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 2020922

2020-09-22 10:23 作者:灏瀚曦和  | 我要投稿

翻译学习目前三大路径:1,李长栓、韩刚的写作路线(翻译最高境界即写作);2,武峰、庄绎传的经验路径(50万字入门);3,语法路径(翻译的实质是语法对等转换)。前两条路径有明显的硬伤:确定性低,写作采用什么标准?我们有专四专八写作,考研写作,GRE写作,托福写作,雅思写作,到了专门的领域还有该领域的写作,到底采用何种标准?翻译50万字红楼梦和翻译50万字法律合同效果一样吗?这对于发育期的翻译入门学习者而言本质都是“it works, why worry?”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这样做就行了,别问!我认为第三条路径确定性最大,语法是经过无数人筛选以后形成的稳定共识,我目前决定翻译学习的方向以第二和第三种路径相结合。

翻译的思维起点是世界,翻译的技术起点是词。

把握好大方向,剩下只是技术问题。


 “一代人的奋斗对下一代人的意义是什么?是仅仅让下一代人少吃苦,少挨打,多享福吗?我想这至少是我18岁以前我们家庭教育的一大文化取向,我认为这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合事实更不符合家庭发展的核心利益。一代人的奋斗应当是让下一代人的生命时间更有意义和价值,说白了,挨更有价值的打,享更有价值的福。让下一代的生命经历,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悲欢离合,更多的为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与实现,而非纯粹的对人格的侮辱和激素的释放。”


家庭是个人发展最大的筹码和杠杆,要实现从个人主义到家庭主义的重要文化转向和观念转向。离开家庭到外面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家庭的整体繁荣。

 

孩子离开家庭寻求发展是必然的,父母实际担心的问题不是孩子的身体是否在家,而是孩子心中还有没有这个家。只要孩子心中还有家庭,离开家庭到回来就只是技术问题,如果孩子心中已经失去了对原生家庭的幸福,即便孩子人还在家里,也无法真正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和快乐,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

 

人类并不能真正感受到时间,只是大多数时候害怕失去。

 


随笔 202092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