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与灵感(五十)
2023.06.30 对于任何资料,任何学科,任何新闻,能看一手看一手,如果看了二手,一定要记得你是在进行某种娱乐,你是在听故事 让对的人说话远比说对的话重要的多。 无名世界中的归属, 在交叠的乌云中。 倾盆的暴雨和着阴沉, 消灭了滋生的不安。 我静静的站立着, 在世界的倾覆中, 感受着天地的馈赠。 这些年的经历确实是在告诉我重复的重要性。浅尝辄止收获不到东西,甚至连享受也得不到。 资源有限是个问题,但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另一回事。 学科的桎梏消失了,道路从四面八方涌来。 想来想去,我过去很多的问题,或许可以归结为方向的问题,是从抽象的走向具体的,是很困难的,因为细节丢失很容易,但还原,尤其是是凭空还原,却是不可能的。而且,错误的方向会直接冲垮了当初自下而上的抽象出来的元认知。 不去做没有门槛的事情,不去做花费时间长的事情,不去做损伤身体的事情。 2023.06.29 如此想来,我的相当一段长时间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低劣的头脑纷争之中,只不过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只是理性的较量。不管这种低烈度纷争是源于无意识的争斗还是如何,我认为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来考虑,即安心与否来进行考虑。这在当前阶段显然是值得尝试的。目前只需要提出一点,即一定的阅读是有助于安心的就够了。 善用耳朵耳少用眼睛,是有益处的 我度过了一段很苦很苦很苦的日子。但我太健忘了,已经忘记了那有多苦了。 “我更加的像一个成熟的人了。”“如果你的成长,你的能力不被人看到,那岂不白成熟了?”“且不提不论你的影响局限于何地总会有人看到,就算无人知晓,那又如何?”我没那么渴求着他者欲望了。 或许我到现在才感受到不回头的意义。 当恢复过来后,我意识到时间不够了,这是当前一切问题的源头。 屁胡也是胡,小得也是得。 事情做得对不对,和做这件事被不被理解,是两回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浪费的一生,浪费的稍微少一点,便很不容易了。 生活总是如此,珍惜现在的人吧 真是有趣,人心是如此善变,哪怕良善如我,也会变得恶毒 倘若没有恶意,没有凶残。那么,所谓的良善,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幻觉罢了。什么是善良?拥有并知晓对谁释放恶意。 2023.06.28 很多事情,比如交往中的不礼貌问题,其实并非是该人品性的问题,而是该人缺乏相关经验的问题。 我不需要知道什么,我只知道我自己就足够了 如果我再多一些时间,我是否会有更多的选择呢? 我不再是小孩了,我不再幼稚了 我该如何评价我的过去呢?它是那样的沉重,却又那样的渺小。 2023.06.27 不要被突然生出的概念覆盖了感受到的知觉。 新闻如何如何与世界真相偏全是有鸿沟的 ,世界真相的封闭与未来发展的开放又是有鸿沟的,这意味着你完全不必要焦虑未来。 回到婴儿般的感觉,我做到了 “消灭不同声音假装矛盾不存在,殊不知文化无法被设计,更无法通过说教来达到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矛盾的介质。因此如果不能拿出法律依据,那么大扣敌我的帽子毫无意义。 这个视频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抚平矛盾创伤,达成共识,实事求是才能取得历史的进步。” “回复 @地球…… :觉醒的兴奋→无力地彷徨,之后便是两条路——一条便是“撅醒”,或是直说别人“撅醒”,从赞颂一切旧物发展到对一切的排斥与高度的不满,要不然就是重新保守;或者还有一条路,重新振奋,把之后需要干的事一条条,一件件地想清楚,获得一个新的“再觉醒”。重新振奋可以实现,把事情想清楚却很难,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而问题、矛盾却一直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之后的日子里,进展会少得可怜,失败将如影随形,这是个人力量的不足与问题的必然。 我们也许会胜利,但是真得到了那一天估计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坟了。