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先犯了大错:他被毛人凤和田湖算计,郑介民放手不管,还有一个大特务能保他平安

戴笠坠机,军统改为保密局,在这期间,“军统六哥”、“鬼子六”郑耀先的日子很难过:中统的田湖和毛人凤达成了共识,一定要将其置于死地,地下党游击队也对他发出了不死不休的追杀令,所以他只好躲在渣滓洞看守所不出来。
查阅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当年争夺戴笠“遗产”的大特务有两个中将和一个少将,那就是原军统局主任秘书郑介民中将、代理主任秘书毛人凤少将、军统局帮办唐纵中将(他已于1945年任参军处参军时晋升中将,后兼任内政部政务次长,郑介民被委任为军统局局长前,唐纵是代理局长)。
这场争夺战的最先胜出者是郑介民,他是以“军令部第二厅”厅长(他1944年2月升任此职时就已晋升中将,电视剧里他和唐纵都少了一星)的身份兼任军统局最后一任和保密局第一任局长(后来是“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国防部”次长),他完全有能力把郑耀先带离山城重庆,田湖和游击队就奈何郑耀先不得了。

毛人凤提出“处置”郑耀先的时候,郑介民大致赞同,但反对“密裁”,实际上是将其抛弃、闲置,不杀郑耀先,只是为了军统(保密局)的面子而已。
我们在《风筝》中看到,在商量如何安置郑耀先时,当时已经升任副局长的唐纵阴阳怪气对郑介民和毛人凤进行了一番嘲讽:“我说今天这是怎么了,军统竟然也驴唇对上了马嘴!”
唐纵在郑介民和毛人凤争论时只说怪话不选边站队,最后却一锤定音:“那还用找吗?渣滓洞看守所不就是最好的去处吗?”
唐纵在郑介民和毛人凤之间充当了和事佬,也给了郑耀先一条生路,他把郑耀先安置到渣滓洞看守所,也是别有用心:那地方将来可能要归唐纵直接管辖,郑耀先也可能为他所用。

郑耀先的形象厚重、丰满,可能还有一些真实,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他确实是一位优秀的特工,但却并不算一个优秀的潜伏者:作为卧底,首先要做的就是低调,而“鬼子六”实在是太嚣张了。
引人注目的卧底不是好卧底,四面树敌的特务也不会太受欢迎,被称作“毛座儿”的毛人凤必欲置郑耀先于死地而后快,最后连郑介民也烦了:“说句实在的,我也头疼这瘟神,前几天他惹是生非,抓女学生,委员长不光骂了你(毛人凤),我也遭连累。”
作为军统上校,能把两个将军的正副局长搞出同病相怜的感觉,说明风筝郑耀先的涵养功夫,远不及峨眉峰余则成。
郑介民知道郑耀先是可用之才,把他收拢到手下,自己在“三巨头之争”中就会多一个助力,但是郑介民也有自己的担心:郑耀先把毛人凤坑得鼻青脸肿,要是坑起我来,不是比沈醉还讨厌?
“除了”郑耀先,实际是郑介民先提出来又坚决反对的,这实际是投石问路,看看其他两人的想法,然后就被毛人凤抓住了机会将郑耀先变相囚禁。
郑介民之所以被毛人凤和沈醉联手坑出保密局,就是手下缺少得力的帮手,要是郑耀先肯为他出力,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郑介民知道自己控制不住郑耀先,虽然后来他又跟郑耀先取得了联系,还在老蒋面前极力推荐,但是要把郑耀先调到手下,估计他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这就是郑耀先的失败之处:无论是军统还是保密局,没有“上线”的特工处境都会很艰难,以他的人脉资源,还不足以自成体系,最后潜伏不下去只好跑路,也跟他为人处世方面的欠缺有很大关系。
其实当年除了已经跟自己结仇的毛人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郑介民,还有一个人能保护郑耀先,那就是看起来不太起眼,也不选边站队的唐纵。
唐纵在军统(保密局)存在感不强,往往会被人忽略,但他却是“三巨头”中最圆滑的一个,,沈醉对唐纵的评价,要远高于郑介民、毛人凤:“唐平日很拘谨,不但自己办私事不要车,而且不准他老婆出面要车,这比郑介民和毛人凤放纵自己老婆不断向军统局要这要那完全不同。1945年冬,蒋下令结束他的侍从室,唐纵被调升为参军处的中将参军,除仍为蒋主管全国情报外,还兼看有关警政、保安等其他机要文件。(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沈醉回忆录)”
唐纵给老蒋当过多年侍从,而且对军统(保密局)的内讧很不感兴趣,他已经得到老蒋承诺,即将出任最大的警察头子,手下正需要鬼子六这样的侦破和审讯专家。

