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望星提剑立,赤胆一身担国忧
特辑——抗美援朝精神传承
为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关心关爱为国奉献老战士,继承前辈意志,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铭抗美援朝精神,做时代先进青年”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21日前往杜俊亭老先生的家中拜访,团队成员已于8月15日到达河南许昌并在做完准备工作后开展活动,倾听前辈的光辉故事,学习先辈的伟大精神。

(图为主人公杜俊亭老先生)

知道我们的队伍在做关于抗美援朝精神的专题的拜访,老先生十分高兴,并兴冲冲的向我们介绍起了他们参军事的故事,并向我们介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战斗过程等种种情况,讲到最后,老先生庄重的对我们说:“其实国家不管如何富强,最重要的就是后辈们的状态,你们作为继承者,如果只能做到继承前辈们留下的物质遗产,留下来的江山,而不继承学习前辈们留下的英雄精神,英雄品格,那再多的财富,再大的江山,也守不住。我们参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难道大家都是铁做的吗?难道不害怕战争吗?肯定不是嘛!只要是人,都惧怕死亡,但正是一辈辈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英雄前辈开路,为我们打下了这片和平的天下,留下数不清的英雄精神,那时的我们才坚定毅然,不惧环境之苦,不怕枪炮之伤。所以,你们现在的青年也要这样,虽然咱们处在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很远,但不能只享受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物质财富与和平年代,更要了解,学习,深入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当新的风暴来临,当外来势力再次觊觎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才能更好的守护这片土地,守护前辈们打下的天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次的访谈,老爷子精神矍铄,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了很久,包括他们当时战役的部分过程也为我们做了讲解,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前辈们的事,回去后我们感触很深,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是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如何守住,是我们的任务,其实不仅仅是抗美援朝精神要继承,所有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都要继承,并将其传承下去,做当之无愧的中国青年。
文(翟旭磊/李娜)
摄(陈航/朱宏星)
团队指导老师(何思思/罗雨薇)
故事简介:
老先生1981年元月份入伍,1985年退伍,在部队四年零四个月,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0年至1973年越南与美国打仗,我国支援越南,向其援助了200亿之多的物资。但是,谁能料到,我们的200亿却养了个白眼狼。1978年,中越关系开始紧张,越南不断向我们发起挑衅,在中国边境骚扰老百姓生活,向老百姓打枪开炮,当地老百姓无法下田种植庄稼,不敢出门,学生也不敢回家。
我们国家就在1979年的时候出动部队进行自卫反击战。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派出7个军,同时向越南发起进攻。从1979年2月16号开始,3月16号撤回。当时我们国家实行和平政策,不想发起战乱,所以我们连攻带打一个月,实行的宗旨是不要越南一份土地,只是想将越南吓走,不再让他们侵犯我国领土,危害百姓。从那以后我们的部队都撤到营房里去了。
但越南并没有服气,他们继续侵犯我国广西云南一带中越边境。边境线在国际上都有规定,比如:在边境的一座山,方圆20公里之内,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进驻。但当我们的撤回以后,越南就会占领这座山。老先生是向祁县老山进攻时的侦察兵,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作战经历。
老山战役是距我们最近的一家一场这个保家卫国战争也是一场最一最难遗忘的中越边境之战。战争的背后,许多故事现在好多都都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那时候记忆都被封尘了。所以到了今天,我们重新开启这一页,老山的就是咱中越边境那边的最高点。占据老山,向北看是中国方向,能看到距离老山周围广大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向南就是越南方向,能看到距离老山内广大地区的一些情况。因此,老山上可以观察到很多军事要点,这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古至今,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XX年越南自卫反击战之后,广西,云南边防防御作战主要发生在XX上。
