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魔帝Mundus完全考据解析

资料来自,贴吧id: Marie,雨姐的考据实在太硬核,如果真的对鬼泣的故事感兴趣,那错过这些解析就太可惜了。
以下是正文。
为什么是魔帝而不是混沌维吉尔救世主尤里曾是因为魔帝是鬼泣1的BOSS,鬼泣1的细节是出了名的多,后作只是单纯设定一个架空的形象罢了,鬼泣1则有很多现实和历史的考究形象,那在这贴里我会细细说一下魔帝这个角色的设计理念。
名字:
魔帝,顾名思义,就是魔界帝王的简称。他的名字叫Mundus,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在拉丁语里,Mundus不仅是“世界”的意思,也有“梳妆用具”的含义,与cosmetics(美容)有关系,因为古希腊语的kosmos也有这层意义:“宇宙”,“美丽的布置”,“秩序”。古希腊人将世界视为一种具有秩序的、美丽的整体。
身份
由于这里介绍的是正传鬼泣系列的魔界帝王,而且以其唯一出场的鬼泣1代为基础,所以不会跟DmC和鬼泣续作小说里的相关。
在鬼泣初代里,Mundus是魔界的帝王,顾名思义,就是魔界最高的统治者,在英文Wiki里,它的身份是Emperor,而不是King。
鬼泣1的世界里,恶魔分为两类,一类是魔帝的造物,一类是魔界的魔物。至于有没有续作里的其它旗鼓相当的势力,在初代除了斯巴达外,是肯定没有的,而魔帝之所以最后还是被封印而不是被杀死,也基于这个设定(因为魔帝在1代介绍里是将恶魔尽数统治的最强大的白色恶魔),但可以将它重创后和那个世界封印起来(续作里就不会啦,毕竟有了混沌,尤里曾等新的“魔帝”,魔界成为了一个无限接近人间的异世界)。
这是一段来自鬼泣1官方攻略书的开篇台词,算是唯一的官方背景介绍(游戏里没有太多介绍)
当伯利恒闪耀着救赎之星时
在冥府的深处,出现了一头凶猛的恶魔
这人将怪物尽数统治自称为魔帝
更打算连人类栖息的现世亦攻占下来
然而斯巴达这位万夫莫敌的魔剑士
背叛了魔帝将其兵卒通通杀尽
最后更将魔帝击败将其封印
身为恶魔的斯巴达虽然与同胞无仇无怨
只是对人类产生慈悲的心
他在战斗之后,离开了冥府居住在现世
娶了普通人的女性诞下了儿子
然而神的使徒们啊,你们要记着
可憎的魔帝会在二千年后摆脱其束缚
再次带着神奇力量侵略现世的宿命
在那昏暗的战场上
就只有斯巴达留给我们的半魔之子
能够保护着我们
能力
魔帝在初代的能力除了魔力,火焰,雷光三种属性的攻击外,最明显的自然就是能够创造和改造魔物和赋予魔力具现化,将其化为魔物两种,前者可以体现在它创造的各类恶魔(包括崔西),改造的黑骑士(维吉尔),后者体现在它在魔界的熔岩中创造出的火龙。(值得一提的是斯巴达也可以将自己的魔力聚集成火龙发射出去)
火龙有两种形态登场,一种是作为使魔,一种是像斯巴达的必杀技能那样从熔岩里冲上来。




这里说一个鬼泣1角色招数设定上的小彩蛋,斯巴达魔人拥有雷魔人的剑术和炎魔人的火球术,而魔帝拥有雷,炎,和魔力攻击三种(即有雷炎和斯巴达魔人的能力),也看的出来是制作人的一个小小的级别表现。
但丁:雷,炎
斯巴达:雷+炎=魔
魔帝:雷+炎+魔
形象
这恐怕是本文的核心,也是考究最多的地方了。
首先魔帝的形象有四个,形态有三个。
这四个形象分别是:
1,人类世界的崇拜雕塑(游戏古堡大堂里的雕塑)

2.魔界里坐在王座上的形象

3.魔界大战中的形象

4,内核

三形态分别是:
——以能量幻化为三只眼睛登场的形态(远程攻击)

