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届华政法理学考研干货经验第一篇-别出机杼感受烹饪学法!

2023-03-01 21:52 作者:华政震川考研  | 我要投稿

24届华政法理学考研干货经验第一篇-别出机杼感受烹饪学法!


 鱼儿学姐注:本文作者别出机杼,从烹饪的角度为大家做了形象的比喻,类比来看学习的过程还真像是烹饪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建议大家抓住本文中作者的学习思路和干货哦!干货满满!


好几个同学催我们发下法理经验贴,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两篇以下是第一篇。看来今年法理有点要火的迹象哈!


24届华政法理学考研

别出机杼感受烹饪学法

 

 

编者希望能以自己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有限的帮助。

这篇初试经验帖分为五个部分:

  • 导言

  • 食材篇:需采购的“食材”——备考书籍、课程等

  • 火候篇:烹饪“食材”的时机

  • 烹饪篇:烹饪“食材”的方法,以做成“上岸”这道佳肴。

  • 结语

1 导言

考研的过程中,大家所需要解决的,一共有三个大的问题。考研是一个心态+方法+努力相结合的过程。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能为大家提供的,也仅仅是方法上的帮助。

1.1 心态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考研的过程,也是心态博弈的过程,考研也是培养我们如何控制焦虑的一个过程。什么是你可以控制的(掌握的知识点),什么是你不可以控制的(今年考什么),要做出有效的区分,不要在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上浪费你的情绪和精力。

1.2 方法问题。

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心态崩了、不想努力,往往和方法有很大关系。我所给出的仅仅是一个版本,需要大家去进行“法律移植”,要考虑是否会发生水土不服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出“最佳策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版本。这一问题我会放在后面,通过食材-火候-烹饪的顺序讲述。

1.3 努力问题。

关于努力与运气的关系,正如下图,努力代表直线,而运气代表曲线(类似价值规律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不论你的运气是好是坏,都是在你努力所带来的基础上波动的,运气好时成绩会高,运气差时成绩会低,但仍然以你的努力程度为基准线。所以万万不可抱有侥幸上岸的想法,考试时正当自己运气爆棚,真的是个小概率事件。


 

2 食材篇

本篇用以解决“食材”问题。针对考研题型,需要采购不同的食材。以下是食材的采购清单:

2.1 政治

政治分为2种题型:选择题50分,分析题50分。

优先级:选择题-分析题。

分析题大家分数大多只有几分的来去,所以政治的高分往往在于选择题。

1)腿姐冲刺背诵手册。——针对选择题

最精华的备考材料,从9月份出版开始这本书会伴随至整个考研结束。

2)徐涛强化班(马原部分)。——针对选择题

马原部分虽然高中学过,但是直接看书的话仍然不好理解,建议听一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深化理解。

3)腿姐技巧班。——针对选择题

可以说是腿姐背诵手册的对应课程,名为“技巧”,其实是在串联知识点。

4)腿姐公众号的每日一题。——针对选择题

政治的真题具有时效性,不用全刷,每天认真跟腿姐的公众号即可。

5)肖1000-肖8-肖4的选择题——针对选择题

多刷、不断刷、反复刷,肖老师的这一系列是最权威的。

6)肖四的分析题——针对分析题

可以选择其他老师的押题去背,但是如果追求最精最少,还是肖四。

2.2 英语

英语有5种题型:完型10分,阅读40分,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小作文30分+额外的单词

优先级:单词-阅读-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型

优先级是这样的,单词是基础。阅读和作文都是大头,请大家集中火力。新题型虽然只有10分,但是这类题型是有技巧的,短期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翻译和完型大家可以选择性放弃,因为这两部分拿分并不稳定,在翻译和完型上花的精力性价比是不如阅读和作文高的。

1)05-21年的真题

05年之前的真题看看即可,重点刷05-21年的真题,不断刷、反复刷。

2)唐迟的阅读刷题班。——针对阅读

这是唐迟老师早年的一套课程,每一节课对应一篇阅读,这样就不用翻啰哩啰嗦的解析了。同时对照唐迟老师的讲解,你可以检验自己做阅读时的思路是否正确,一边听一边纠正。

3)刘晓艳的作文班、新题型班。——针对作文、新题型

听完大艳老师的作文课,会形成大作文1套模版+小作文3套模版。后面背这4套模版就够用了。(英语好的同学请无视我)

2.3 法综

法综有2类:民刑、背多分学科(法理、法史、宪法、诉讼法、经济法)

优先级:民刑-背多分学科

1)震川法综精讲

背精讲的目的并不在于记忆,而是为了提供在考场上“写瞎话”的素材,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抢救几分。

