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懂择校|曾一夜爆红的院校:中南大学最新考情分析|哲学考研

中南大学

01. 院校实力及现状 🏫
中南大学哲学学科可溯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湘雅医学院关于生命哲学的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校陆续建立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培养序列,并建立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哲学系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
经过四十多年发展,中南哲学系现已形成伦理学理论及其应用、科学技术哲学及其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等四个学科方向。
在学科研究方面,中南哲学系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并强调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南哲学系致力于培养出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具备独立思考社会的通识人才,并能够在特定领域推进人类知识进步。
中南哲学系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讲师4名,学术梯队合理。在职教师均拥有国内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多数曾赴国外高校访学,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02. 录取情况分析 📃
中南大学哲学系实力不俗,且与文化积淀浓厚的湖南大学、人文情怀颇盛的湖南师范大学共同坐落在岳麓山脚下,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十分便利。面对这样一个名校聚集区,谁能不心动呢?
不过中南大学哲学专业在2021年及以前其实并不热门,分数线划得也都相对低,而2022年复试分数线离谱地飙升到了385,这所院校仿佛一夜之间火了,它到底火到什么程度?或者说,现在是否凉下来了?是否又适合大家去选择了呢?一起来细细分析下吧~
首先看一下招生目录:

其实岳麓山下这三所院校中,中南大学和湖南师大的招生模式还是比较相似的,学科开设都比较全面,只不过中南大学多了一个管理哲学(一个与公共管理学院很相适应的专业)。
初试科目也比较简单,与湖南师范大学相同,都是考察中、西、马三大主要学科的相关知识。不过想用小语种考试的同学就可以尽量绕开中南大学了哈。人家是不接收的!
再来看看2023年的录取名单:

2023年的录取分数的确还有非常多高分,但我们看最后几名的分数梯度还是较大,很多350~370之间的中等分数都还留有很大录取空间,这也代表着该院校热度在2023年明显下降,虽不至于降为冷门行列,但的的确确可以看出,该院校在2022年的炸裂分数伤了很多学子的心呐!不过,透过2023年的录取情况,我们至少也能够看到一点好消息:即便考不上中南大学,也比较容易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比起那些压分的院校,中南大学的落榜考生在调剂环节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再看看近三年数据:

2022年有多可怕真的非常明显了,在2022年的复试录取环节,中南大学甚至二次划总分线,将原本330的分数线升至385,而同时在这一年,最终录取的统考考生却是最少的……
此外,2021年及2023年都还算友好,录取人数比较稳定,最终录取分数也算是配得上其985的头衔,不高也不低。不过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2023年的英语有多妖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很多985院校都为此专门降低单科线以保证复试人数,而中南大学的单科线却纹丝不动哦,也就是说,它不缺英语好的(bushi),至少可以说明它生源还是比较充足的,绝非冷门。

03. 参考教材分析 📚
再来看看院校的参考教材难度如何吧:

中南大学哲学系给出的教材倒是中规中矩,且数量很少,就是简简单单、一科一本。那么咱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给定教材复习得透透的,毕竟那么多高分选手,一定有人背得很好,千万不要图省事而只去压重点。
不过,对于这么卷一院校,这三本书究竟够不够呢?咱们接下去看看真题的呈现是如何吧!

04. 院校真题分析 📚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分析2023的考题:

马哲原理经典题型解析:
名词解释:
第2题:自由王国


简答:
第3题: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论述:
第3题:如何理解社会有机体的再生和更新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专业课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部分大范围的确就是试试水了,考察大家有没有达到通识标准。不过简答中的“思维的非逻辑形式”的确不算是太热门的知识,这里也就提醒大家尽量面面俱到复习哈。
但是,论述题就开始上难度了,两题都是考察马哲的原文原句,需要大家立足原文去进行马哲原理的阐述。这就要求大家在准备马哲这门课的时候,不能仅关注一条一条的知识点,而是要着重理解书中引用的马哲原句,不要把它当作“例子”而略过。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这种题并不算真正的原著材料题,实际上大部分句子是可以在马哲原理教材中找到的,因而大家只需读书时更仔细斟酌即可,同时学习一些马哲原著作为强化补充,以防万一。

中西哲学史经典题型解析:
名词解释:
第1题:洞喻


第5题:范缜的“形质神用”

简答:
第3题:简述王弼的“得意忘象”。

论述:
第1题:论述康德说自由即是自律。

“中西哲学史”这门专业课就有些些“精致的为难”了。比如,名词解释考察范缜,这算是一个有点偏的知识点。对于魏晋南北朝,大部分院校会侧重考察魏晋玄学的知识点,次重点是佛教哲学的知识点,对于反佛的范缜考察很少。不过范缜也偶有出题,比“形质神用”更常见的是整个地考察范缜的《神灭论》。
简答部分考察的“管子”也算是比较冷门了,不过这个知识点在近几年有部分院校陆续考察,也可能是个新的侧重方向,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
西哲部分前几题的考察也算是主流,不过这道论述题确实需要准备得更充分些,仅仅一本哲学史中涵盖的康德伦理学体量和深度都是远远不够的,建议补充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来充分准备。
中哲部分的论述题更是有点bt,其实能复习好“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已经挺难得了,它还要求大家与其他重点人物进行联系,这些细节不一定会直观地呈现在哲学史中,建议复习时补充陈来的《宋明理学》和董平的《中国哲学教程》来丰富宋明哲学这块的知识。就此提醒大家一句:如果在之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而我们只知道叶适自己的思想,那么大家可以自己进行推理这部分内容与其他思想家相悖之处进行作答,千万别空着!
(话说回来,看到中南大学中哲题总觉得跟浙大中哲题的思路有些类似,时间充足的同学不如大胆一把,把浙大中哲题也找来背背,说不定就遇上了。毕竟管子、范缜、王弼、叶适都是浙大比较喜欢拿来为难人的。)
看来,中南大学虽然热度有所下降,但真题难度还是上来了,明显不是能够随随便便考上的院校了。今年还想继续考这所院校的同学真的要加紧复习,同时多了解了解院校,思考它考察的侧重点,可别闭门造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