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多预设没有发生的事,专注当下,走着走着,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啦。

#一些七零八碎的唠嗑#
后台朋友的私信我都陆陆续续的有看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一句两句话就可以回答清楚,有些问题像不同地区的专升本呀,怎么升啊,还有眼视光技术未来的就业方向怎么样呀?觉得看不到未来出路了呀……等等这些问题。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太多我也真的不太清楚。
但是以上这些都不妨碍我隔着网线感受到朋友们的迷茫和焦虑。
做这期视频,我也坐在那里想了很多。
但是想来想去,转到了唠唠心态这里。
学历不自信,原生家庭的局限,敏感又胆小的性格,又或者是对前途不甚明朗的惶恐,顺着大家的问题我好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当时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个专业,为什么觉得未来一塌糊涂?
我回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自我认同感极度匮乏的人。
上学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奇奇怪怪的思考各种无聊问题;
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饭?”
“为什么要活着?”
“为什么要学习?”
……
总之脑袋瓜里跟学习沾边的事情八竿子打不着,尽管接着父母日复一日“考个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出路”理念灌输洗脑,却依旧没能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就更别提上个什么好大学。
我反射弧很长,以至于恐慌感都是后知后觉地。
收拾着入学那一刻,我才感觉到和身边朋友的参差。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而我,毁灭吧,这完蛋人生。
专科=丢人,
孤陋寡闻的专业=没脸见人。
每一次遇见朋友或者遇到家里其他孩子的时候,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变的小一点再透明一点。
完全没有存在感就好了。
—-意识到要努力的契机:
大概是实习期的时候,因为考的倒数,所以比其他室友多做了一个月的实习生。
晚上听着大家都很新奇的交流自己遇到的案例和比较好玩的事情,切切实实地又一次感受到了差距。
我很不服气,大家一个起跑线上的,怎么自己总是吊车尾。
因为性格别扭又敏感,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灵活处理就成了压在我身上的两座大山。
心态总是崩了炸,炸了崩。
以至于我已经没有时间去纠结这个专业好不好,未来从业怎么样,这些问题。
反反复复,大概一年半两年,因为总是焦虑再加上也较劲,所以成长速度很快。
慢慢地找到工作的乐趣。
甚至在和不同的顾客打交道的时候,觉得每个人好像都是一个窗口,每一次交流我都仿佛透过这些窗口窥见完全不一样世界。
很奇妙。
原来原来配眼镜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原来还有人能把这些事情做的更加细节的,原来顾客觉得我很不错。
但是我还是不喜欢在朋友和亲戚面前过多谈及我的职业。
我还是对这个行业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毕业这四五年,我在大型的眼镜公司上过班,也在医院呆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辗转去了门店。
这三个阶段,分别获取专业技能基础——病例积累优化——获取较为稳定的情绪
好像升级打怪一样。
现在回溯,其实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现在能够鼓起勇气尝试做一些视频发出来,其实也是随着年龄和时间推移,好像慢慢的更能接受和认可自己的结果。
所以又绕回去,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未来没有出路,为什么觉得焦虑?
大概是我们没有从身边的人身上或者物身上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的经历太浅了,以至于我们一想到未来,就开始做出各种各样悲观的预设。
但是,真的。
说实话,我现在觉得27岁这个年纪真的太好了。
28岁也是,以后每一年将会是!
随着时间,随着阅历,我们看待未知事情的角度和处理方式会更加游刃有余,与其说是职业赋予我们的意义与价值,不如说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慢慢拥有将自己所做的平凡的工作变得闪闪发光的能力。
这些日益充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会让我们更为和平的看待未来的未知事情。
最后,此刻焦虑是正常的,惶恐也是正常的,但是时间是宝贵的;
过于沉溺于负面情绪只会影响我们出刀的速度,所以纵容自己沉溺过后,客观迎接新生活,过好当下,剩下的交给时间,大家都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路。
(ps: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星星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