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废水处理流程工艺特点
根据制药企业的生产工艺类型,可以分为原料药、化学合成药、中药、生物制药等。每种类型的制药企业,生产产品种类和工艺不同,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量和水质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高盐、高氨氮、色度重、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废水的特性了解的越充分,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考虑的越周全,越不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前期进水水质指标分析,水量波动情况等都会在设计方案中具体表现解决方法。常规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物化、生化及联合等,通常情况下采用“预处理+生化+沉淀消毒”相结合的工艺路线。

混凝沉淀法是制药废水常见的工艺技术,它是通过向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的方法,使得水质中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凝聚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废水胶体的稳定性,使得胶体能够相互碰撞、凝结,微粒不断聚合形成絮状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反应池底部。在预处理阶段,对原始废水进行调节的过程时候,需要先进行混凝沉淀,去除大多数颗粒或油脂杂质,然后调节pH值和浓度,使得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符合工艺路线的需求。当进行化学氧化或生化降解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混凝沉淀方法。影响混凝技术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剂的质量和用量,看起来很简单,能够掌握好这个技术,在废水处理中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制药废水,可以采用对应的工艺设备进行预处理。比如气浮设备,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废水颗粒物或油脂的载体,粘附住这些污染物一起跟着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到反应器的顶部,通过专有的刮渣系统可以去除干净。混凝是靠重力沉淀,气浮是靠气泡上升,都是为了脱离废水的原始水质,从而达到分离去除的目标。当然,每种物理或化学方法的使用,并不是简单的独立串联。大多数情况下,是将物理和化学,生物和化学,或多种物理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在不增加能耗的负荷的前提下,通过多工艺设备的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比如,微电解是一种处理效果很好的方法,就是向废水施加外在的电流,使得有害物质能够转化去除。这种方法效果彻底,但是能耗比较大,适合少量的难处理的废水。

铁碳-芬顿是制药废水中的最佳搭档,采用这种化学氧化的方法是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废水COD含量,使得进入生化降解阶段的废水水质在工艺需求的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制药废水都采用这个工艺,针对高浓度的制药废水,它的氧化能力很强,氧化效果彻底,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芬顿试剂法是在废水中添加Fe2+和过氧化氢,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会产生Fe3+和具有较强氧化性能的羟基离子。羟基离子和废水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大分子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生成Fe3+离子。Fe3+离子在废水中具有混凝沉淀的作用,结合铁碳的作用,可以将芬顿氧化能力提升。影响铁碳-芬顿的氧化能力的因素在于pH值、浓度、温度等,结合经济和可行性来进行确定参数。

常用的生化处理是靠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等净化。它主要包括好氧、厌氧、兼氧等,顾名思义,好氧就是在有氧或加氧的条件下,使得废水有机物进行充分的氧化。常用的设备有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池、SBR等,结合工艺需求采用最恰当的设备。厌氧主要是利用污泥床上培养的高效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代谢反应,生成低分子的化合物和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工艺设备包括上流式活性污泥床(UASB)、IC、水解酸化等,影响因素在于污泥微生物的活性。比如,中药废水采用调节池+气浮+IC+A/O+二沉池等,抗生素采用的工艺相对复杂,增加了预处理阶段的化学氧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