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的故事2——巩固与纷争
书接上回,雷宇在完成失地的收复后,决定修养生息一阵。巩固科技会的体系和已有的领地。
雷宇先是又选拔了九位议员,把议员再次扩充到了十二位。不过这次选拔的人要求不同,这次的人全是来自各地的特种精英。在人员召集完毕后,雷宇把为12个人的议会改编为一个小队,负责管理科技会和出一些不需要大部队进行的任务。
对基建以及军工体系的巩固,雷宇围绕着科技会总部在外围建了应有尽有的军工体系。如机场,坦克生产车间等。为了防止敌人轰炸这里,雷宇在基地外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空体系。由远程的“利剑”防空导弹,中程的“猎鹰”高射炮,近程的“钉子”多用途导弹,还有科技会自主研制的“FY”多源相控阵雷达组成。此外,在外围,每隔十米修建一个“陶”式反坦克导弹与“狩猎”重机枪阵地。只要是敌人,必定有来无回。在城市巩固上,他规定以各大城市为中心半径15公里的圆圈内为无感染者区,定期清理其中的感染者。(感染战争后人们把感染病毒的人叫做感染者)
在军事上,雷宇希望能获取新一代装备来替换旧时代老旧的军备。于是他发布通知,召集新武器方案,得到了强烈反馈。
坦克方面,扎伊采夫军工厂和阿列罗夫军工厂都投来设计图。经过测试后选定了阿列罗夫军工厂的设计,命名为103-A式(-A代表阿列罗夫军工厂)外号“猎豹”。
自行火炮方面,雷宇修复并改进了原有的“凯撒”车载炮,使其更灵活,火力更大。他还采用了东北军工厂(原哈尔滨军工厂)的M1880型自行榴弹炮作为火力覆盖的武器。
导弹方面,继承“东风”“白杨”系列导弹并加以改进。加上科技会自主研发的“钉子”“利剑”系列多用途导弹。
空军方面,继承北亚以南,西亚以东的亚洲所有国家的空军力量。

在这样稳固发展几年后,北方的帝国开始蠢蠢欲动。在科技会东北部不断骚扰,雷宇也嗅到了开战的气息,大力发展军备。在3011年11月2日,帝国对科技会东北开战。雷宇召集议员开会讨论后,一致决定对帝国开战。也就是在这场会议中,雷宇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都在大炮射程之内。”
科技会先是出动上百架战机对帝国边疆实施轰炸,掌握制空权,切断敌人补给线。帝国军队挨了当头一棒,光是第一轮轰炸就被消灭了一个师。不过帝国很快组织了反扑,但由于后勤补给线被切断,使得其过不了鸭绿江。帝国高层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力恢复了补给线,使得帝国连续攻下许多城市。科技会在这段时间也没闲着,集结大军准备反扑。但雷宇清楚,帝国士气高涨,不能硬碰硬。于是由议会的6名议员带队三万人深入敌后和敌军打巷战,把帝国拖入巷战泥沼。而雷宇留在正面,待时机成熟,立刻反扑。
转机出现在3017年,那年冬天气温十分低,同时,帝国已被拖入巷战的泥沼不可自拔。雷宇知道,反扑的机会来了。3017年11月24日,科技会开始反扑,势如破竹,连续收回失地,把帝国军打回到鸭绿江一带。而在大后方,民众也因为多年的战争苦不堪言。帝国现在前线战况胶着,后院起火,不得不坐到了谈判桌前。
3018年1月25日,帝国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告了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科技会的胜利。
据战后统计,帝国在这次战争中共伤亡32万人,科技会共伤亡了15.4万人。
这一仗帝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再挑起事端。也让科技会收获了一名盟友,那就是西边的贸易联盟。
*注 帝国:由旧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力。
贸易联盟:由旧时代商会建立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