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众投资小鹏,意味着什么?

2023-07-27 19:39 作者:板鸭爷爷  | 我要投稿

昨天晚上,我的朋友圈和各种群都被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刷屏了。我对这个消息的感受是,既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点于大众跟进中国市场的决心与速度超乎想象的快。不意外的点在于,在小鹏G6上市以后,从产品力,技术沉淀再到市场把握,小鹏汽车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叠加L3级别辅助驾驶在国内的普及,小鹏正在步入一个销量提升,品牌力向上的正轨。大众的投资导致的热点大大加速了群众的认知,同时改变了新势力的估值逻辑,提前将小鹏的业绩变化作了兑现,结果就是资本用脚投票。 我想从以下几点展开谈谈我认为的影响: 1.品牌。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小鹏自诞生起,就是一个对标特斯拉,标榜科技与智驾的公司。但是这些在早期并没有引来消费者的关注,爆款的P7是生逢其时,凭借出众的外观设计博得了消费者认可。到G6发布,小鹏真正的发掘了自己的产品特色,那就是高性价比。很多购买小鹏的车主,都是认可小鹏的技术实力与使用体验的,但囿于品牌知名度,以及大众的技术认知水平,经常遭到身边人的疑虑:这什么牌子?会不会倒闭?这次事件不仅在业内引发关注,甚至一度冲上热搜,这种新闻效应,是比得上几十,上百亿营销投入所产生的大众认可,小鹏车主纷纷表示挺起了腰杆。 2.商业逻辑。我非常推荐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朋友去关注一下前长城汽车总裁,现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在去年与里斯合作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从战略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插混,增程以及纯电的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关注并私信我,将获得该报告的PDF版)。我理解小鹏原本的商业逻辑是,用微利的高性比车型占据市场一席之地,比如扶摇架构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800V平台降低能耗与补能焦虑,普及L3级别辅助驾驶引领用户心智,最终目标是以智能车获取用户数据,再将数据利用起来,创造零售新品类,引领用户的消费方式。这一点很像苹果与iOS,也是何小鹏在G6发布会上类似iPhone4的原因。不要怀疑这一商业逻辑,小红书的车主分享影响你的购车决策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但这一过程本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在G6之后,小鹏持续性的发力,做好产品定义与市场营销,交付售后等环节慢慢呈现的,我对王凤英的品牌,渠道整合能力有信心。说回大众的投资,这一笔交易其实指向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通过软件与技术授权,赋予整车制造企业产品快速升级迭代的能力。没错,就是华为的智选车模式!更准确地说,是华为inside模式/智选模式,也类似特斯拉授权FSD的模式。从问界的产品力与市场认可来看,用户是可以接受这种商业模式的,不管未来品牌属于大众,还是“大鹏”,这种商业模式带来的软件、平台、数据的收益对于小鹏汽车都是稳定且正向的,甚至不排除可以拓展到更多的自主或合资品牌。 3.核心技术。大众到底想要从小鹏这里获得什么?我看到很多人在说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不可否认他们很重要,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大众自己可以慢慢整合。我个人认为大众此次投资与合作可能更想解决的燃眉之急是电子电气(E/E)架构问题,也就是心水小鹏的X EEA 3.0平台。众所周知,大众在20万到30万区间投放的主要车型都是基于MEB平台的。我一开始的理解里,大众的合作也是想基于该平台拓展小鹏的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能力。但从公告的结果来看,新车型将基于G9平台开发。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与软件,此前都交给了CARIAD进行开发。号称有5000人的CARIAD,自成立以来都是大众宣传用于追赶特斯拉的排头兵,实际上是由大众集团旗下不同部门的软件工程师抽调组成。在经历了因为软件问题导致的ID.3的有线OTA,高尔夫的故障召回以及多个车型的发布延期以后,大众已经对CARIAD失去耐心。尤其是在今年上海车展以后,大众高层疫情三年后首次大规模访华,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车机系统和软件能力,回德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CARIAD的高层。虽然大众在安徽投入10亿欧元成立中国的软件研发团队,也有奥迪和智己的合作,但直接通过投资于合作车型的方式获得一个成熟的EE架构,作为MEB平台的补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产业政策。在今天小鹏的股价暴涨之前,其实周二也经历了一轮暴涨,其背景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放在一个大的产业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几个业内比较重磅的消息:1.上海开放L3自动驾驶试点,有望引入特斯拉FSD;2.两部委印发车联网产业标准建设指南;3.进一步放宽外资投资上市公司限制。其实在这之前,合资车企在驾驶辅助这块落后于自主品牌,既有自身大象难转身,算法开发与迭代效率低的原因,也有受困于数据安全与监管合规的要求,无法在本土大规模实现自动驾驶数据采集和闭环。一旦在政策端发力,形成标准的法规和流程,车企可以在驾驶辅助的系统开发和测试上迈更大的步子。借助小鹏的自动驾驶算法和数据平台,大众可以在这个赛道上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反哺自己的本土开发团队。 综上,目前我想到的几个点,可能和以往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我对小鹏的技术实力比较认可,而且认为目前小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我想这一点大众集团也有相同的认知。G6是一款目前为止,在20万到30万价位,产品力无可挑剔的车型,暂时还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一个段位。我在小鹏G6发布后第一时间下单预约试驾,并且试驾后迅速锁单,也是出于这种对技术,对商业理念的认可。我真诚建议有计划购买该区间纯电车型的用户,一定要去试驾一下小鹏G6,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我的试驾邀请码,但是我想它一定可以给你带来一些选择上的参考。

 

大众投资小鹏,意味着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