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春秋2 草上风偃
景国
连国都城距景国不远,连城璧一行人走了半个月,已至景国都城郊外。
时至正午,连城璧吩咐掌旗,准备入城,随从刚刚将写有“连”字的旗举起,林中忽然窜出几个人,横刀向他劈来,连城璧立刻拔剑反击。那几个人显然没预料到他身手如此利落,甫一交手,便轻敌大意,失了先机。连城璧逼得他们方寸大乱,但他们有备而来,很快开始调整,处处皆是杀招。连城璧的几个随从左支右绌,眼看要命丧当场,此时景国都城方向来了一队骑兵,眨眼赶到,几个刺客仓皇逃回林内,消失无踪了。
那队骑兵高头大马,手持仪仗,见到连城璧即下马拜迎,原来是景王遣使迎接连国公子。掌旗的那个随从受伤倒下了,是连城璧母亲派出照料他的女使捡起了旗,始终擎住,景国使者才能认出他们,及时来救。连城璧看向那女使,问她:“无霜,你有没有受伤?”无霜惊魂未定,茫然地摇了摇头,连城璧冲她一笑,“没事了。”
直到进了城中,无霜依旧没回过神来。她平日不常见到公子,一路上,公子没说过几句话,也不使唤她,没想到公子竟能记住她的名字,还对她笑,公子自己的手明明受了伤,却还关心她有没有事。城璧公子这样好,她要娶的景国公主也一定是位温柔的美人,无霜想到这里,忽然心中一片柔情。
连城璧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刺客来得蹊跷,若是想阻止两国联姻,应该在途中下手,可保万无一失。但刺客显然不知道连城璧会走哪条路,甚至不知他的样貌,所以才会等到他掌旗以确认他的身份,而且在极有可能失败的城外动手,说明刺客别无选择,可他们竟然知道连城璧到达景国的时间,这恐怕与景宫内的人有关。这伙人行事仓促,也许会来第二次。
连城璧到了客馆,稍作整顿,更衣后入宫觐见景王朱厚照。
连城璧本以为景国是天子同宗,应当礼乐齐备,以昭彰威仪,没想到景王竟在寝宫召见了他,甚至桌上还摆着没吃完的点心。
连城璧愣了一会才想起下拜。倒是朱厚照不拘小节,过来拉他的手,让他坐下。
“连城璧,朕听说你身手不错,那群刺客以多欺少,你竟能不落下风。”
朱厚照恰巧碰到了连城璧御敌时划破的伤口,伤在手背,原本就不深,也没流多少血,他便没费心思包扎。
“全赖陛下相救及时,城璧才得保性命。”连城璧想将手抽出来,朱厚照却不松开。
朱厚照看看他的伤口,竟然笑了,从衣襟里拿出一条素净的丝帕,给他仔细包上。
这场景,依稀有些熟悉。连城璧一时疑惑,低头看着朱厚照将丝帕系了个精致的结。
“城璧,你看朕这个结系得如何?”
连城璧起身道:“多谢陛下。”
朱厚照摆摆手:“你今天也见着朕了,回去休息吧,明天朕设宴给你接风。”
连城璧退出殿外,握着那只刚被细细包扎过的手,熟悉的感觉依旧挥之不去。他还未走远,就听到寝宫内的笑声,“想不到连城璧长大了竟这样好看,呵,真是便宜了朕那个妹妹,哈哈!”
当年景国经历一场变乱,朱厚照随父亲出逃,到了连国,连侯并未礼遇他们。朱厚照却遇见了年幼的连城璧,两个孩子早已忘了当时相遇的缘由,但朱厚照年齿稍长,还记得连城璧这个名字,以及自己曾帮他包扎过伤口。
想不到数年之后,再次相逢,又是相同场景。
往事但付一笑,将来却不知有多少变数,朱厚照收敛笑容,看着连城璧离去的方向,他最擅长的就是等待时机。
秦国
“公子,马上就到咸阳了,先休息一下吧,养足精神再去见秦王。”
“我睡不着。”齐衡日夜兼程,只盼着早日抵达秦国。一路上无法得知齐国的消息,他忧心如焚。
“不为,到了咸阳,我们先去拜会舅舅,请他引荐,那些礼品,你清点好,别出差错。”齐衡记得自己嘱咐过,但他还是再说了一遍。
他虽是半个秦人,但此前从未到过秦国,至多有所风闻,心中亦甚忐忑。舅舅虽是骨肉至亲,但素未谋面,不知性情如何,与母亲是否相似?秦王是母亲亲侄,也算自己的兄长,又不知会否顾念亲戚?
母亲处事多有秦人强勇之风,齐衡从她口中了解的秦国似乎不尚礼乐。母亲也告诫过他,秦人重武轻文,与中原风俗不类,不可过于狷介。
从小听着鸣钟鼓磬长大的齐衡,对母亲的话似懂非懂,但他想,礼数周全些,必不会错。因此,尽管行路匆匆,他依然备全了各色珍宝。
“但愿此行顺利,齐氏列位皇祖,保我齐邦,国祚无疆。”齐衡默默祝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