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介入放射
【定义】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自然孔道,引入导管导丝,支架等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影像设备参与、微创、治疗)
【介入设备】X线(透视)、CT、B超、MRI
【基本器械】
1.器材:穿刺针、血管鞘、导管、导丝、支架
2.栓塞材料(用于血管栓塞术,止血或预防出血):碘化油(肿瘤血管血流丰富,碘化油更多沉积于肿瘤血管)、海绵、弹簧圈
【分类】血管性介入技术、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操作方法】Seldinger技术:股动脉入路,经皮穿刺,依次放入导丝、导管鞘、导管

第三步中:若喷出的是鲜红色的血液(动脉),穿刺成功;若喷出的是暗红色的血液(静脉),则需要再次穿刺。
【血管介入技术】
(一)血管介入:
1.动脉栓塞术
1)治疗出血:血管加压素灌注、栓塞出血的血管;
2)治疗肿瘤:栓塞肿瘤血管
3)治疗血管性疾病:动脉瘤、血管畸形
4)溶栓:尿激酶
2.血管成形术:
1)球囊血管成形术:球囊导管
2)血管内支架:支架
(二)肿瘤介入:
1.动脉化疗:定点到达肿瘤局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原发肝癌---
1)碘化油:①化疗药物的载体(缓释);②造影剂;③栓塞血管的材料
2)肝脏75%血供来自肝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可以选择性的引起肿瘤坏死而正常组织影响小。
2.动脉栓塞:动脉栓塞术阻断肿瘤血供;
---肾癌---
1)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
2)控制肿瘤生长
---妇科良恶性病变---保留子宫,防止失血过多
(三)下肢静脉滤器置放术:预防肺动脉栓塞
【非血管介入技术】
(一)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1.球囊扩张
1)胆道: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
2)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2.支架置入术
(二)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
1.肿瘤活检
1)抽吸针:只能获得细胞学标本
2)切割针:获得组织碎片,进行病理诊断
2.引流:CT监视下腹部病变穿刺引流
参考:
影像诊断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