——魔界大战中的本体

——作为内核的真身

这里详细介绍魔帝每个形象(形态)。
雕像版
首先是第一个形象,城堡里的雕像。


这个形象可以理解为魔帝在人间的,崇拜者们信仰的形象,特征是有着坐在王座上的雕塑造型和本体的翅膀。
造型为一个样貌年轻英伟的古希腊/古罗马男性神祇的雕塑,额头有一只眼睛,长着一堆羽翼。
这里额头的眼睛是人类一样的第三只眼,与真身额头如宝石装饰般的眼睛不同,这个形象也是魔帝在魔界王座上的形象。
来源没有具体的神祇,不过长着翅膀,手持蓝焰的形象,倒是与日本一些动漫作品中的Lucifer形象接近。
王座版
第二个形象是高居于魔界的王座上的魔帝,这个形象同样拥有年轻的外表和一头长发,造型除了翅膀掩藏起来(仔细看在身体后面叠着。)且没了那条长带外,基本没区别,也就是说这便是魔帝通常示人的形象了。


(翅膀在这里可以看出折叠着)
官方图:


基于和上一个形象没区别,这个形象的考据也没太多写的,不过居于王座和其的神殿,还是有一些参考的。
首先是魔帝的神殿与王座的:






穹顶,圣像小隔间(见王座两旁的雕像),罗马柱,以及天井壁画(后面会提到),这些都是典型的罗马教堂风格(包括罗马万神殿)——
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为意大利国立教堂。也正是因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也就是说万神殿之后也成为了教堂,所以也是罗马式教堂风格)
魔帝的神殿是罗马式教堂风格,基本上能够看到比较著名的万神殿和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同类建筑)的影子。
本来鉴于鬼泣1的制作组是去西班牙旅游采集的,鬼泣1古堡大多都是西班牙建筑的风格,不过魔帝大堂的罗马柱是其特色,而西班牙建筑里没有太多这种东西(关于西班牙教堂风格后面有个小彩蛋贴几个图)。
以下是万神殿和圣彼得大教堂:














对比魔帝的大堂,分别有天顶壁画,穹顶和罗马柱,以及圣像小隔间,这都是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区别只是将教堂神殿“天堂”(祭坛)的地方,换成了高居王座的Mundus。
(转载)
主殿除了说的包括前殿(进门放圣水的地方)中殿(坐人的地方)和天堂(即称的祭坛组成),还有很大长廊,前殿更大用途更加广泛(蜡烛台,圣像小隔成之类)
教堂组成部分词汇:
Nef n. f. 教堂中殿
Transept n.m.(教堂中与大堂十字交叉的)耳堂
Croisée du transept n.f. 耳堂(与中堂)交叉点
Choeur n.m.祭坛
Abside n. f. (教堂的)半圆形后殿
Chapelle n. f. 小教堂,礼拜堂



这是CG里的魔帝大堂的天顶,能够看到有着华丽的穹顶壁画。
至于坐在王座上的魔帝这一参考,你可以随意理解。
(早前有人将魔帝与宙斯对等的,这里要说一下,虽然魔帝的大堂有万神殿的色彩,但并不是古希腊的宙斯作为原型的,坐在王座上的形象的确有参考七大古奇迹的宙斯巨像,但并不是完全照搬。)
下面是宙斯巨像的相关复原图和绘画,虽然有魔帝的大堂王座有宙斯巨像的影子,即相仿,但并不相似。









本体版
本体版即是魔帝Mundus本体的形象了,也是在魔界同Sparda和Dante大战过的形象。
这个形象是魔帝所有形象里,隐射最多,参照最多,也是达到顶峰的一个形象,堪称鬼泣系列的形象艺术品和整个故事的灵魂。



魔帝的真身形象外形从年轻的神像变成了一个长着胡子的威严的父神形象,很多人将此形象与宙斯再次对等(……),而事实上这个形象跟宙斯可谓完全不同。
我之所以说魔帝的形象的巅峰与精华全都集于这个形象,就是因为它包含的细节实在太多,信息量实在太大。
头部
首先是头部,魔帝的头部看上去是头发的部分,其实仔细看是被一个披着的头巾罩着的,因为初代机能限制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楚。




这么看,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是一个头巾披着罩住了头发。
头发被头巾披着。
而魔帝的胡须其实也是由又规律的花纹图案组成,并不是乱糟糟的胡子(看上面的图即可发现)。
翅膀
说完了头部,再来说说翅膀,魔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对又大又华丽的白色翅膀,而且有趣的是虽然是石像雕刻的翅膀,却有着生物的质感(和羽毛)和运动轨迹,不得不说鬼泣1的制作组真的很有创造想象力和美学概念,不是落入俗套的塑造一个装饰翅膀或者肉体翅膀那么简单。

