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正:如何做好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保姆级别教程分享给你!

2023-01-06 18:35 作者:马正讲阅读理解  | 我要投稿

很多家长经常问我,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成绩?

我也经常说,要学好语文阅读理解,做好三件事就行。

  1. 吃透基本概念

  2. 明确题型考点

  3. 有效刷题,熟练题型解法

这也是学习的底层框架。寒假来了,孩子们少不了要做题,那今天马老师就分享一下应该如何做好一篇语文阅读理解。

一、拿到一篇阅读理解,一定不要做混合练习,要做专项练习。

比如我今天要做这篇文章《红书包》

我看到文章后面的题目,有六道题,那都需要做吗?不对,你要按题型分类,从八大题型中挑一道题来做训练。那我今天的目标是巩固概括内容题的解题方法,那我就专挑概括内容题来做,其他的一律不做。

二、判断题型,明确题型的解题方法。

我今天要做的题型是概括内容题下的小题型,叫整体概括题。就是要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那整体概括题的解题方法是:

第一步:依据表达方式,提取文中叙述类内容!

第二步:提取文中的六要素!

第三步:把提取的要素,用适当的链接词串联起来。‍‍

三、用圈海阅读法分析分析文章。这一步是关键,马老师会重点说

一、理解分析文章标题

很多孩子读文章喜欢跳过标题直接进入正文,这是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文章标题会包含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关键线索、文章体裁等。

关注文章标题方便我们在文章中找出“点题”的句子或者段落。而这些句子和段落通常能够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

例如《红书包》这篇文章,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它是一个物品,有没有可能是一个线索贯穿全文呢?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会写关于红书包的什么事情呢?

二、画出疑难重难词句,理解分析

哪些词句需要划出来?

  • 不懂的词;难理解的句子;

  • 特殊句子:文章和段落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点题的句子

  • 优美的词句;

  • 能帮助我们分析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词句(很多形容词需要重点关注)

例如第三自然段,有一个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句子,出题人很有可能就这个句子出一个人物描写题,问你用到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又如最后两段,是抒情议论句,总结句,这能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梳理文章结构

最好是能用思维导图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不但能够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在答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到关键的文段找到题目所涉及的信息,还能够让孩子在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以及答题时更全面、不遗漏要点,把得分拿全。

文章结构怎么分析呢?

简单来说可以先看看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再看看每段之间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因果等)以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最后再看看是否有首尾呼应形成整体。

四、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就是指:每段写了什么?全篇文章写了什么?

这一步是提升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试卷中的文章随着孩子年级的提升篇幅会越来越长,那么每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这是必须要概括出来的,这是每篇阅读题必考的内容,这个基础能力必须掌握。

我们在梳理文章结构时已经归纳了段意,这里,我们可以用整体概括题的解题方法组织成答案:

第一步:依据表达方式,提取文中叙述类内容!

第二步:提取文中的六要素!

第三步:把提取的要素,用适当的链接词串联起来。‍‍

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完成了一篇阅读理解的练习。

不管学什么只学不练都是不行的,否则就就会出现“听的时候都懂,一考试全都不会”的情况。

寒假让孩子练习册吧!需要题库可以找我领取哦⬇️⬇️

新书预售,欢迎预定~



马正:如何做好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保姆级别教程分享给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