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结硕果,多管齐下谋新篇 | 绿会2023年科普工作总结
科普工作总结
2023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坚持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作为发展科普事业的重要遵循,不断夯实科普传播基础,提升科普传播水平,创新科普传播方式,打造科普传播品牌,重视科普传播成效,为推动我国生物多样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流化,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贡献学会力量。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科普制度建设和工作考核情况
(一)加强党建引领,科普工作提质增效
本年度,中国绿发会加强党支部全面领导、宣传部统筹负责,各部门全面参与、二级机构协助开展,公民科学家联动的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传播制度,相继建立或修订完善了科普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二级机构宣传管理制度、绿会融媒传播平台编审及撤稿制度、开设融媒平台制度、视频直播管理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中国绿发会宣传工作纲要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文件,重点对舆情应对及处理、汇报等进行了规范,本年度累计开展科技志愿服务229场次,其中,开展2场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
(二)新媒体矩阵服务科普传播成效显著
绿会2023年度科普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11月21日,绿会在“科普中国”平台累计发布文章超4199篇,阅读量超297万;#绿会融媒#品牌拥有45个新媒体宣传平台,平台粉丝数量总计245万+,本年度新增粉丝50万+,其中微博拥有粉丝53.3万+,百家号粉丝36万+。累计发布文章3.6万篇,阅读量3亿+;直播国际、国内重量级会议763场次,累计观看人数45万人;短视频内容23529条,累计播放量4.2亿+。
(三)期刊编发与图书出版,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国际期刊,截至2023年11月已编撰13卷共50期。主办《小康》杂志,包括中国小康网、小康视频、小康直播等全媒体平台的运营建设,截至2023年9月底,小康杂志期刊总阅读量达68.34万。
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开展“绿色发展系列丛书”,并正式出版《2023年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分析》,该书已入选“中社智库”年度报告系列;署名出版《宇宙护卫队》丛书,加强面向儿童的生态科普教育;主持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翻译完成《众生的地球》《极限与超越》并进入出版程序;参与编撰《西藏生态文明读本》《案例法说明生态文明建设》。
本领域科普品牌活动及产出情况

(一)针对社会热点,开展应急科普工作
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等开展#环保协同控烟#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专家讨论会,搭建环境与健康协同控烟的沟通平台,直播阅读量累计达650万;主办媒体沙龙,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近20家媒体探索控烟科学传播话题。
针对日本核废水排海、鳄雀鳝等外来物种入侵、肉锥植物非法交易等话题,中国绿发会绿会融媒品牌积极发声,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先后发布科普系列文章200余篇,视频100+,有效回应公众关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主题,参与全国科普日行动

9月15日,中国绿发会与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筹)、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萧山区第37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现场参会人数100人。

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维亚纳大学以及百色市多所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宣讲50余场,推出59期《周道生态文明》在线专题讲座,累计触达350多万人次。
与丽江师专科普教育基地合作推出的《跟着老莫观自然》系列专辑入选2022年云南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阅读量达5100万;与武汉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联合打造的科普研学精品活动,全年共接待5000余人次。
(三)全国科技周活动
5月21日,与高校联合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野外实践调查,这也是2023年度丽江市科技活动周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

(四)结合重要环境节日,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1.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活动
绿会宣传部以“众生的地球”为主题举办2023世界地球日活动,首次邀请科创青少年参加,用3000+位编程创作者创作出的5000+份编程作品,呼吁关注环境污染、守护物种多样性,以垃圾分类等实际行动去关爱人类的共同地球,系列活动获得破亿关注度,话题讨论度过千万,直播观看人数近40万。
2.其他重要环境节日活动
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专项基金面向6-12岁亚洲儿童开展生命关怀教育,2023年度累计面向9所示范校开展试点课程,受惠学生约1.2万人次。2023年“世界气象日”周期,举办气候变化科普讲堂,活动覆盖人群达3千多人次;2023年世界蜜蜂日,绿会协办首届北京市蜜蜂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新疆、西藏开展美丽公约行动,做好垃圾分类回收,提升公民文明旅游意识。