XXXX年指挥反击作战以后,我军各部队纷纷返回军营区,越军却趁机占领了这些点,从而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中越战争。XXXX年,云南省边防部队(老先生所在部队)经过X个小时的战斗,一举收复罗家坪、大山,揭开了十年边境作战的序幕。XXXX年X月X日,广西方发喀山也被我们的部队收了X天之后,也就是XX年的X月X号,我们收复老山, XXXX年开始攻打扣林山。之后的三年,我们按兵不动,让越军不知道我们的行踪。一直到了3年以后,到了XX年,我们开始攻打老山,在这三年之内,越军知道我们的部队要攻打他们,但他无法掌握我们什么时候进攻。所以直到这三年之后才有所动作,这段时间我们的侦查重点就放在了老山地区,观察他的情况,派侦察兵进去,摸他的情况。1981年5月中方收复扣林山之后,昆明军区组成了崂山地区的侦察大队。XX军的XX师的副市长兼侦察大队的大队长三个步兵团,以特务连为基础,各组织一个侦察连,加上师侦察连共计四个连,也称中队,XXXX年侦察大队奔赴老山就开始侦察地形。他们住在山脚下的农场,入侵的越军经过四年的苦心经营构筑了一坑道钢筋混泥工事,还有大口径火炮,有排击枪,有重机枪,有轻机枪,有很多暗堡,组成的这个交叉火力,他们用铁丝网,陷阱,竹签,防步兵战壕等设置障碍,诡计多端的很多混合地雷场都伪装严密,不易发现。都是为了阻止中国军队攻上去。他们扬言,中国军队攻不进去。
XXXX年XX月,昆明军区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组织了军区的部队,准备收复老山。到了1984年1月,我们那个师,全部人进入文山州。到了1984年刚过完春节,我们就开始往老山方向移动。X月X号到XX号我军集中了军师炮兵团,使用火炮对老山地区为中心的越军主要据点和防御设施共XXX多个目标进行了连续猛烈打击。这次炮击的代号叫14工程,据统计,击毙敌人XXX多名,击毁敌人的火炮14门,汽车18辆,摧毁越军的部分主要军事目标。这个这种长期持续的炮击,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越军搞不清,中国军队会什么时候发起反击的。到了4月23号部队下达战斗命令,各参战部队进行战前动员,每个连队有4个花名册(如果作战当中有人牺牲了,烈士的遗物要寄回家,每个人都发一个名片,都是别在领章后边,名片上有家庭住址,部队番号等等)。到了X月XX号为支部队完成进攻,老山的一切准备。
当时的老山上有越南的一个加强营(比一个普通营人数多一些),他们经常从老山的左侧方向向我们发炮,于是我们就动用了三个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老山拿下来。老先生一行侦察兵负责侦察敌方炮阵地在哪,有什么情况等等。
1984年的4月28号, 早上天不亮的时候,X点XX分, 开始向老山发起攻击。实际是4月25号的晚上,三个团都开始向老山方向移动,各个部队都在穿插到位。因为白天行动容易被敌方发现,因此都是在晚上行动,白天坐一天。老先生一行侦察兵在X月XX日晚上六点出发,要求第二天早天亮之前到达目标高地。那时在这个阵地的前沿100米内全部是咱们国家为了防止越南通过布的地雷。他们一行X个人,前面是工兵,拿着扫雷器边走边拆着,后面的人必须踩着前一个人的脚印走,如果踩错脚印就可能踩出地雷,踩出地雷,不是伤了一个人,而是伤人X个人。那时候手电筒不能开,深山野林里也有没有路,都是依靠军用地图拆方位到达目的地的。云南雨水多,凌晨X点多的时候下起大雨,老先生一行进退两难,不进,无法准时到达高地,进,怕遇见越南兵,且天黑路滑,十分危险。最后他们的队长决定先暂停不走,于是九个人就埋伏在那里。天渐亮时,雨下小了,他们便继续前行,最后九点左右到达高地。到山上以后,他们使用40倍的大望远镜进行观察,但并没有发现他们的炮阵地,只是发现它大量的机械步兵和人员活动(越南兵)。后来他们就拆方位拆坐标然后定位,报给他们的炮阵地。
因为中国与越南在那个时候正紧张,总是从那边威胁我们的领土安全,所以上级通知老先生一行暂时先不要下来,继续观察,观察越南军队接下来的行动,所以就待了一周,但还是不行,又观察了一天,最后总共在山上呆了x天。
x月xx日,高射机枪,轻机枪等都准备完毕,在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的五指,数千人的中国部队,在崎岖不平的丛林山路中行进。x月XX号中午主攻团左路已经进入东南侧的谷地,右路二营进入指定高地,X月XX号凌晨老山下起了雨,X点XX分,团指挥发出各分队向预定进攻方向出发位置发出穿插的信号,三营的团指挥所团长刘永新团长站在门口,看着每一个过来的战士干部都一一握手,他说:“我的这种心情是看一个算一个,多看一眼,算一眼”。X月XX号的早上X点XX分,随着三个橘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各种火炮瞬间带着死亡的这个呼啸飞向老山。越军阵地爆炸声震撼山谷,一阵阵浓烈的硝烟腾空而起,一片片森林被瞬间削平。整个前线,所有的大炮,小炮轰往敌方打,规定是半个小时,能有多少发能打多少发就往敌人所在的山上打多少。越军表面的攻势化为碎片,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持续了XX分钟。山上曾被被敌人埋的地雷也被打没了。为后来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炮兵攻击半个小时之后,各攻击部队开始向预预定目标发起冲击。4月28日战斗中,我们军队不同部门分别对老山这一线一线越军发起进攻,用了7分钟就占领了目标高地,五小时二十分攻上老山主峰。
老山主攻团五连,老山的右翼攻击的主攻连五连的一个副连长叫张大全,他是贵州人。他也担任了突击队长,攻击老山主峰,战斗进入白热化的状态。越军的火力猛烈,将二营五连的攻击部队压到了一条战壕里。别的部队无法往前冲,因为他们用的是机枪,不能往前上去,如果冲上去你会牺牲好多人。炮弹不断地落下,弹片横飞,密集的子弹从我们的士兵头上嗖嗖飞过,不少人陷入了恐慌。五连的副连长张大全手腕大腿都受伤了,鲜血透过绷带滴了下来,他把士兵召集起来说:“现在我们没有退路了,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拿下主峰。一定要不怕死的往前冲!” 说完他跳出战壕夹着一个冲锋枪就往前冲。
