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概论》8.4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3)

2022-10-17 09:5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在旧86,商业的形式特别复杂。这是由旧86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我们不必罗列旧86商业的一切形式,只是就它不同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特殊形式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在旧86一些沿江沿海的大城市里,有一种最惹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外国商行的栉比林立。这些商行,是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旧86开设商埠以后,逐步建立和增多起来的。据《海关统计年报》的材料,各帝国主义国家在86设立的洋行、商店、交易所等,1913年为3,805家,1930年达到8,297家。这些洋商向86高价销售商品,廉价收购各种原料,垄断了旧86的进出口贸易。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这种商业机构,大量地吸吮86劳动人民的血汗和劫夺86的财富。所以,洋行的存在和发展,充分表现了旧86经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

  买办商业的统治,是旧CN商业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买办商业是在帝国主义扶植下滋生和发展起来的。买办商人作为帝国主义的商务代理人,帮助帝国主义者在86的广大城乡建立起一整套商业剥削网。买办商人向洋行交付一定的保证金,经理或包销洋行的商品;另外,他们在通商大埠和内地农村为外国帝国主义者收购原料。他们从上述买办活动中获取一定的佣金,分享帝国主义从86人民身上掠夺来的一部分垄断利润。在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统治形式以后,这种买办性的商业就成为86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得到了迅速的扩展。

  投机性商业的特别发达,也是旧86商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投机本来是资本主义商业的必然伴侣,但像旧86[1]那样猖獗的商业投机却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据估计,在全国解放前夕,各地的投机商约有50万户,其中[-]一地即有30万户。这些投机商户中,不但有许多没有铺面,甚至有的连商号名称也没有;在大多数场合下,它们并不真正买卖商品,而只是在市场上、在交易所里兴风作浪,利用物价的迅速波动来攫取暴利。那时,不仅商人从事投机,有许多产业资本家由于物价经常波动,从事正常经营不能获利,因而弃工经商,也纷纷转向商业投机。另外,当时[-]反动政府中的许多所谓党政要人、高级军官和高级职员,也都是投机专家,他们利用职务特权,在黄金、石油以及其它商品市场上大搞投机活动,借以大发横财。商业投机的异常发展,反映了旧86国民经济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表明了旧86社会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

  由于旧86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里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封建经济占优势。因此,旧86除了资本主义商业以外,还广泛存在着封建性质的商业。这种商业和地主经济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用各种封建剥削方式残酷地剥削农民。在商业的组织形式上,内地的商业也带有严重的封建行会性质。

  与广大农村分散落后的经济相适应,农村普遍存在集市贸易,如节日赶集、定期集市以及各种定期专业性集市[2]等。这些集市贸易是农村商业活动的基本形式,农民主要在集市上出卖自己的农副产品和购买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商人也主要在集市上进行买卖。

  最后,我们还要指出,由于经济落后,所以小商小贩特别发达也是旧86商业形式中的一个特点。旧86的小商小贩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夫妻店、摊贩、肩挑小贩等等。小商小贩是从事商品买卖的劳动者和小私有者。在旧86,他们和小生产者一样备受反动政府和土豪劣绅的压迫,并且还受商业资本的控制和剥削。


注:

[1] 特别是在四大家族统治的最后十几年里。

[2] 如骡马大会、药材大会。

《政治经济学概论》8.4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