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5力模型(100个思维模型动态演示系列16)

波特5力模型,这是迈克尔波特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竞争者,竞争的力量比我们认为的更多,大致有五种
分别是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
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内的能力
跨行业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供应商的溢价能力
购买者的溢价能力
这就是波特五力模型。
对局者一这是大部分人能看得见的真刀真枪的对手,而且威胁都来自于一个平面上的竞争维度,比如产品上的性能的提升、价格的下探、产品线组合的丰富、营销推广资源的占领与创新等。
行业内的竞争不可避免,缓解和暂时化解的办法就是发展和展现自己实力,让他认为吃掉你的代价很大,而不得不选择跟你合作,一起想办法把蛋糕做大。
入局者一他是你和你的老对手共同的敌人。新对手入局大多看重两点,一是入行门槛低,二是进来很赚钱。这两个诱惑加在一起,就会让新人不断涌入,产生威胁。这些新对手中往往也存在大量的搅局者,他们不了解行业内的生存规则,总想通过低价战、免费战来颠覆格局,不曾想在爆炸式发展的过程中,自己也难以支撑,最终自爆,同时也给其他现存竞争者造成创伤。
无奈的是,年年新人有自曝,年年入局有新人。为了避免让更多搅局者进入,就得让外人知道你们在里边越来越难,越干越赔。如果他们不信,那就通过与老对手合作,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当然,外行也可以通过收购一个行业内的企业,贷资空降,摸清局势,成功入局。替代者不是对手的对手,他是你和新对手、老对手共同的敌人。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对手,往往更可怕。这种对手的杀伤力上不封顶,动辄就是整个行业面的打击。
例如外卖之于方便面,高铁之于城际巴士,预防跨尾打击非常辛苦,又不得不防,搞得草木皆兵,杞人忧天。所以,一般有点条件的企业会主动跨行业渗透,搞个副业,避免天灾来临,全军覆没。条件的,多盯一盯 PEST 中的大事,做个假想敌,万一真来了,自己反应能快点
供应者一硌牙的大米,能够有实力让你付出更多,获得更少、店大欺客的供应商往往是以下几类。
你只能卖他家的,比如性能特殊的,在他的行业内有不可替代性的
你不买,有的是人买,比如买房多的,动不动就能进入你的行业,摇身一变成为你的竞争对手的。比如企业升级,自产自销的。这就好比你买了插了石头的大米也能吃,但硌牙。
购买者一锋利的韭菜,能够有实力让你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够客大欺主的往往是以下几类,你的货只能卖给那些特别少的,那些买货的一买能让你吃 3 年的,暂时不买别人家的也行的,这些都是锋利的韭菜,割掉它们你也会流点血。
波特 50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因此它成为了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 不限于企业战路发展。其实任何符合自由竟争规律的, 都可以利用这一模型, 归纳出对你达成目标能够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o。
比如你要追女神, 其他追求者都有谁? 你得观察观察, 哪个好哥们能愿意帮你制造浪漫, 你得拉拔拉扰,前期你要花多少心思和金钱去舔人家, 你要琢磨琢磨,女神新认识的男性是不是也是追求者 你得研究研究吧。
同时还要时常防御来自高维度的打击, 比如某王老五 某富二代对他表白什么的, 你得偶尔敲打一下女神, 说金钱不能代替幸福, 我对你的爱不可替代之类的话, 除此之外, 你能想到波特武力模型还能用到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