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南京邮电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6-15 14:03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2023届南京邮电大学MPAcc全日制的奶昔学姐,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备考的时候稍微得到一点点方向。我本科毕业于常州大学,大学四年一直成绩还可以,专业是会计学,我的上岸成绩初试分数是230分,复试成绩91分,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MPAcc一共有100名同学进入复试,其实我的初试成绩只有四十六名,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综合成绩排名提升至三十三名顺利上岸,由此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请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就数学而言,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数学的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所以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技巧性的训练频率,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且要形成快速思维、快速答题的习惯。不要一味追求解难题,要学会放弃。

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3月-5月)扫盲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形成初步地认知,不过由于管综数学大部分是初高中知识,所以基本上过一遍就能唤醒曾经的回忆。但是切记切记!一定不能盲目自信,因为书中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你在高考遗留下来的盲区、或者对于部分考研党而言没有学过的知识,所以这几个月一定要集中精神系统学习,对于整本书的要点要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总结+习题+总结

(1)通过网课听课,把考试要点难点重点标记。

(2)每次网课结束后,主动把课后习题、章节习题独立完成。

(3)标记/更改错题并誊写至错题本上。(可以用多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最好使用ipad,方便快捷。

(4)定期看错题本(答案写在后页,每次自己先写错题再对照答案,不会的叠加标记;未完全掌握的需要反复听网课,另外多找些相似的题去练一练)

(5)总结,学完一个章节后对该单元进行全面复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形成思维导图。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

2、第二阶段(6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

这一阶段主要是刷题查错、着重突破、联系各章知识点形成网络。由于前期已经进行了知识扫盲,这一阶段就需要对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侧重地将难点重点逐个击破,而击破的最好方法就是刷题、总结。通过不断的刷题形成快速思维能力,再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考场遇到一些新题型就不会非常恐惧,一旦冷静下来能迅速地想到方法。个人的经验是可以把以前做过的题目拿出来反复做,不要做一次就扔掉了。

学习方式:

布置刷题计划(例如:三天刷一章,第四天总结、誊写错题、第五天再构建知识导图,再看一遍错题)

在题海中联系其他章节,例如:通过排列组合联系到部分等差数列难题等等

把经典、新颖、技巧题一并写至错题本,并不定期翻看,总结规律。最好使用ipad

将前期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做对比,重新整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所获所得。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学习任务:

在经过两个月的题海战术及不断地总结后,我们应该尽早地进行真题套卷模拟。当然不是要求越早越好,要至少保证自己前期刷的题目足够多而且对所有章节掌握到位,否则过早地刷套卷只会让你陷入无尽的迷茫和沮丧中,对后期备考冲刺会有很大打击,所以切记这一点,不要盲目赶进度!

 

学习方式:

(1)一周至少保持三套,我是都做的真题,因为模拟题可能与考试有所出入。

(建议:刷题不是看数量,重点是刷题时的状态及错题分析,不仅仅是记录在错题本上,更要思考为何错、错哪里、下次考试怎么出,这类题还可能会怎么出,还能和什么知识点一起出,是否还能反方向出,以出题人的角度思考这道题的原理及对应知识点。

(2——反复看错题本(一定要反复看反复看,找错点)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

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题目灵活度不断加大,2022年管综数学难度陡然加大,是很多学生都措手不及,很多学生错题数量将近10个(以上为自我推测,讲课老师略微提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变通。而2023年管综数学难度属于正常水平,需要同学们做好对基础知识点的把握。

(2)对于记性好不易忘题的同学,真题复盘时间不必太紧凑,也不需太在意正确率。

(3)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4)有舍才有得。如遇难题不能死磕,一定要明白“我能拿到的分一定能拿到、有难度的分尽量拿到、够不着的分我不去浪费时间(哪怕一分钟),为逻辑及写作腾出足够时间,平常写作也应树立如此观念.就2022年来说数学第有很多题就有难度,一些同学为了死磕耗费了不少时间,影响后续逻辑和逻辑作文的作答,最终导致考试失利,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死扣一道题,如果一道题做了三分钟还没有做出来,立马跳过。

(5)要有良好的心态,遇难则要乐观,遇简则要细心。应试不比平常。例如在平常模拟时,最多只会错3个左右,但是在2022年考试时看到部分题目,我顿时发懵,在时间紧张心态爆炸时自然准确率会狠狠下降,所以导致错了10个左右,真是惨痛教训!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4-7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这个阶段大家初次接触逻辑,但是不要有畏惧心理,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个阶段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了解逻辑的整个学习框架,系统学习逻辑的基础知识,把形式逻辑掌握好,初步了解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做题+总结

