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宫:欧洲当代艺术的前沿之地

东京宫(Palais de Tokyo)是欧洲最大的当代艺术创作中心,以其活力、大胆和富有开创性而闻名。它为当今的探索者提供了汲取新兴艺术的视角与机会,是一个能够与上个世纪一些杰出艺术家对话的场地。

东京宫的建筑原为1937年法国为举办巴黎世界国际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所建造的一处展馆,因展馆面对巴黎东京大道(Avenue de Tokyo)而得此名。后来东京大道更名为纽约大道(Avenue de New York),但“东京宫”这个特别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该建筑起初被设计划分为东西两翼,分别可容纳两个独立的博物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和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e national d’art moderne)。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直位于建筑物的东翼,而西翼则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要场所——东京宫。

出于改变人们对艺术的看法的愿望,东京宫致力于新兴创作,邀请来自法国或国际舞台的成熟艺术家们,不时举办主题和专题展览以及大型场域艺术等。艺术家们将参观者置于他们创作的核心,并引发其与艺术作品产生新的关系,表现为对所有艺术形式无秩序开放。

17个东京宫大事记
1937年5月24日
东京宫所在建筑落成典礼举办。

1938年
藏品搬迁:卢森堡博物馆(Musee du Luxembourg)的法国当代艺术藏品和国立网球现代美术馆(Jeu de Paume)的国际当代艺术藏品搬迁至西翼,旨在为新建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丰富藏品。

1939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馆内的一些作品被转移到法国其他地方,以防止被德国政府征用。1941年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与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地下室被改造成放置掠夺来的犹太人物品和财产的仓库。

1947年6月9日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落成典礼。
1976年9月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关闭:馆内藏品被搬迁到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该中心是在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的倡议下创建的,并于1977年在玛莱区(Le Marais)落成。

1978年3月8日
艺术与论文博物馆(Musee d’Art et d’Essais)开幕。此后,东京宫的西翼设有该馆种类繁多的藏品:19世纪下半叶的画作、毕加索(Picasso)的作品(后来被重新安置在毕加索博物馆Musee Picasso)以及当时反对转移到乔治蓬皮杜中心的捐赠者的收藏品。

1986年2月17日
图像宫(Palais de l’image)创建:随着图像宫的创建,建筑的西翼再次发挥了新的作用,这里将法国电影资料馆(Cinematheque francaise)、国家图像和声音职业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e Formation aux Metiers de l’Image et du Son)和国家摄影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Photographie)集结在了一起。
1986年11月18日
欧洲影像和声音专业基金会(FEMIS,Fondation Europeenne pour les Metiers de l'Image et du Son)于西翼正式成立。

1988年3月16日
法国电影资料馆新址落成典礼。

1988年11月
造型艺术高等研究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n Arts Plastiques)创立。

1990年12月-1991年2月
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s 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的藏品搬迁。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成立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French Third Republic)时期,是一个专门用于购买在法国和国际展览中或从博物馆、大使馆、国家宫殿和公共机构的仓库中流通的艺术品的基金会。
1993年6月29日
国家摄影中心搬迁:国家摄影中心成立于1982 年,于1984 年在大楼的西翼安家落户。在搬到新址之前,它举办了大量致力于当代摄影的大型展览。

1995年
欧洲影像和声音专业基金会离开:FEMIS搬迁到蒙马特(Montmartre)的新址,为随后的电影宫(Palais du cinema)项目腾出空间。
1998年6月
电影宫项目夭折。
1999年7月
东京宫成为当代艺术中心:当时的文化和传播部部长凯瑟琳·特劳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发起了一项计划,旨在将西翼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当代艺术推广之地。自始,位于该翼的当代创作场所被称为“东京宫”,尼古拉斯·布里奥(Nicolas Bourriaud)和杰罗姆·桑斯(Jerome Sans)被任命为第一任董事。

2002年1月
当代艺术场所东京宫正式开幕。
2012年4月
经过十个月的翻修工作和三个月的关闭后,东京宫重新开放。东京宫现在占据了建筑的整个西翼,总面积为22,000 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当代创意场域。

打卡东京宫不可错过的“景点”
1. 从废墟中重建(A place that clears the way)
1999年文化和传播部决定将大楼西翼用于当代艺术创作时,建筑内部已被大量拆除,为当时的项目电影宫做准备,但该项目不幸夭折。令人惊喜的是,拆除工作创造出了一些令人赞叹的空间。1937年所建的混凝土结构已被剥光,建筑内部好似一片广阔的工业荒地。建筑师安妮·拉卡顿(Anne Lacaton)和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 Vassal)决心接受修复的挑战,并希望以这种精神保持它的面貌。

2. 东京宫的照相亭(Foto Automat, the photo booth of the Palais de Tokyo)
在东京宫的大厅里放置着2007年安装的自助照相亭。

3. 37号房间(Room 37)
这座神秘的椭圆形电影院于1937年建成后便融入了该建筑,但却很少使用。它在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时期被围起来,并在1990年代被重新发现。得益于东京宫所有空间重新开放的契机,它终于在2012年重见天日。

4. 居住者花园(Jardin aux Habitants)
自2002年以来,罗伯特·米林(Robert Milin)设计了一座毗邻东京宫的花园。这座花园一直是16位园丁的梦想,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了能够反映他们个性的植物。

5. 广场(The Parvis)
这里是巴黎滑板爱好者的聚集地,他们称其为“穹顶”,并在名为安托万·布尔德尔(Antoine Bourdelle)的巨型雕塑下自由地翻转、滑行。这座雕塑创作于1922年,以古代战争女神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eus)为原型,并在周围环绕着智慧之蛇。广场上有一个大型中央水池,装饰着由雕塑家莱昂-欧内斯特·德里维(Leon-Ernest Drivier)、奥古斯特·格诺(Auguste Guenot)、路易斯·德让(Louis Dejean)和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 设计的其他几尊雕塑。

6. 东京宫内部(The entrails of the Palace)
在名为拉斯科(Lasco Project)的沉浸式旅程中,东京宫自2012年以来邀请城市艺术家介入建筑内最神秘的空间进行创作。

东京宫以其包容的姿态迎接着各式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汇集了广泛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具有宫殿魅力的反叛之地,一个反博物馆形态的蜕变之地,是自2002年以来一直让巴黎保持清醒的存在,更是欧洲当代文化与艺术的旗帜与前沿。平易近人而不乏苛求,慷慨的同时敏锐犀利,温暖和激进,诗意和越轨,一切关于学习、经历、情感和生活,更关乎于出其不意和时代的见证者。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12:00-24:00(每周二闭馆)
每年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闭馆
12月24日和31日18:00闭馆
票务信息:
全价票:9欧
优惠票:6欧
18 岁以下儿童、文化和通讯部员工、ICOM、IKT、记者、讲师指南、教师准证、老年人 (OAP)、注册残疾人免费入场,注册残疾人的同伴或照顾者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