2)震川法综冲刺

切忌整天疑神疑鬼,担心考什么、考不考的到,这是机构学长学姐们的任务,不是你的任务,你的任务是背熟它。

2.4 专业课

法理学有三类:法理学、西法史、名词解释

优先级:西法史-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考研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法综、西法史。因为法理学大家够能够背下来,老师的给分也接近,所以西法史是专业课分数高低与否的关键所在。

1)震川专业课精讲

务必背全、务必背细。

2)震川专业课真题

真题的作用在于分析考试趋向。通过分析每一章节的考频(考试频率),你可以知道每一章节的重要性如何,从而有侧重点地去复习背诵。

3 火候篇

第二部分所采购的食材,什么时候下锅,这是一个“火候”问题。我希望通过下图来演示:




烹饪篇

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烹饪方法,如果我们对平日学习的东西进行一个分类处理,会发现只有两种知识:

  • 运动类的知识(要练的):比如篮球、羽毛球,是不需要背诵的或者背诵的内容很少——处理方法:不断练习

  • 背诵类的知识(要背的):这类是我们从小到大非常熟悉的,需要逐条逐点啃下来的——处理方法:主动回忆(这个词后面会解释)

以下我会按照四门科目的优先级进行分类讨论:

4.1 政治

政治有2种题型:选择题和分析题

1)选择题

这类是运动类的知识。

其实是不需要刻意背诵的。比如跟腿姐的考生都知道一个概念:Keywords。举个栗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一条Keywords。那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只能够对应“对立统一规律”。对上了,选项就正确,对不上,选项就错误。这是不需要思考的,靠我们大量的刷题,形成条件反射即可。

2)分析题

这类是背诵类的知识。

最精最少的版本背肖四就足够了,如果觉得不够可以选择其他老师的押题。

4.2 英语

英语有5种题型:阅读、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型。翻译和完型不谈。

我的备考思路是这样的,每日分配一小时给英语,这一小时可以选择1篇阅读/1篇作文/2篇新题型,关键在于保持每天的练习。

1)阅读、新题型

这类是运动类的知识。

阅读我是保持每天做一篇的节奏,做完后看唐迟老师的刷题班,这样解析是不用看的,同时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解去核对自己阅读的思路。

新题型有一定技巧,11月左右刘晓艳老师会出她的新题型班,方法很有用,学会后不断练习即可。

2)作文

这类是背诵类+运动类的结合。

刘晓艳老师的作文课听完后,自己会整理出4套模版(大作文1套,小作文3套)。这四套模版是要背诵的,同时如果灵活地运动这四套模版是需要进行不断地练习,即采取运动类知识的处理方法。

4.3 法综

法综有两大科目:背多分学科、民刑

1)背多分学科:法理、法史、宪法、诉讼法、经济法


这类是背诵类的知识。先看下图(字丑,大家将就一下):

这些是法综冲刺到货后,我按照主动回忆方法搭建的知识树。它有三个特殊之处:

  • 知识点:知识树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会对应一定范围内的背诵内容,会囊括背多分学科所有的背诵内容。通过每一个知识点的名称直接回忆完整的知识点内容,这样的记忆效果是比先看书再背效果要好得多。

  • 圈圈:在完成每天的记忆以后,第二天需要再对照知识树进行主动回忆。如果回忆不出来,我会打一个圈。每个知识点被打的圈越多,说明该知识点对于你的重要程度越高。

  • 星级:经济法部分我用“⭐️”“⭐⭐️”“⭐⭐⭐️”三个等级来区分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有侧重地去背诵,星级高的知识点考察概率就大,星级低的知识点考察概率就小。

2)民刑

这类是背诵类+运动类的知识。

民刑确实是不需要像背多分学科一样背的,但是仍然需要少量的背诵。对于这部分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在复习民刑的时候,大家需要有意识地勾选出来,方便后期背诵。民刑其余的内容(民法刑法的案例题),就可以按照运动类的知识来处理了,但是不要占据后期宝贵的背诵时间,利用前中期的时间把民刑案例训练好。

4.4 法理专业课

法理专业课有三类内容:法理学、西法史、名词解释

1)西法史

这类是背诵类的知识。

需要按照考试频率,采用主动回忆方法,有优先级地去背,优先级如下(一星的几乎没考过):


西法史是法理的难点所在,不光看不懂,而且不好背。特别是从古代-中世纪-近代这一过程,如果大学没有选修过相关课程,是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我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我是学法的吗?

