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际护士节|带你走进精神科护士的世界

2021-05-13 11:39 作者:曼朗mindfront  | 我要投稿



19世纪战争爆发,混乱的医疗管理和护理质量导致当时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42%,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走前线,将死亡率压低至2.2%。战争结束,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开启了现代护理学科。


相比于这位手执油灯与柳叶刀的不列颠尼亚女神为人称道的一生,更多继承了她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且仍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士们则默默无闻得多。


借由今日的国际护士节,我们想让更多人走近她/他们,走近精神科护士的世界。







在精神科病房,除了打针发药抽血体测这些常见日程外,有一些护理工作是有精神科特色的,比如:暴力处置、沟通技巧、心理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精神康复治疗等。


这些工作内容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恢复身心康复起重要作用。


“有一个男病人洗澡时发作,浑身都是沐浴露,光得跟泥鳅似的,根本控制不住。后来,好不容易用约束带把他约束在病床上,他一下就把约束带拽开了,一脚把我跺到对面的病床上。幸亏其他护士及时赶来帮忙,我才脱身。”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护士孙小华在采访中提到。


精神科病人症状的复杂和丰富程度远高于其他科室,部分病人情绪极不稳定,病情易复发,依从性较差,日常的治疗工作需要在护士的劝说和安抚下进行,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不配合治疗的行为。


由于自知力缺失、受精神症状支配,病人打骂工作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暴力行为发生率是常人的数倍。一项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在就职期内受到病人的攻击率高达85%以上。



为保证医疗安全,掌握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动态,护士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对于一些病情不稳定的重病人,需要每15分钟一次的巡视。病区走廊约110米长,往往是这次巡视刚结束又要开始进行下一次巡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而对精神科护士来说,职业生涯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查房中度过的。


长期的夜班工作,也让许多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障碍,调查结果显示, 40.2% 的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表明护士睡眠质量比一般人群差,且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



“病人在我们眼中真的就像是小孩子一样,上来一阵需要我们哄着他们才行,因此,我们这里的护士为了做好病人的护理和治疗,必须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有很多衰退期或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认知功能的损害,平时拖沓,服药、洗澡都需要有人督促,即便是喊破嗓子也无动于衷,之后护士要想办法让他来完成这些动作。


另外,“一个也不能少”是精神科点数的核心原则。无论是人数还是物品数,绳子,剪刀,玻璃瓶,棉签私藏的筷子都是被精神科通缉的“违禁品”。


作为一个合格的精神科护士,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家里有没有指甲钳,但一定知道护士站有几把指甲钳,放在哪里,甚至是知道哪个病人什么时候剪的指甲。


为了及时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精神科护士大多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高持续的高应激状态不仅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也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80.7%的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一项针对58例研究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尤其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四个方面。



面对这样一群承受着工作精神压力大、翻班睡眠不规律却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我们也许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关爱、理解与尊重。


大众常常把医护人员们称作白衣天使,觉得他们为的救死扶伤、无所不能,但其实他们也是凡人。





因抗击新冠肺炎受访的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现在都在歌颂医生,但比较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医护人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团队,就是我们的护理团队。你认为我们的医生有多重要,我们的护理姐妹们就有多重要。”



但在现实中,重医轻护的情况时有发生,医生地位似乎天然就比护士高一截。护士讲话不管用,只有医生来了才能稳住“场子”,护士被认为护理工作是为医生服务的,是执行医嘱、处理科室秩序、完成各项杂事的角色,甚至被称呼为是“工具人”、“服务员”。


对此,我们想说的是,护士的工作更应该被认作是在帮助人,而不是在伺候人,伺候人指的是他自己能做,而不想去做。而帮助人,就像病人生了病,失去了自我照顾的能力,护士去帮助他,体现的正是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和崇高使命。


医疗和护理是医学上两个不同的专业,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事实上,护士的角色正在从医生的助手向医生的合作者转变,医疗和护理,是大型医院同等重要的两大核心,护士的护理工作与医生的医疗同等重要。护理作为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一员,提供的专业价值同样需要被肯定。


曼朗医疗(mindfront)在治疗中也秉持多学科诊疗团队协作的原则,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并努力在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之间,构建一种在相互信任和理解基础上的治疗关系。


我们相信在未来,随着社会对医护工作的更多深入了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予我们的护理团队认可和信任,医护关系也能回归正常。





References:

Ito, H., Eisen, S. V., Sederer, L. I., Yamada, O., & Tachimori, H. (2001). Factors affecting psychiatric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their current job. Psychiatric services, 52(2), 232-234.

Levert, T., Lucas, M., & Ortlepp, K. (2000). Burnout in psychiatric nurses: Contributions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and a sense of coherenc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0(2), 36-43.



Medical Review:

Mindfront Medical Manager Helen Wang

国际护士节|带你走进精神科护士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