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附招生指南、招生咨询)

学校国际代码:11845
揭阳校区单列代码:80003
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宣传片

广东工业大学文章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6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200余亩,在校学生4.8万余名,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国家级人才100余人次,建立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从1958年开办本科、1995年扩规模、2004年拓空间、2015年上水平、2021年攀高峰,历经“四个阶段”跨越式发展,成为近些年来广东省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跑出了“加速度”和“高质量”。办学64年来,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一部分已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8项,工程学进入ESI前1‰,2021年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301-400位,国内34-50位。

学校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与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大创谷以及校地企协同创新平台等90多个育人平台,实施“企业深度参与、跨学科、跨专业”育人“广工模式”,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第25位。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主动对接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举全校之力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立足湾区,锐意创新,努力成为“湾区卓越工程师摇篮”,建成“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科特色鲜明,极具创造活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

招生规模及范围
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总计划10200名。其中,广东省计划8742名(广东省地方专项270名),省外计划1184名,不分省计划274名。

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地区新增北京、天津两个招生地区,全校招生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增至25个,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招生专业变化及亮点
1. 调整院校专业组设置
因应考生对专业选择的个性化需求,今年我校在广东省招生调整了院校专业组。
招生专业按照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产业属性等进行了重新分组,全校2022年本科招生院校专业组增至25个。
2. 新增创新班和招生专业
新增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班)、 翻译(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中,创新班采用小班制、导师制、项目制等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培养,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方面增加名额、提高比例,打通“本-硕-博”升学通道。
原来按专业类招生的土木类、化工与制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全部改为按专业招生。

招生情况
广东省计划中,物理类计划7672名,历史类计划655名、艺术类计划415名,设置25个院校专业组进行招生。

广州市各校区今年新增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班)、 翻译(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5个招生专业,在广东省采用院校代码11845进行招生。

揭阳校区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土木工程、产品设计3个招生专业,招生专业总数增至8个,在广东省继续采用单列院校代码80003进行招生。

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的其他省份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共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各省份具体招生计划请以下列方式查询:访问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gdut.edu.cn/),或关注“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总表




报考建议
2022年,广东省考生多少分可以上广工?
↓请查收官方报考建议↓




招生指南
广工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广工的校园氛围如何?
广工毕业生升学及就业情况如何?
广工今年招生计划如何?
......
看这里!
《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招生指南》来啦
你想要的答案
都在这里

▼浏览下方链接,观看完整版招生指南▼
https://book.eol.cn/books/ipoe/mobile/index.html

招生咨询方式
招生网址:http://zsb.gdut.edu.cn
咨询电话:020-39322681(咨询时间:6月24日-7月2日 8:30-12:00;13:30-17:00)
电子邮箱:zsb@gdut.edu.cn
微信公众号: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

来源 | 学校招生办、学校官微
整合/转载 | 叶浩聪
运营团队 | 学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