唐纵也是戴笠死后特务三巨头中活得最长的一个,沈醉回忆:“全国解放,蒋帮逃台后,毛人凤、郑介民相继死去,过去军统时期的大头子只有唐一人尚在继续为蒋主持特务活动。我从1932年参加军统在上海工作,即与唐有往来。抗战期间在重庆,我们相处五六年。抗战胜利后,唐主持警察总署工作,我当时也很想转入警察部门,又加上是湖南人,与唐接近更多。”
连沈醉都想去当警察,可见当年在一片“取消特务”的呼声中,警察比特务更有前途。据沈醉回忆,唐纵这个人从外表上看是很斯文的,戴着一副近视程度不深的白金框架眼镜,说话声音很轻且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既不像一个军人,更不像是一个凶残的杀人魔王和特务头子。
唐纵是军统中有名的阴谋家,一向以稳健冷静得到戴笠的器重。戴每遇到有特别重大问题想不出好办法时,总是叫毛人凤去问计于唐。戴死后,毛人凤也同样经常向他去请教,许多大特务背地里都叫他是“智多星”。
唐纵成为警察头子后,当时许多大特务都很高兴,保密局大幅裁员后,有不少人去投奔唐纵,都被婉言拒绝。
唐纵拒绝职业特务加入到警察系统,也是很明智的:当年特务们做事只求目的不择手段,而警察系统做事则要守规矩,像宫恕、赵简之、宋孝安那样的人,在警察局的用处都不大。

宫恕赵简之没用,不代表郑耀先没用。
我们细看《风筝》,就会发现郑耀先更适合当警察而不是搞特务工作:他身上有潜伏者的嫌疑,接触情报有风险,但要是只管侦破刑事案件,那就不需要特别防范了。
其实唐纵提议把郑耀先暂时放在渣滓洞看守所,已经做好了接收的准备——不久之后保密局式微,各地监狱和看守所都划归警察系统,连徐百川也要归唐纵管理,就更别说在那里赋闲的郑耀先了。
唐纵做事谨小慎微滴水不漏,他“接收”郑耀先不是只接受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这样谁都说不出什么,但是雪藏很久的郑耀先一定会对他心存感激。
如果郑耀先不是只跟毛人凤较劲,而是向唐纵表示想转行,天下那么多警察局,总有一个能安置他的地方,只要离开保密局,离开重庆,他就彻底安全了。

郑耀先后来还是在山城重庆警察局当了化名为周志乾的档案管理员,这应该是郑介民与唐纵勾兑的结果。
如果不被影子韩冰发现,郑耀先会一直潜伏下去,甚至可能对是否恢复风筝的身份都不在意了——他有了中统女特务的妻子,还生了一个女儿,再加上过去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所以他能藏下去的话,应该不会主动去自首。
郑耀先可能是我们见过的,混得最惨的高级特工,抗战期间与鬼子和汪伪特务生死搏杀的那段日子,可能才是最快乐的。
郑耀先半生凄凉,时也命也,自己的性格也有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展开这样的联想:如果他像峨眉峰余则成一样沉稳,像店小二许忠义一样圆滑,还会被几乎所有人追杀吗》如果他在处境艰难的时候假装投靠唐纵,离开军统去当警察,是不是也一样能搜集情报并揪出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