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贴吧转载】【白粥情事】细水流长,静水流深一一谈谈无法舍弃的“白粥之爱”

2021-06-28 13:57 作者:潇斓意境  | 我要投稿

【白粥情事】细水流长,静水流深一一谈谈无法舍弃的“白粥之爱

刚看完这本小说,和大家聊一聊一些想法吧。ps:本人文笔不是很好,有些话表达不粗来的就脑补吧#(吐舌) 

年前是在别的贴吧看到有人推荐才知道这本小说的,前天百度了一下,看了文案和人设之后瞬间就萌上了,于是果断把它下下来,成了我新年看的第一本小说。

”她不知道爱情是不是真的只经得起风浪,经不起平凡。

她只知道和他在一起,再大的风浪都会变得平凡,

而那些原本就琐碎的寻常的事,他说那才是爱情应有的模样。“

看了太多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爱的死去活来又恨的死去活来的小说了,一部两部的时候觉得新鲜,三部四部的时候开始比较不同,等到发现自己看来看去无非都是那些阴谋算计爱恨情仇的时候,就不免觉得厌烦了。

我忽然想到似乎是在《甄嬛传》里听到的一句话,皇帝指着碗里的白米饭说,其他的菜可以日日有不同,但只有这碗米饭永远也吃不厌。(= = 具体句子记不得了,大概是这样说的吧)

而《白粥情事》,就是这样一本没有太多阴狠配角没有太多生离死别,味道淡如白粥却清新宜人的小说。

不知道这个世上是不是真的有一见钟情存在,反正至少到目前为止,我都不相信这种所谓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就莫名其妙糊里糊涂爱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就算是有吧,我相信一开始也应该只是有点眼缘而已。

 清越第一次见到颜述时,我觉得力度就刚刚好。”灯下静静伫立着一年轻男子,一袭青衫,眉眼清朗舒雅,墨发只用粗布带子随意束起一些,显得随性慵懒。他目光始终平静浅淡地看着她。见她醒了,便微微弯起唇,眸间一点清光流转,薄薄的唇一开一合对她说了几字。“

 而聂相的逼婚则为这种本来刚刚好的初见有了发展下去的缘由,哈哈,大概这就是古代所谓的先结婚后恋爱吧。

其实回想一下,就算是在现代,我们的身边多得是只因为互相觉得还可以就搭伙过日子的夫妻,更不要说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流的古代,而清越和颜述则是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在这个狗血桥段满天飞离奇巧合遍地有的时代能够这样铺设小说男女主角之间的缘起,可谓是这个小说的第一个难得之处了。

要说这刚刚好的眼缘究竟是怎么走着走着就不一样了,咳咳,让我来慢慢8一8吧#(哈哈) 

第二次略略的另眼相看是在马车里,“明明是斜斜慵懒地靠着窗的样子,颜述那瞬间却只觉得这女子的目光清远辽阔,看向的似乎远不止那一方的山水。”

然后是那张,咳咳,令人无语加汗颜的契约。

颜述对清越的认识随着接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之前因为她是宰相的女儿听到外界关于她的评价是“名动天下琴棋书画皆为一绝的才女”,结果接触越多越发现真实情况和外界评价相差实在太远,直到后来越接触却越发现清越的别样之处。

其实清越对颜述也是一样,一直听到的世人对颜述的评价是,“独来独往行踪飘忽的中医圣手,不与人结友,温文且疏离”,然后直到故事快要结尾,清越侧脸看着颜述,发现“好像每相处多一日,了解的都比想象中要更生动具体一点,截然不同的真实,让人惊讶且欣喜的他。”

不过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任在这里大概也只能算挚友闺蜜一类的感情吧,要说是喜欢和爱还谈不上,但是已经在一步一步的量变了有木有!

