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纳滤膜TMN10H的预处理有哪些方法
TMN10H纳滤膜元件的有效膜面积为87平方英尺,是东丽公司旗下的四英寸纳滤膜,比较适合用于以地表水和大多数井水为水源的小型市政用水的硬度软化、色度净化等深度处理。基于TMN10H膜元件的应用场景,它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东丽纳滤膜TMN10H的预处理有哪些方法
TMN10H膜元件的预处理通常有:混凝-絮凝、介质过滤、精密过滤、微滤/超滤等工艺,这些预处理工艺的功能及作用如下:
一、混凝-絮凝
1. 所谓的混凝,就是指向水中投加一定剂量的化学药剂,使这些药剂在水中水解让其与水中的胶体离子互相碰撞,发生电性中和,产水吸附、架桥和网捕的作用,使其聚合为更大的颗粒物质从而让其发生沉淀。
2. 单纯地使用混凝剂效果可能不佳,可以投加助凝剂帮助其进行混凝。助凝剂能够改善絮体的结构,让其颗粒变大变重,从而沉淀下去。
二、介质过滤
介质过滤通常是指以石英砂、无烟煤等材料为过滤介质,让进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有这些过滤介质组成的滤层,这些过滤介质会将水中的颗粒污染物质进行截留,使得产水的浊度降低。

三、精密过滤
精密过滤的目的是,防止预处理中没有去除干净或因预处理过程产生的新的悬浮颗粒物质,进入到TMN10H膜元件的系统当中并与其接触,能够起到保护高压泵和TMN10H膜元件的作用。一般精密过滤器都会安装在纳滤系统的前面。精密过滤器的孔径通常都小于10微米。
微滤/超滤
1. 微滤和超滤都是以压力为驱动力的分离过程,可以去除水中的几乎所有的悬浮物质。超滤还能够去除一部分溶解有机物质,具体的去除效果根据有机物分子量和超滤膜的截留分子 量而定。
2. 超滤膜两侧的渗透压差较小,所以超滤的操作压力较反渗透小得多,一般控制在0.04~0.7Mpa范围内。微滤主要用来截留粒径大小在0.1~10μm范围的杂质,如病菌、细菌等。微滤的的操作压力也较小,一般小于0.3Mpa。

东丽纳滤膜有着脱盐高、操作压力低、投入成本少等优质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收获了一大批的忠实用户。这些用户不仅是被东丽纳滤膜的优异性能吸引的,更是因为东丽纳滤膜在操作维护等方面具有简易性,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能够为使用者大大地节省相关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