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苑拓迹·《废墟图书馆》:“循环”之外的“光”

2023-03-05 18:55 作者:从羽撒  | 我要投稿

        几日前偶然看到一则聊天记录,谈到主人公所在的公司新面试了一批新人,新人主动表示可以接受比简章中介绍待遇更低的工资,并声称人事可以把现有需要更高工资的开发组开除,自己可以帮忙招徕一批有经验且能接受低待遇的开发者。看到这里,我只能报以一笑,毕竟如此“内卷”之风气早弥漫于中国就业市场久矣,但依然惊奇于如今的劳工阶级竟如此擅长压榨自己和同僚,为上位者谋求利益。

        可是回头来看,即使不在更低待遇面前委曲求全,我们也很容易趟入为我们设计好的“循环”当中:因为疲于奔命,所以更轻易的接受不那么如愿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接受了更艰难的生活与工作,达到期望的标准便显得愈发困难。在找不到迭代循环算法的终止语句之际,《废墟图书馆》中矛盾更加突出的“循环”引起了我的注意。

 

壹·博弈论与“循环”

        我们徘徊在都市的楼宇之间,却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所。据住建部统计,中国全国城乡房屋计6亿栋,人均0.43栋住房,但住房焦虑依然是中国广大民众的心头之患。

        都市中的“巢”是公司庇护的安乐之所,因为其中生活的安稳和幸福,其移居权对一般人而言,具有绝无仅有的强大吸引力,以至于仅仅是口头承诺便可以吸引无数收尾人如浪潮般奔赴一场生死未卜的战争。当然,幸福并不会轻易为底层人轻易开放它的门扉:“children of the city sees only the neon stars”,人们望着经由他们的手创造的名为“都市”与“文明”的奇迹,却并无权利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正如遭到欺诈的罗兰一样,现实中绝大部分人注定要在都市的摸爬滚打当中一无所获,甚至失去他们曾经拥有的珍视之物。

失意的罗兰


        然而,现实总是不公的。底层民众相对于法人往往拥有更多的信息盲区,也更难在供求关系中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甚至有人为了达成交易主动做出让利,这一行为本身破坏了市场的均衡,可这正是那些看守“巢”的公司们想要的:这无疑缩小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只有让自己的“奇点技术”不为人知,自身“翼”的位置方能稳定。

        在各自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集体的力量也被无穷地缩小化了:收尾人的巅峰:色彩收尾人的实力可以远超“首脑”手下的一众“爪牙”,一旦众多得不到进入“巢”资格的后巷人团结起来,哪怕不能颠覆首脑集团的统治,能获取其政策上的让步应当并非难事。但是都市极度加剧的斗争最大化了人的自私和猜忌,团结在都市变成了一种奢求,通过转移矛盾、促成追求利益和互相伤害的“循环”,底层群众的力量被无限分割和消耗,公司和首脑的阶级制度因此而稳定,庞大无情的都市因此而繁荣。


色彩收尾人:殷红迷雾


        首脑排斥“非人知性体”,而判断一个知性体是不是“人”的标准,既非生理上的构造,也不是道德水准,而是是否以维护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经济”、“理性”的思想,其目的可见一斑。

 

贰·“指令”与人性

        “食指”是都市中后巷最大的帮派之一,他们以强迫所有人执行各色“指令”著称。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指令”都是不合理甚至致命的。负责传达指令的传令员“阳”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指令手刃了自己的双亲,背负着指令的痛苦独自生活。当他得知指令只是按照“都市”的意图将个人思想的反映和放大的时候,便因为无法理解和绝望陷入了扭曲。


传达“指令”的阳


        现实中,我们也总是在执行各色的“指令”,正如歌词所唱:在懂事之前便被囚禁在书桌前,在吮吸奶嘴时就被赋予了繁衍物种的使命。大部分人疲于奔命,无奈地面对着人生中别无选择的选择,就像每一位图书馆的来宾“自愿”在邀请函上签下他们的名字一样。“循环”与“指令”的每一步貌似都给了我们选择,实际上一切依旧发展的顺理成章,因为我们本身并没有反抗指令的理由,违抗指令便是违抗了我们自己。就像“阳”亲口所说,如果没有指令,他也并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了。

        但是,因所有人追求自身利益而转动的“循环”没有考虑人性除自私以外的另一面,与《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说的一样,“循环”与“资本主义”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职业道德等等转化为货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把所有高尚的情操及道德都浸泡进利己的冰水中,这正是“都市病”的症结所在。市场经济理论什么都可以解释,唯独解释不了人们纯粹的“利他行为”。就像Carmen与都市中为金钱忙碌的众人格格不入一样,为了素不相识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与一切西方经济学理论背道而驰。

        L公司的光让所有的人学会直面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学会在残酷的“循环”当中更加珍视自己,而不是熟练地将自己的劳动、情感、道德乃至生命出卖。当“光”沁入所有人的内心的时候,“循环”的逻辑就不复存在,而文章开头主动给自己开低价的行为也将成为罕见的笑谈。

 

叁·“光”与无产阶级

        那么,《废墟图书馆》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为了达成一个看上去毫无意义且遥不可及的目标,为了释放那空虚而脆弱的“光”,许多人付出了情感、背弃了道德,甚至牺牲了生命。为了让素不相识的人学会珍惜自己,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绝对不是一个“经济人”能作出的行为。“首脑”对放弃了自己苦苦追求了数万年的一切的安吉拉施以无情的驱逐,正是因为都市容不下这样的存在。


L公司发射光之种


        一个幽灵在都市中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都市的一切势力,首脑和爪牙、事务所和协会、巢中的公司和后巷的帮派,都联合起来了。为了在素未谋面的人心中种下人文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种子,付出自己的一切:巢中容不下的从来不是非人知性体,而是从事如此崇高事业的人。

        “如果你爱我的话,你能为了我热爱你自己的一切吗?”当所有人都学会热爱自己而非货币,追求人生的意义而非眼前的私利的时候,L公司本身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文苑拓迹·《废墟图书馆》:“循环”之外的“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