我们的努力对自己来说大概率是一点意义也没有——我们生命就这么长,没有能力解决几乎永远在产生的新问题。痛苦将会永远大于希望,大于喜悦,但是到最后,这条路我们终究还是不得不走下去。” “的确,一有些不合意的便激烈地批评,不考虑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没有将身边的群众发展为同志的耐心,只想着同志会哪天突然从哪里冒出来,与自己一起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只能称得上是幼稚左π,绝称不上是马列主义者” 2023.06.26 风与树与水,是永恒的刚需 。 倘若我死去了, 就像风中摇摆的柳树, 掉下了一片叶子。 无常的风不在意, 茵茵的柳不知晓。 湖中漾开的圆圈, 是这世上仅存的印记。 很快这圆圈便消失在了水中, 就像水消失在了水中。 首先是自由,若是不能自由,那么也要平等。 问题不在于如何消灭心理问题,问题只在于如何用较低的消耗较小的代价去减少冲突。 在分歧中,你是看着一样的地方还是不一样的地方呢? 凡伤害,必反击;凡行事,无理由;反沉眠,不饮食 “因为数学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 是一种逻辑语言 。 物理地基的构筑使用了这套语言 而化学只是必要的时候借用” 2023.06.25 我认为足以将一切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东西划分为传闻、见识与知识,这三个方面。 我的意义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的权柄是什么?我要得到什么?我已经有了隐约的方向了,它让我感到热血与战栗。 心流,高峰体验,行动模式,自发生活,条件反射 斗士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模型,避免斗士一样的概念。我见过一些为着出现了某某丑恶现象而欢呼雀跃的人,他将他要反对的人妖魔化,乃至于形成了一个妖魔化的预设模子,他所面对的所有与之相关的不论具体如何的人,都可以硬凹进这个预设模子里,然后利用他所欢呼雀跃的丑恶现象,来进行他自认为的打击,他认为这样是打击到了他们认定的敌人,即他国或本朝。如此作为民族主义分子或左派分子都足够愚蠢,甚至是邪恶的。而一旦你以斗士自居,那么陷入这般境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擅长使用一刀切,知道什么时候使用一刀切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二重乃至三重螺旋下,互联网的任何地方都在普遍化为最粘稠黑暗的深渊。 2023.06.24 向下攀比的终局必然是反噬! 我需要一个精神源泉 2023.06.23 我看到世界的浪潮在掀起,我想试试那浪潮 世界不是规则的世界,而归根结底是人的世界 2023.06.22 怪的很,为什么我要去怕鬼呢?我难道不是鬼吗?哈哈哈哈哈哈 显然当你想描述某个逻辑某个现象的时候,可以尝试多说几个用于称呼的词语,然后挑出一个感觉更贴合更舒适的,这可能会更舒适些。 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如果你放在那不管不用,它就会生灰尘,甚至损毁。 很显然,互联网是一个礼乐崩坏的地带,大量涌入的用户显然已经撑爆了了早期的网络礼仪,至于新的秩序什么时候可以形成,那恐怕短时间内是很难指望的。 当我们在谈论一些事情的时候,倘若我们没有一个切实的体验,那么很容易就在一个抽象空洞的符号系统里空转了 网民群体确实容易成为蠢货,但我又何必对一种非人的现象展开道德批判呢?撞了这么久的南墙,或许我变得更现实了。 我意识到了以大多数人的智商而言,不足以支持他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在大多数时候是将他人的观点直接复制粘贴甚至一字不改的反复发表,对于这种跟风的,千篇一律的,毫无趣味,一点意思都没有的集体思潮的涌现,我向来是深恶痛绝的。我不能理解,哪怕他只是将观点再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都不愿意。 2023.06.21 我感受到某种失败。 我认为我的求知欲似乎过于旺盛了,以至于我的大脑有些难以支撑住其带来的大量精力消耗。我应当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