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倒着看。从现代-近代-中世纪-古代进行阅读,反而是一个从我们熟悉的知识逐步接触不熟悉的知识的过程,可以做一下尝试。

西法史的初次学习过程是比较艰难的,过程中我受到一位学姐的提点,逐渐有了备考的思路。可以采取思想家➕观点的方式来组织记忆,同时也方便不同思想家之间的对比。

比如哈特,他的观点看似很多,其实可以整理成两个观点:

  • 法律规则说➕对法律的内外在观点➕法与道德的关系

  • 对法律形式主义和规则怀疑论的批判

2)法理学

这类是背诵类的知识。

需要按照考试频率,采用主动回忆方法,有优先级地去背,优先级如下:

  • 本体论⭐⭐⭐

  • 作用价值论⭐⭐

  • 运行论⭐⭐⭐

  • 方法论⭐⭐⭐

  • 法律的发展⭐⭐

  • 法律与社会⭐⭐

  • 法治理论⭐⭐

  • 《法理学专论》⭐

法理学部分的知识不是很难,相信大家经过本科三年的学习,去理解法理学的知识是个较为容易的过程。法理学需要注意的一点,务必背全、务必背细,21真题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教材上老师能考的点已经很少了,所以老师会抠很细的地方。比如这道“法律关系主体的成立条件”,在书本上、笔记上都是很不起眼的,我在背诵时漏了这个点,幸好有印象,能回忆出来。所以背诵时不要放过书本死角。

3)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非常零散,即使背下来类,维持记忆的成本也很高,建议大家在11、12月进行整理,考前背诵即可。

 

5 结语

说是方法,但是方法仍然是为了减负所作出的一种努力,在所有的方法用尽、不起作用后,就是比拼大家意志力的时候了。考研像是一场长征,更多地是一种心态拉扯的过程,望大家将此视为一次砥砺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克服困难。

借由一位朋友的建议,增加一些Q&A内容:

Q&A1:备考要不要做计划?做计划有用吗?怎么做计划?计划完不成怎么办?

  • 建议以月为单位来规定计划,如果以日/月为单位来进行计划,难保中间会不会什么突发事件,为了处理突发事件后面的安排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体乱套,而以月为单位可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

  • 计划建议每次计划留出一至两天的空闲期,因为特别是后期,很难保证自己的心态不会崩。

  • 计划完不成是常有的事。“计划完成的任务”是一种应然法,而“实际完成的任务”是一种实然法,实然与应然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必然性,尽力去弥合差距就可以了。

Q&A2:背书忘记了怎么办?背书这样一轮两轮三轮四地背诵,背了会忘记,这样有意义吗?

  • 背诵后会遗忘是人类自古而来的生理规律,背书后必然是会忘光的,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必然性。

  • 背诵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在最后的几张考卷上能做到70%-80%的还原,这样背诵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要因为中途的遗忘而气馁,要记得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 背诵也是有技巧的,但是这种技巧不是听听看看就能掌握的,它是需要不断地训练的。

Q&A3:考研的过程很煎熬、很痛苦怎么办?是否需要一种好的作息方式?

  •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消耗,如果感到煎熬,说明没有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精力,为此我们确实需要一种良好的作息方式来调控自己的精力消耗,及时地进行消耗和补充。

  • 良好的作息并不是指要每天6:00-24:00精力满满地学习,而是要学会对自己的精力进行“监控”,自己在什么时间段更有精神、什么时间段更疲惫,精神的时间用来学习,疲惫的时间用来休息、娱乐,这样才算劳逸结合。有些同学是“晨间型人”,生来在早晨精力旺盛,能够早期早睡,但是“夜间型人”,晚上特别兴奋,白天萎靡不正,那么就没有必要让自己一定要遵循“晨间型人”的作息。

  • 养成良好作息,并不仅仅适用于考研,未来的学习、研究、工作甚至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请大家注重培养这样的能力。

Q&A4: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感觉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厉害,比不过人家怎么办?

  • 他人所呈现的,让你感觉“很厉害”,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借用“鸭子定律”来解释,鸭子表面上看着是镇定自若地悠游,但是实际的水面下,需要不停地扑腾脚蹼才能维持优雅。

  • 与他人比较的消极影响:如果和他人比较,让自己感觉自己能力不够、不够聪明,那么建议停止这种瞎想,专注于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的比较。

  • 与他人比较的积极影响:如果和他人比较,是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效果,能够激励自己发展自我,那么这样的比较就是好的,请继续保持。

Q&A5:来不及背诵了怎么办?背不完了怎么办?每天都很焦虑?

  • “感觉来不及”,恰恰是“刚刚来得及”的时候,人脑的测算机能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发达,当你“感觉来不及”的时候,恰恰是你的大脑在提醒你。

  • 技术上的一个方法:通过四象限法来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按照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的顺序来完成。这个方法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我初次听到的时候是这种感觉:就这?但是如果实际地操作一番,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确实是有效果的。

  • 心态上的一个方法:假设自己“考不上了“,从而去进行反向思考,我现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最大增加我考上的几率。做的事情是不变的,但是心态会平缓很多。


24届华政法理学考研干货经验第一篇-别出机杼感受烹饪学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