““轿子太硬借我靠会儿。”聂清越皱眉懒懒地靠在他身上像是熟识多年的老友,“互不干涉内政不是么,夫君。””

要知道一个月以前两人同坐在马车里的时候,清越还只是慵懒地靠在车窗上,现在已经靠到他身上了哇≥ε ≤

下面一段是清越给他过生日,个人认为从这里开始就已经算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了吧。作者给这个片段总结的也是“友情和爱情的距离”。

哈哈忽然想到大家一直在争论的一个话题,世上有没有纯正的男女友情。嗯窝还是愿意相信这种红拂女与虬髯客之间的情感是有的,不过这种情感要说一直升温升温还不变成别的什么恐怕窝就不太相信了O(∩_∩)O

其实我觉得到这儿两人的感情小火慢炖不温不火已经是差不多了,不过毕竟这是一本小说,就算写的是平淡无波的生活也不能真的就只是日日柴米油盐,更何况,生活本来就有很多的惊喜和意外,也许就在日子过的不经不意的时候也许就在人生不早不晚的时候,忽然间就遭遇了风雨。

我一直觉得,人生突然遭遇大风大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日里觉得还行还可以的人和感情在这种时候格外脆弱。大风大浪有时候确实会可怕到掀翻了整条船,但对于船上的人来说遭遇风浪一定就是不幸吗?风平浪静的湖面轻舟慢楫可以享受一份人生的闲暇,但有谁知道呢,大风大浪的时候拼搏一番赌上一把却或许有可能收获一份同舟共济更加坚固的感情。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患难之中见真情吧。

然后就到了鼠疫那一段。

“没有关于不辞而别的追问,没有关于远道而来的询问。两人的默契似是一早就培养好的。”

这个时候的追问和询问怕是已经开始多余了,虽然约定还在虽然情感未曾言明,但两人之间已经是心照不宣了。

就像情侣夫妻吵架吵红脸的时候互相质问对方,质问,已经是不懂和猜忌的征兆了,这种时候就算听到对方的回答难道就会相信了吗?懂你的时候,我不用你和我解释,懂我的时候,我也不必向你解释。

曾经听到有人说过一句话,你不说我不问,距离,就这样产生了。

但我想,还是因为信任不够深吧,对于真正可以交付生死的人就算是不问不说,也知道终有时机到了的一天一切都会明晰。

正如,

“或许,信任不止是相信谁能救谁于危难之间,

而是于危难之间,你能够和那个人一起走出去。

与男女情爱都没有关系,仅为敢于作出这种程诺的最大前提——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便真的是赔上性命,有那么一刻居然也觉得没有所谓了。”

““有些风景,只需要遇见。”

就像是顺着地平线潮水般漫溢过神州大地的浩荡日光,每日每月都在与匆匆世人擦肩而过。偶尔驻足停下回望,那道风景便穿越数光年跋涉来到你眼前。

聂清越不说话,静静反握住掌外温热的手。

可遇不可求的何止是风景,有些人,一错眼一转身便是永远。”

看到这里,太多的言语太多的评价反而有些多余了,我忽然想起毛阿敏唱的那首《幸福》:

……

是你流淌着爱 是爱浇灌着我

幸福是风霜雨雪都经过 再把阳光收获

是你付出了爱 是爱教会了我

幸福是不管一路多颠簸 双手依然紧握。

好啦今天断断续续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啦(-_-|||敢说不是因为偷懒所以写着写着跑出去玩了几下么= =),总之感谢热情的小伙伴们捧场,明天还会来聊点儿别的,热烈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喔,88[飘过]

——END——

= =好吧,我承认我开这个乱七八糟的脑洞其实就是想弄明白,是不是任何两个脾气秉性都还可以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都会日久生情呢o(╯□╰)o还是非那个人不可……

能相遇便是缘分 没如果。

然后在两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了牵挂之后,情节发展总会不一样的吧。那不管是在颜述身陷囹圄还是别的情况下,两人感情逐渐加深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然后颜述父亲又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又还算一个通情达理的人,长辈那关聂才女肯定也是容易通过的啦。