(五)服务高校、企业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绿发会主办第二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10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联合腾讯智慧能源举办《企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绿色企业发展》线上直播活动,助力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
(六)开展科学研究、调研、标准研制工作

1.前往全国13个省市区开展生态调研
2023年,先后前往13个省市地进行现场调研,并重点对千岛湖、雁荡山、西溪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桂林、留坝等地市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考察并提出建议。
2.开展重点科考项目,提供数据支撑
与国家电网合作的2022-2023年度“候鸟生命线”项目第二期、妮维娅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路易十三青海探源项目、山西长治矿业的生物多样性第二期调查、以及为贵州中铝二矿所做的《有关环保和生态修复义务实际情况的评估报告》、黄河流域湿地保护项目等。截至目前,所有服务项目都基本完成项目任务,
3.资助专项课题,支撑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研究开展
2023年度,中国绿发会共资助专项课题7项,内容涉及《鸟粪酸碱度测定及其对电塔设备的影响》、《生态系统视角下建立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社会-医疗-家庭”多维度精准化绿色照护服务体系的探索》、《儿童友好农场评定导则》等。
4.积极参与国内外生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23年,新立项7项团体标准,研制并公开发布4项团体标准,分别是《绿色学校发展评价标准》、《生物与科学伦理评审规范》、《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规范》、《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

(七)联合国难民署支持举办青少年公益艺术展
2023年7月1日-2日,中国绿发会宣传部主办、联合国难民署(UNHCR)支持的青少年公益艺术展举办。展览汇聚25个城市数百位4-14岁儿童及青少年创作的600多件作品。

(八)发起“人民战塑”行动
为积极响应“全球战塑”主题,绿会减塑捡塑工作组发起了“人民战塑”行动,从源头减轻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截至2023年11月30日,“人民战塑”行动已开展9次活动,涵盖不同地域和人群,捡拾垃圾约1595kg,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九)组织、主办、承办生态环境领域系列国际会议
与温州肯恩大学联合主办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同一健康国际论坛暨2023国际生物多样性会议平行论坛二;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主办第三届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惠益分享讨论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设计会议·2023国际生物多样性会议平行论坛八;协办2023世界青年科学峰会·第三届“水生态环境健康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温州国际湿地论坛”等;联合西藏大学举办生态文明读本编写讨论会。

(十)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入选全球50大解决方案
2023年9月5日,巴黎和平论坛宣布:今年的论坛为世界呈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全球治理项目。其中,来自中国绿发会的“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成为其生物多样性领域的7大解决方案之一。2023年11月9日至11日,绿会副理事兼秘书长周晋峰率代表团一行赴法国巴黎参加第六届巴黎和平论坛,并向全球展示和推介由中国绿发会提交的BCON理念及示范案例。在环境公益诉讼周刊第23期内容中,周晋峰受邀参加第六届巴黎和平论坛圆桌会议并发言荣登热点新闻榜首。

(十一)支持创办“水与气候危机博物馆”
中国绿发会支持创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水与气候危机博物馆”,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维度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1.壮大保护地体系
2023年,全国新成立保护地17个,保护对象涉及生态系统1个、动植物种10个和自然景观1个,已在30多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保护地209个,吸纳志愿者近3万多名。
2.“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中国绿发会指导并在留坝县认证授牌“BCON县域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地区”;另成立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2家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单位,致力于推进东方白鹳等迁徙鸟类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3.“生态文明驿站”“低碳工坊”“绿少基地”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中国绿发会生态文明驿站体系全国新设立31个生态文明驿站;新增3家低碳工坊,帮助企业和机构推进绿色发展转型提供了路径;累计设立20家绿少基地,活动触达人次达120万人,2023年开展生态科普系列活动13余场。
深化国际科技人才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绿发会已加入约42个国际组织,25名专家任职高级别职位;加入了16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共计向国际组织、联合国公约等举荐约25名中国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
1.凝聚国际视野,同步国际最新进展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绿发会全球环境治理团队持续推出了科普专辑系列《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前沿》128期;《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前瞻研究》系列110期;《生物多样性科普小课堂》120期;《拉丁美洲可持续发展前沿》101期;《呦呦鹿鸣——绿会专家访谈》13期等。
整理/Cherry 审/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