冲击中,他的左手腕被越兵的子弹打伤,他被打伤了的手腕直冒鲜血,鲜血顺着枪管往下流,发红的枪管直直冒烟。收复老山战斗开始,XX团主攻团五连老山右翼的主攻连,按照战前的战术编组,由五连的一排二排组成突击队,五连副站副连长张大全担任突击队长,攻打老山主峰阵地,战斗打响后,张大全率领突击队奋勇出击,连克两个越军两个目标高地。尖刀班进入高峰的山脚下突击部队,准备开展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一排长李排长带领本排主攻,二排长是曹排长,带领部队助攻,张大全率重火火力,负责保护志愿。攻击发起后,部队运用你掩护我,我掩护你这种交叉攻击的战术逐步向老山阵地靠近。在解放军的领地攻势下,日军开始收缩防御阵地,利用他们的坑道顽固抵抗。我们依战壕,开始向第二道战壕发起攻击,个别小组已经控制了部分表面的阵地,战斗的进展非常顺利。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在地图上看老山的主峰只有一处,越军将他编为xx高地,实际上,老山有两个山头,一个大山头,一个小山头。地势是北高,南低,两者中间的有一个100米的洼地。当突击队刚刚占领南侧山头的表面阵地时,先头部队立刻遭到北撤越军的重要火击,明暗火力的疯狂扫射。我们有X个战士当场牺牲。攻击出现了暂时的停顿。就在这个时候,南侧山头的越军又从坑道里掩体里钻出来,利用轻重火机一起向我们开火。使突击部队背负受敌,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们又牺牲了四人,重伤了六人。还有二十多个战士被压制在这个洼地里,形势非常危急。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全果断命令二排务必控制住南侧的山头,全力掩护一排顺利撤出这个山沟,同时呼唤我军的炮火压制山头上的越军,保证我们的部队能顺利撤退。部队撤下来以后,张大查点人数,将人员和火重火器重新编组,并根据主峰阵地形式又重组织了攻击方案,在我军强大的炮火攻击下,我们组织了四门火力炮,四挺重机枪,四狙火箭筒掩护抱着一挺班用机枪的张大全,他率队先发起攻击。冲击中他的左手腕、左胸受伤,鲜血直流。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先进,连打带占,不到20分钟,我们就冲进了第二道战壕,占领了越南的表面阵地。这时候,狡猾的越军躲进坑道和岩壁,用电台呼唤起炮,要求对山上轰击。正当我军突击分队准备扩大战果时,越军的炮弹就打过来了。这个炮火巨大的气浪,冲炸着横飞的弹片。突击分队冲上立,立足未稳,没有任何依托和掩护,完全暴露在敌的敌人的火炮下。人员伤亡很大,张大权的右大腿被炮弹炸伤,小腹被横飞的弹片划了一个洞,肠子都流出来,鲜血从山口里喷射而出,他赶紧隐蔽在一个坑道里,用手将肠子塞进了肚子,用三角巾包扎。他又组织我们的突击发起攻击。越军从坑道里爬出来,还笑用中国话说:“中国佬,大草包。你们中国佬有本事冲上来。” 他们还把当时牺牲了的烈士的尸体到处乱扔。我们突击队的战士气的双眼冒火,实在忍受不住这种侮辱,一边和越军队骂,一边和他们拼命。张大全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战士们叫起来啊,突击队再次向他发起攻击。张大全说:“我们五连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草包,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当草包。”张大全愿以死相拼,带着他们做最后冲击。“活着,我们也站在这个主峰上;死了,也要死到这个主峰的阵地上”。
我们的三营八连也经过苦战,占领了目标高地,营长是重庆人,命令八连高地拿下来转入防御,以防越军再反扑。我们组成了一个XX人的这个突击队,X点X分由老山的东侧冲到这个主峰上。分了三路,仅用一小时5分钟占领崂山主峰。
1980年之后,我军实行轮战,不同的部队轮流与越军交战,有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还有北京军区等,所以我们总共参战是172050人,牺牲的是11600人。这是我国最后一次战争。
1984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嘉奖令,嘉奖像老先生一样,那些参加老山等自卫反击作战的全体指战员和民兵民工。嘉奖令中说,在中国越南自卫反击作战中,全体参战同志战胜种种困,战胜重重艰苦,开赴重重困难,坚决执行命令听指挥。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团结一致,密切协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大民兵民工,为保证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你们创造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载入我军的光辉史上。
老先生说:“对我们这些战斗的生存者来说,活着,就是一种幸运。”对他们而言,牺牲的那些不仅是战友,更像是亲人。亲人的逝去,怎么会不令人惋痛呢。他们用鲜血,用青春,甚至是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而我们如今的岁月正好,只是前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生逢盛世,我们当自立自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永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热血去守护好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一片胜景,不负前辈们的期望,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