总而言之,就算是换成原版聂清越,她和男主即使感情升温不那么快,但天长日久的也是能够相守到老的吧。

唔所以我想,有时候脾气秉性相投与否、互相看得有没有眼缘固然重要,但要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并一直走下去,还是要看“缘分”这个奇妙的东西吧(⊙_⊙)

[惆怅~]今天似乎啰里啰嗦说了点无关紧要的东西o(≥口≤)o,哈哈,小伙伴们看看就好哈,本人脑洞一向比较奇怪=_=,明天能不能更……这个大概也要看“缘分”了,总之上学的孩纸伤不起……[转圈哭]要是想到什么应该还是会来和伙伴们聊一聊哒[献花]

那今天就不end了,改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吧[飘过]

“或许,信任不止是相信谁能救谁于危难之间,

而是于危难之间,你能够和那个人一起走出去。

 

这两句算是整篇里我最最的两句话了!!每次看那个场景都好感动的。

在这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回忆一下故事开始时颜述对待聂家人的态度:

“床边有清雅舒润却略微冷淡的男声响起……字字讥讽说得风轻云淡无波无澜,丝毫没有面对一国之相的恭敬畏惧。

青衫男子眼疾手快扶住了将要跪下的聂安儒,无惊无扰:“此等大礼就免了,颜某福薄。””

对啦,这就是我们的男主,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却不畏权势随性淡然的世外高人形象。

说起他俩回娘家这段,真是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我真真切切知道了——什么叫做“娘家人”!= =

还记得颜述之前对客气有礼的聂家人是什么样子的么?而这次,面对聂清锐故意的冲撞,颜述居然只是皱皱眉头。都说人在一瞬间的下意识是很难控制的,那么颜述为什么能这么淡定让都不让呢?

关于聂清锐为什么一出场就似乎对颜述充满了敌意,颜述自己一定是心知肚明的,他显然猜到对方一定是误会了什么,如果那时他退而避让,不是正显出他心里有鬼吗?而颜述坦坦荡荡,自然是不必心虚的。

而在聂清锐这里,一个这样的初遇当然不能消除误会。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三天:

“第一天。

“小姐,姑爷在后花园陪大少爷练剑,大清早就开始了直到午时都没有停。”

第二天。

“小姐,姑爷在东厢陪二少爷下了整整一天棋。”

第三天。

“小姐,二少爷说要和姑爷沟通感情多作交流,请他到了东厢暂住几日。””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承认我一度是有点邪恶的窃喜的(*^__^*)

因为颜述的遭遇虽然让人心疼,但也让人窝心的暖。

有一句话说:爱一个人,不是要看他对你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对你做了什么。而在颜述这里却是,爱一个人,不是要看他说了什么,更是要看他因为你的缘故默默承受了多少“摧残”= =

这大概,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爱屋及乌”吧∩_∩

两人之间的表白也是水到渠成:

“踏实安定的感觉重新回到身上,她即将重新睡去,颜述低语又突然传入耳际:

“夫人,你是喜欢我的吧?”

不似平时的打趣口吻,带着陈述语气的疑问句尾调微微升高,带着认认真真的询问和求确认。内里蓄着满是郑重的温柔,在静寂的夜里显得像是窃窃低语。

……

沉默很短,却又很长。

聂清越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心跳随着声带震动跳动得越发急促。那声低微又短暂的单音节,是否能隔着寸尺之间的距离清楚传达到另一边?”

未曾指天对地,未曾山盟海誓,只一个简短的问话,只一个简单的回答,在我看来,效果却妙极。

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人面前,一个单音节的字眼,已经足以传情达意。

我喜欢这种表白,内心笃定,只差最后的确认便可以完满。不用追逐也不用过多怀疑和顾虑。

咳,废话少说,下面是正文:

今天来聊一聊关于俩人的秘密。

其他小说惯于用些机缘巧合的误会来考验角色之间的信任,免不了洒洒狗血,而且常常还会使本来很完美的角色性格抹黑。但围绕在白粥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最大问题,却是穿越带来的身份困扰。

因为那个人是颜述啊,是和自己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夫君啊,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他怎么可能说都不说一声呢?既然他不提,那一定有不必说不能说的理由,如果真的需要知道,有一天他也一定会自己告诉自己,既然如此,又何必猜疑、何必去问呢?

