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模型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光缆、双绞线等媒介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一台计算机可以与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计算机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硬件故障、网络拥塞、报文延迟或丢失、报文数据损坏、报文重复或顺序错乱等。为了保证网络畅通,计算机必须有专门负责管理网络通信的软件来处理这些问题。这些软件采用了分层解决的办法,将网络要完成的功能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层次,每一个层次专注于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各层之间紧密联系,在相邻层之间设置接口,通过通信服务原语进行📞联系。
在计算机网络产生之初,每个计算机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网络结构体系, 它们之间互不兼容❌。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分委会,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互连的体系结构OSI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开放”一词的意思是:只要遵循OSI标准,这个系统可以和位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同样也遵循OSI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连接。这个分委会提出了OSI 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七层模型,它定义了 连接各种计算机的标准框架。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底向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除物理层外,几乎每一层都以软件代码实现。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所关心的是🖨数据传输、交换和变换等问题,即通信子网所涉及问题。
而上面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所关心的是应用程序、网络服务问题,即资源子网所涉及的问题。IEC 61850标准使用OSI的应用专规(A-Pro51e)和传输专规(T-Proflle)来描述不同的通信栈📰,如图所示,应用专规对应OSI七层模型的高三层,它们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即“资源子网”:传输专规对应OSI七层模型的低四层,它们分别是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即“通信子网”。
OSI七层模型的制定不仅提供了网络系统间互连的参考模型,也为实际网 络的建模、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工具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网络设计与分析的方法。OSI参考模型可以让我们了解信息是如何在网络中流动的(如何从一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到达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它也是解决各种网络问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