定位点,而且在组装时还需要注意力度与角度,一但产生裂痕或是断裂基本就宣告蚁巢失败。
6、沙巢、土巢、生态巢:这三因为比较相似,就放到一起说了。
沙巢和土巢可以说是最为原始的蚁巢了,从蚂蚁开被搬进室内饲养一直到现在从未退出环境,甚至还有过几次发展。
我们先说沙巢:有点的话主要也是提现在观察上,能够较为真实的还原蚂蚁在野外的状态,并且能够还原得较为真实。
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沙子较为松散,而且容易崩落,保水性相较其他蚁巢来说要差一些,而且在补水时会出现沙子崩落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大多数玩家都会选择在沙子中混入一定比例的石膏在增加沙子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观看感受
沙巢也在各种制造和研究蚁巢的玩家手中占据着不小的地位,我也曾在蚁巢设计时期使用过沙巢,确实很直观,很有趣。
土巢:相比较沙巢,土巢的历史更为久远,而且比起容易崩落的沙子,保湿和稳定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优秀,但是沙巢和土巢都有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螨虫和发霉。
薄层土巢还好,能够及时观察并且做出决策,但是土巢也和沙巢一样有着加水时会崩落的情况,处理方法也同沙巢差不多,但是土巢因为泥土的成分相交沙子更为复杂,发霉的概率也高得多。所以在沙巢和土巢中二选一的话,我个人比较推荐沙巢。不过沙巢和土巢都会给蚂蚁提供挖掘选项,所以垃圾相比较其他蚁巢来说,会多得多。
生态巢: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巢,不适合新人朋友,但是还是简单做下介绍。
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环境里模拟生态环境,并在其中饲养蚂蚁的蚁巢,基本上除去一定程度的喂食外不用在意其他的,对连观察都不一定可以,因为蚂蚁在里面就宛如生活在野外那般。当然有如此之巨大的还原就有如同环境还原后的风险,所有的问题(除去漏风)外都逃不掉,什么发霉,漏水,螨虫等等,所以不适合新人朋友。
7、3D打印巢:最后自然是要说说让我又爱又恨的这个类别,3D打印巢。
我个人设计过几个3D打印巢,我个人没有打印机,都是托群友的福整的,其结果自然是不出意外的全部失败了,期初我为了能够在自己设计的蚁巢中饲养巴巴(红胡须蚁,以下均简称代替),养了半年的沙巢用于观察蚂蚁的挖掘习性,也同其他的蚁友交流过。
当然我承认在造型方面,3D打印巢有着其他蚁巢都做不太到的优势,多变的外形,模块化的组合方式,自然还有较为“廉价”的制作成本和较为“方便”的制作流程,仿佛只要拥有一个打印机和一点点建模技术就能自己撸巢的快乐。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3D打印之间存在有技术差别,首先是打印精度问题,不同的打印机拥有不同的打印精度,而打印的精度又决定了蚁巢不同模块之间的缝隙宽度,并且现在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各类别3D打印巢都是一个或两个打印件,拼接一些或是亚克力或是玻璃的材质。
其中的缝隙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手工手段来进行弥补,但是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螺丝等固定装置,我之前喜欢3D打印巢就是喜欢这种随意组合和拆解的过程,有种玩积木的感觉。但是这些使用螺丝的组合方式都有使用次数,可能你在第一次组合的时候问题还不大,就有一些些小的漏风。
可是随着拆解次数的增加,一般情况在超过三次之后螺丝就会出现滑丝情况,而螺丝一但出现滑丝蚁巢必然会漏风,然后就又回到了土栖蚁巢漏风那个问题之中。所以也出现一大批不用螺丝做模块化链接部位的蚁巢。
但是3D打印件之间天然存在的工差又是很难避免的,这些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缝隙又会导那个头痛的漏风问题,而且就算是你的打印机有再高的精度,每次打印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工差,导致每个巢体模块都显得如此“独一无二的”。
所以我之前才会说,漏风是3D打印巢无法避免的问题。在加上制作和建模原料等等时间成本,若是还有手工二次加工那又会增加成本,这些因素使得3D打印巢的定价堪比“高端”混凝土蚁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现在都不太愿意去接触3D打印巢的原因之一。

介绍完蚁巢的材质,现在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蚁巢的组合模式,而主要是根据巢体的位置状态主要分为两种:平面蚁巢和立体蚁巢
先说平面蚁巢,就是巢区主要是平面放置的蚁巢,简称平摊蚁巢,是对于观察来说比较优秀的蚁巢,几乎不会出现什么观察死角,主要是以各种亚克力蚁巢,加气砖巢,混凝土巢,石膏巢为主,虽然方便了观察,但是缺点也是相当的明显,那就是占地面积很大,是非常浪费空间的蚁巢。
接下来说立体蚁巢,也就是把蚁巢放到数值面上的蚁巢,可以简单理解成立起来平排的平面巢,优点自然不必多言,就是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压缩饲养的空间,代表有极致压缩空间的杯巢(绝大多数为石膏材质和奶茶杯)
不过立体蚁巢相较于平面巢来说,过多的重叠自然会导致观察的受限和阻拦,是对巢穴观察者不是很友好的蚁巢,当然,如果不考虑巢区观察,立体放置几乎没有什么缺点(除去竖直空间占据)

最后我来介绍一下蚁巢DIY,也就是我现在个人在使用的蚁巢情况,我个人使用的蚁巢基本上都是自己DIY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收纳盒做活动区,自己买一点喂水器,巢体等等做巢区,最后七拼八凑整出来的缝合怪蚁巢,之前我也在B站见过某个小伙伴自制的异性蚁巢,真的很特别而且很好看。我也比较推荐各位在时间和手工技能都允许的情况下,能根据自己饲养的蚂蚁以及自己的喜好来制作蚁巢。(我自己也发过不少蚁巢DIY的教学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d4y1J7FE/?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e8d208abcf5dc7760b65473f3cac1e13)
那么好的,本期蚁巢介绍就先介绍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是我忘记提到的你想到的欢迎留言,我看到都会回复的,那么这里是明月,我们下期再见。
明月丶幻天
20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