(1)这一阶段主要要把逻辑整个知识框架搞清楚,全面过一遍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形式逻辑,牢记形式逻辑的公式,做到形式逻辑几乎不出错。

(2)分析推理掌握基础的推理方法,做好对应的习题即可。

(3)听一遍论证逻辑基础课,可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4)做题仍要注意错题整理,要把错因写在旁边,及时复习。

推荐用书:形式逻辑和综合推理部分推荐老吕的母题800,论证逻辑部分推荐李焕72技

2、第二阶段(8月-10月)强化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是逻辑的拔高阶段,在形式逻辑已经基本掌握好之后,将重点放在分析推理和论证逻辑的强化上。听完强化课程后,要做大量的题来熟悉巩固,掌握分析推理的常用方法以及论证逻辑常见套路。

学习方式:

(1)认真听强化阶段的课,做好笔记,熟记于心,一定要在脑子中过一遍,不然很容易左耳进右耳出。

(2)对于难度较大的地方,如果自己觉得掌握得不够好,一定要多听几遍网课,听第二遍时要带着疑问去听。

(3)听完强化课后,多刷题进行巩固,可以开始做1000题,刚开始可能做的慢,不要着急,做多了速度自然会提上来。

(4)论证逻辑要自己去体会总结套路,当然,到了考场上,由于太紧张了,可能都是凭感觉做题了,所以论证逻辑的题感很重要,听再多的课,也一定要自己做题形成题感,尤其是真题的题感,有时候模拟题会和真题风格相差挺大的,所以不用过于纠结于模拟题,把握真题最重要。                  

 推荐用书:赵鑫全的逻辑1000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属于冲刺阶段,一定要回归真题,多刷几遍真题,了解真题的命题风格,剖析真题的考点。可以适当的做模拟题,但是模拟题风格和真题可能会有差异,因此不要过于纠结模拟题,把握真题最重要。

学习方式:

(1)限时刷真题,最好在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做,使大脑习惯上午做管综。

(2)分析真题的每一道题,不管是否做对,都要对照答案或者真题课视频,深入的剖析真题的考点和风格。

(3)适当的做模拟题,形式逻辑尽量不要出错,综合推理是最可能出难题的地方,如果实在遇到不会的,一定要敢于放弃,不少老师课堂上会讲到一些蒙猜技巧,不失为应试的好方法;反复刷真题。

(4)考前回顾一遍所有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确保不留死角。

推荐用书:鑫全讲真题、市面上各大模拟题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管综写作一般人也是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和他人的差距。近几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风格比较稳定,论说文难度也不大,只要不出现审题错误,一般都会有基本分,再加上江苏地区是水区,普遍给分都比较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不用在写作上花过多时间,多复习数学和逻辑性价比更高,但不是说不用花时间,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够在审题不出错的情况下,完整写完两篇作文。

写作备考:推荐课程:王诚的课,张乃心的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7-8月):学漏洞类型,并且掌握几个结构话语,但是不建议背模板(低分警告)

(2)中期构建结构(9-10月):把题目,开头,结尾,每段框架学会,着重学习每种漏洞类型写作方式(自己总结话术)整体行文(10-11月):把自己学过的话术搭积木一样形成整篇文章。

(3)修改润色(11-考前):不断更改,并且尝试各种话术排列组合文章。

总结概括论效学习就是:第一遍(基础)+第二遍(行文+修改)+第三遍(修改润色)+第四遍(再次修改)直到自己口述(换各种方式快速、流畅、简洁地说出来)

个人建议,不必太早开始准备。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张乃心的课

(1)前期准备:论效结束后就开始论说(7-8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中期准备:(8-9月初)把历年真题刷第一遍,不在于计时完成,在于看完题目独立完成写作。当然第一遍会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超过,这种情况很正常,写完之后自己检查完善。听课后再结合老师所讲进行修改,对于结构不对或者行文方向相反的第二天或者及时再重新写。

(2)强化准备:(9-10月底)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但是这个时候要计时完成,不管自己写的怎么样。(管综写作完成度很重要,一定要写完)写完之后先自己改,同时对照一稿进行反思,是否有进步,形成快速行文思路,做到列完提纲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比较完美的文章。

