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特:对父母完全没有反应,就接近了开悟。
我们对亲属的态度应该跟对一切存在的态度一致。
练习爱的首个场所是在家里,和你的家人一起。
我们应该试着给家人们自由,让他们做他们自己,以此来作为对他们的爱。
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对灵性成长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我们能试着化解与父母的分歧,父母会是绝佳的成长机会,直到我们对他们只有爱的感觉,且是不带任何执着的爱。
家庭造就了我们大部分的自动反应行为。
给予孩子无私的爱,能让孩子在此生发展无私的爱,并给孩子创造了幸福生活的条件。 孩子们从我们这里最想得到的东西是爱,我们不能愚弄孩子。如果我们愚弄孩子,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用语言自欺欺人,但是不能欺骗孩子。 如果孩子逆反,那是因为他们想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关注。在早期这意味着生存。 如果我得到父母的的认同,他们就会照顾我,那么我,这个无助的小孩,就不会死。
孩子表现得乖巧是因为想要获得认同, 但如果这招行不通,那么就会通过变坏来引起关注。这样的关注在潜意识中意味着认同,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异常的行为模式。
如果你能如实地看待自己的父母,以他们所是的样子爱他们,你就会获得巨大的成长。
你对父母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无意识地。你会发现这种行为模式可以用来应对整个世界。自六岁前确立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模式,会被你沿用到你之后的人生(除非你改变它们)。 导正你和你父母及家庭的关系。你必须如实地看待你的父母,接受他们所是的样子。 对父母完全没有反应,就接近了开悟。
只要内在充溢的是爱,那我们怎么做就都不重要。因为态度比行为更重要。
把这种态度用到你的家庭上。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无私的爱,而不是与孩子冲突,那么家庭就会一片和谐。但仅仅是因为我们看不到什么是无私的爱,才会陷入孩子与我们对抗的紧张局面中。 父母自己想做错事,却想让孩子做对事,这在孩子的眼中会被看成是不诚实,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并引发抗拒的感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由于孩子还无法照顾他们自己,所以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吃穿,并引导他们,直到他们能照顾自己为止。 但是当孩子成年后,我们应该放手,让源头来照顾他们,即使他们看起来还是无法照顾他们自己。如果他们要为自己负责,或者更好的是,如果他们臣服于源头,那么他们需要知道他们依然是被照顾的。 孩子和成人的唯一区别在于尺寸和经历。 当父母说不要做,他们是在灌输抑制。当他们说要做,他们是在灌输强迫。两者都会导致孩子的无能感。 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看成是自己小我的扩展,而是将他们视为个体,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就像我们对待其他个体那样。
如果你想要帮助自己的孩子,那就先帮助你自己吧。
每个孩子都是完整、圆满、无限的个体。 对真相的洞彻并不属于已婚者或未婚者。它属于寻求并发现真相的人。 已婚者能获得开悟,如果他们决心这么做的话。
幸福的眷侣只是那些洞彻真相的人。他们知道幸福是在自己之内,而非对方身上,人们真正所寻求的是源头的爱。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就会在伴侣身上苦苦求索。
一旦你尝到了源头的滋味,保持独身会很容易,因为你没有了对伴侣的需要。跟源头结婚,你会感到满足。 拥有伴侣是个障碍。拥有孩子更是个障碍。他们不是必需的,但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它会是成长的助力。
没有哪个已婚者,他的不幸不是来自于想从伴侣身上获得幸福。
唯一的理想婚姻就是帮助彼此在灵性上获得成长。
最高的成就是对每个父母、每个孩子、每个姐妹以及每个兄弟都只有爱。
解决了与他们的关系问题,你就解决了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问题。
节选自《终极自由之路》
Peace o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