而说到魔帝的翅膀,最传神的其实是翅膀正反两面都雕刻着的浮雕了,而那浮雕的原型就是——世界著名油画,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虽然不是完全的展示出来,但基本的轮廓已经很明显了。
米开朗基罗油画:创世纪
(由于审核无法通过,图片不得不删除,请各位自行百度)
注:魔帝的翅膀上有许多眼睛,从翅膀射出光线的招数就是这些眼睛的功劳,不过一般很难看清。
身体
说完了细节最多的头部和翅膀,再说说魔帝的身体,魔帝的身体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胸口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内部会闪烁着光芒,光芒会随着魔帝的状态不同而变色。
魔帝的身体上有很多的“符文”,这些符文与鬼泣1的主角魔人槽的文字一样,同时斯巴达魔人发射出的魔力符文也是这些文字,魔帝召唤的魔力球上面也是这些符文,魔帝发射激光时的魔法阵,以及魔帝最后通过魔法阵冲出魔界来到城堡时,魔法阵上的符文也是这些文字。
而这些文字的是梵文的变体。







对比一下梵文,是否很相似


以上,就是魔帝本体的各种细节。
披着头巾,创世纪浮雕的翅膀,仿梵文的符文。
真身版
最后是魔帝的真身,所谓真身,是指其本体的外壳再次脱落后,露出的内部原型,这个形态与之前的形象全然不同,没有了之前各种神像般的俊美和威严,反而是混沌无比,如同魔界般的怪物。









这个形态的特点是有着熔岩一般流动的质感(但又如同流动的肉体),同样质感的无数的手从其身体冒出来,此外还会有很多魔界洞穴里的虫子似的触手。
这个形态更像是魔帝的皮肤破损后露出的内部构造,巨大的三个眼球不再是雕像形象时那样美观,而是完全的生物化的眼球。
其他
介绍完了魔帝的各大形象、形态后。
顺便再说说魔帝与但丁对决时的场景(主要是第一个区域)

神谷英树在被问到的问题,回答为“是真的宇宙。”

很多人将其解读为口袋宇宙,其实这是完全不准确的,神谷自己的回复就是宇宙(Universe),而不是Pocket Universe。
而有人就觉得,既然能创造出宇宙的魔帝,为何还会被一个不能毁灭星球的但丁打败?
首先,这里是魔帝将决战场景转换到了宇宙,而但丁此刻已经觉醒了斯巴达的魔力,属于斯巴达附体的状态,力量自然与人类时不同日而语。
而魔帝作为魔界的帝王(此处雨姐打字为地方,应为错字),切换空间的能力还时具备的。所以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之后两人又来到了一个混沌的空间里决战,那里应该是魔界的上空,之后魔帝被击伤,但丁被击中,坠入魔界的地面,两人在魔界地面又一次进行决战。
其根本就是想表现出那种从宇宙到魔界的神话战争,只不过机能原因,只能靠着场景切换来完成。
魔帝和但丁进入宇宙,但丁觉醒变成斯巴达,两人追逐到了魔界上空展开激战,之后但丁被击中坠落到魔界地面(熔岩岛上),两人再次在魔界的地面战斗,战斗结束后但丁又回到了魔界的洞窟(空间转换)。






此处转帖中吧友xiuyi6451MKII分享的考据,对于传说之战的一点补充说明
关于场景、日区把最终战的云端之上和岩浆处称为魔帝空间.天和魔帝空间.地。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场景仿佛参考神曲的地狱到天堂的流程、而这边是天堂打到地狱。
而至于魔帝在3代被维吉尔称为prince of darkness、但在中文和日文都是翻译成魔界帝王。应该有很多人都会滋生难道魔帝只是王子啊第二任魔帝啊之类的想法、但事实上这是只有骨灰级大神读过各种圣经之类的才知道这个称号的直接意思是指地狱的王、也特指撒旦、、


总结:
魔帝(这里主要说的是本体,即M22传说之战的姿态)是融合了天启宗教神话体系中的主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并加入了些许的古希腊罗马的神祇轮廓(也就是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神话雕像)。
头部的头巾披着遮住头发,是西亚地区闪族人(包括希伯来人,阿拉伯人)的打扮风格,也是天启宗教里的圣人先知们的打扮形象:


而身体赤裸,下身围着长长的袍子,是古希腊罗马神祇雕塑的打扮风格: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翅膀上的浮雕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创造亚当
(由于审核无法通过,图片不得不删除,请各位自行百度)
其中《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我们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提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器”。
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态。他的目光注视着亚当: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
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是何等高超的绘画技艺。


之前提到的彩蛋,鬼泣1的古堡是西班牙建筑的元素,这是因为鬼泣1的制作组特别去了西班牙实地采景。
这里就放几个西班牙教堂的图,是不是特别眼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