——如此,不也正是颜述的心里话吗?

——所以所谓的信任,所谓的夫妻之间的信任,也不过是建立在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罢了。

““我过去并没有过喜欢上女子的经历,”他伸手拉开她挡在微红眼睛上的袖子,低头敛眼:“但起码能够分清楚,”唇在她秀气的额上,克制守礼地轻印下一吻。 

“我所了解和熟识的所谓聂家小姐,从头到尾都是你就对了。””

关于消失的半年

“料峭春寒,细雨连绵;明亮盛夏,绿荫成片。 

半年光景如飞梭,环绕在聂清越身边的人事却并没有变。

她偶尔静下来时,总会越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是一种无比奇妙却又矛盾的东西,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好比放下成见后她竟然与赵临尉成了酒友,好比在一个擦身而过的错面她竟与颜述分隔了大半年。”

“那书生告诉他,送梳子有私定终身的意思之后,他不是没有过那么些微的困惑和思索,自己这些往常并没有过的举动到底暗示着什么。

好感也好,男女之情也罢,真正看到她以后,却觉得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很纯粹。只是看到梳子的第一眼想起了她而已,就这么罢了。”

之前看《围城》,看到方鸿渐关于“想起你”和“想你”的议论,一时觉得很有感触。“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那时把“想念”看的太重,又把“想起”看的太轻,以为一闪而现的念头太过微不足道,现在却愈发觉得,越是于生活中不经意时想起那个人,才越是珍贵。

就像男主说的,不管被赋予了多少,其实真正面对心里的那个人的时候,一切都很简单纯粹,就像两个人在一起,不是非要生离死别、大风大浪,仅仅是在一起时很开心就足够了。

一份感情,不管被如何渲染刻画,最初的时候,也不过是心中挂念、很想看见对方罢了。

——脱离了冗杂的人和事,这大概就是《白粥》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不加任何“佐料”的男女之情吧。

——静水流深,无法舍弃的爱。

个人觉得,作者在他们感情确认之后安排这一段半年的分别,很是巧妙。

半年的时间,既足以让他们看清自己的心意,又不至于分别太久生疏了感情。

多像我们身边就会出现的情节。没有意外,无关生死,却是一段感情中总会遇到的插曲。

正如小说文案中写道:

“她不知道爱情是不是真的只经得起风浪,经不起平凡。

她只知道和他在一起,再大的风浪都会变得平凡,

而那些原本就琐碎的寻常的事,他说那才是爱情应有的模样。”

断断续续更到这里,想说的其实也差不多就这些了。

其实白粥给我留下的,更多的并不是情感上的大触动,而是清越和颜述的点点滴滴的画面,是清越生病时颜述的日夜相守,是清晨一起看日出时两人的并肩相伴,是一个下厨一个烧水欢笑言谈的平常琐事,更是除夕烟火下那未曾说出口的许诺一生。

在我看来,一个小说的最高境界不仅在于读时的波澜起伏,更在于它能在我读完后的日子里刻下多久的烙印。

而看完白粥,相信以后的除夕夜我看着烟火守岁的时候,都会想起热闹响亮的爆竹声中颜述柔和的笑意的吧。

不过,看客再多的评头论足又如何呢?只有角色自身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好过着才是正道,就像写这些废话的我,就像看我写这些废话的你,不管故事如何,都要认真活出自己的人生啊O(∩_∩)O

这次真的要完结了,感谢小伙伴一直以来的热情捧场,拜拜~

——完——

【贴吧转载】【白粥情事】细水流长,静水流深一一谈谈无法舍弃的“白粥之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