(3)真题再研读:(11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53-55分钟。一定要记得完成度比优美度领先。反省+训练:(12月)看优秀范文主要是领会其结构,适当学习其文字内容。反复看自己的一稿二稿三稿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查漏补缺。另外隔段时间要自己再限时完成一套真题。在考试前一周/半月进行模拟题目训练。

备考建议

(1)论说文我个人认为审题是最重要的,审题不出现大的差错,一般都会有基础分。其次要有让阅卷老师能够一目了然的写作结构,写作结构的选择推荐田然大招课。写作思路可以通过多看范文、公众号、写作素材来积累。

(2)论效贵在熟能生巧,平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中间部分要奔着削弱总论点的目的去找分析点,多做组合分析。

(3)写作不是一瞬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4)在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尽量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可以买管综答题卡来练习作文,字体不要忽大忽小,尽量让每个字都居于格子中间或下方会比较美观。

(四)英语二

我个人因为英语基础较好,没有看过老师的课,都是自己刷题,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早点开始看课打好基础。

我唯一在备考过程中一直坚持做的事情就是背单词,这对英语学习十分有用。

1、 记单词相关经验

(1)用书:推荐不背单词,主要是记真题中的单词。基础薄弱的可以慢慢往上加数量,但除了复习旧单词之外,要保证新单词的记忆量,太少不容易提升,后期做真题的时候需要摘抄不会的单词。

(2)不限次数,越多越好。到了后期我一天背800个单词(不包括复习旧单词),前期大概一个月能轮一次就可以,后期可以强度高一点,必须从备考第一天背到考前一天,把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抄到单词本上只要有空的时间就拿出来记。

(3)背诵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最起码要看到这个单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叠加标记)。

(4)背诵时间:按自己的学习计划来。

(5)背诵技巧:通过联想画面、谐音记忆、变形记忆、词根记忆等方式

(6)记忆模式:前天复盘+当天记忆 定期往回记(主要记叠加标记的)

2、真题一刷(8月-10月)

(1)把英语二历年真题统统刷一遍。这一遍在于精细,要把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摸清楚。建议先自己完成题目,针对错题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并且归类,哪些是自己的弱点(例如主旨题、细节题)

(2)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一定要及时巩固记忆。(建议第二天放到单词背诵任务当中)

(3)把真题出现的佳句、长难句多读多背,形成一定的语法基础记忆。

(4)通过翻看文章的语气词、中心词、以及情感词进行总结。

3、真题二刷(8月-10月) 

(1)由于此时已经对考题有了基本记忆,建议隔段时间进行二刷。(eg.一刷最先开始的2010年,那么二刷第一篇仍是2010年的)

(2)还是先完成题目。

(3)对于错误题重点关注,说明这块题目自己理解不够。

(4)自己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梳理、对于解体过程进行复盘,再对照答案解析进行比对,落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无误。

(5)总结题目设计思路、比方说面对一些题目有解题技巧

(6)对不会的单词或者已经忘记的单词再次背诵记忆,并且二刷要保证自己能够口译文章每句话的意思。

备考建议

(1)只需要做真题,反复做。

(2)不建议全盘听网课,比较费时另外即使听课也要有目的听,学方法比学内容更重要。

(3)单词绝对是关键,不明白单词意思即使拥有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4)把阅读理解思想贯穿到完型填空当中,很有帮助。

(5)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2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8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8日-3月9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30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4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课满分为50分,各部分考核比例分别为为财务会计(40%)、财务管理(30%)、成本与管理会计(20%)、审计学原理(10%)。英语面试(大部分日常英语)、思想政治理论闭卷.

(二)笔成绩比例构成

1)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确定:综合成绩=(初试成绩/3)*70%+复试综合成绩*30%

(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专业综合课程考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等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分别为10%40%20%30%。(复试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10%+专业综合课程考试成绩*40%+外语面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30%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闭卷、政治闭卷

面试:专业课、综合素质、外语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50分)/同等学力或跨加两门

线下问答+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2)思想政治理论(满分50分)

笔试

3)综合素质考核

线下个人面试,内容包括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口语

(五)复试流程

四、学姐寄语

这条考研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哪怕荆棘满布,也没有理由说放弃。虽然辛苦,但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祝愿各位同学考研顺利、一站上岸!

24考研考生必看 | 南京邮电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