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代文学作品选P3

2023-03-26 11:28 作者:择摘人  | 我要投稿

【潘先生在难中】 https://b23.tv/CWlRuWS

作家作品简介

叶圣陶

(1894年-1988年),

原名叶绍钧

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和童话集《稻草人》等。 ●

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 细致,语言贴切精炼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教育部副部长。 ●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于1921年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的主张是现实主义理论:文学要为人生服务,指导人生,反对纯娱乐的文学作品;提倡以真实和客观准确为原则的创作方法,主张真实再现生活的原貌。“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

文章介绍

●《潘先生在难中》以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为背景。

通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封建军阀的罪恶,批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潘先生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当战事离潘先生家乡让里尚远时,潘先生就收拾细软,寄存在洋人的“红房子”(教堂)里急不可待地带着一妻二子奔到上海躲难。 ●安顿妻儿后,潘先生又急匆匆地回让里。一是为了察看和照管留在家里的东西,二是为了向教育当局表示自己忠于职守,不致因失职而免职。全是为了一己之私利。 战事更趋接近,形势更严重时,潘先生携带着舍不得抛掉的破烂,一头钻进“红房子” ●战事平定了,欢迎杜统帅凯旋,由潘先生执笔写欢迎对联而结束。潘先生竞将“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等战争带来的惨象置诸脑后,而违心地为军阀写下了“功高岳牧”、“德隆恩溥(扑)”等颂词。 ●小说主人公潘先生体现了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通过军阀混战时期潘先生率领一家逃难躲避战乱以及回到家乡后写歌颂军阀的条幅等事 ●潘先生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形象。他把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高于一切。潘先生的保全自己的处世态度和自私庸俗、没有原则是非、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是一种灰色的卑琐人生。 潘先生是个特别精明的角色,在任何变动的情况下,都可以找到应变的手段和“保全自己的法子”。他的一切言行、心理,都是紧紧系在他自身和家庭的私利之上。他的精于计算,善于逢迎,巧于伪饰,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身利益为落脚点的。

本文的现实主义特色

茅盾评论他是以“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为主要特色的作家。冷静、客观、写实,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特点。 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严格遵守让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的原则来反映生活,刻画人物。 ②不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和故事情节的曲折,而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致力于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画。 ③善于以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④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 ⑤小说的语言简洁、流畅、准确,为现代汉语的规范起了开拓的作用。 ●结尾具有画龙点睛之笔。是揭露、嘲讽潘先生小市民劣根性的最深刻一笔。 潘先生知道军阀给他带来了灾难,但为了饭碗,又毫不犹豫地向军阀阿谀谄媚。他肉麻的歌颂军阀,则是为“保全自己”而没有是非原则了。是小市民的最劣根性。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为了得到上头的赏识而往上爬。也正是小市民的思想性格的根本特征,是小说的点睛之笔 bV1uJ411k7yi

现代文学作品选P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