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到这样的纪录片,总有发自心底的欣喜

2023-08-09 15:33 作者: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呀  | 我要投稿

好片子。

在无论何种地貌上建筑样式都愈加趋同的当下,生活在布满格子、盒子、箱子的钢铁丛林,连季节的切换都变得模糊,目之所及,总有些乏味与嘈杂。

这部片子就带来了充满人文气息的远方。建筑、自然与人,在不可阻挡的现代化进程中,总有人逆流而上,在被人群轻易抛下的痕迹中探寻。及时发现这种朴素自然又包含智慧的美,燃烧生命为其奔走,只为不悔。能少一些遗憾就少一些。让或许有一天想要回首的人群,不至于两眼空空,一片茫然。

真的很喜欢,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因这些传统村落的存在而具象,这是每一个民族,每一块区域,人活下来的不可再得的痕迹。真的令人欣喜,这是活的博物馆,让人不至于只有望着它的遗迹听着讲解,想象它可能的风姿。

但确实,不能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情况下,还要求这些居民只能守着老房子过着旧生活。他们也渴望变化,有了面包🍞才有能力去想月亮🌙,各个环节一同使劲,才有可能变好。

因为最开始,人群聚族而居发展壮大也是为了活下去,活得好。

如何让老房子的人用上水电天然气?如何让老房子更具安全性?如何让老房子居住的更舒服?如何唤起更多当地年轻人对自家传统民居的喜爱?

我们说老房子设计的很科学很有智慧,比如蘑菇屋上层通风干燥晾晒粮食方便,也是因为这些设计符合了当时人群居住的实际需要,相比居住的更为宽大舒适,能够高效的储存食物活下去,这份需求的优先级显然更高。

那么如今,他们需求的优先顺序是什么呢?

怎么样能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做对当地人更宜居方面的调整?

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共识哪里来?如何变得更宜居?调整的经费哪里来?

要逆流而上,实在需要很多智慧。

越了解、越保护、越喜爱。

谢谢深耕其中的所有人。

这部片子真的拍得很美,想看更多的地方,期待下一季!


看到这样的纪录片,总有发自心底的欣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