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四)
壬戌,隐公在菅地这个地方击败了宋国军队,然后分一部分兵前往帮助齐国军队,剩下的一直前往宋国国都。而郑庄公已从侧面击敌,取一邑,当鲁隐公率领他的军队到达宋国国都时不久,郑庄公又破一邑,二邑皆归鲁国。“顺而来勿拒。”鲁隐公尽皆收纳于己。 鲁,郑,齐三国大败宋国而归。齐人分红最少。 隐公十一年 滕侯与薛侯来朝见鲁国,见于鲁隐公,二人互相争论谁段位更高。鲁隐公看见二人争执,又不欲伤害二人其中任何一人。于是便拿周朝的礼制去劝说二人:“承蒙您和滕君前来看望寡人,周有句谚语:‘山上有树木,工匠才会去砍掉它。宾客有礼节,主人便会进行选择,’周朝的会盟制度,都是把异姓排在后面。我要是到薛国朝见,肯定不敢和你们任姓诸侯国争先后(鲁国是姬氏,周王朝正统。)您要是肯施惠于我,就请求您答应让滕君先行礼。”滕侯然,把滕侯列在自己前面。 时也,桓公已经长大成人,到了继承君位的时候,鲁隐公度义,知道是时候退位让于桓公。而且他也感觉到如果不退位的话,恐怕自己就会惨死。于是就开始准备退位的事情。 当年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就和郑国的狐壤进行作战,然而没打过,被狐壤俘虏,把隐公和尹氏放在一起。隐公贿赂尹氏,和尹氏一块回到鲁国,隐公为了报恩,就设立了钟巫的神位去祭祀。 而后羽父请求隐公杀掉桓公,因为羽父已经被隐公的执政能力所折服,认为隐公当政一定过于桓公。然而隐公认为这不义又无礼,其为摄政王,怎能干这种无礼的事情?于是鲁隐公拒绝了,羽父走时,隐公打算杀掉羽父,不让羽父节外生枝,伤及自身。然而当他感觉到他一旦杀掉公子羽父,他就再也退不了位了,所以也就作罢。 公子羽父说于鲁隐公,鲁隐公没有采纳,于是公子羽父便恐惧,做了这种事情,当鲁隐公退位后,自己怎么去侍奉鲁桓公呢?于是就去告诉鲁桓公,说道:“那姬息姑想杀掉你以便坐一个长久的国君,你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生了!”桓公斟酌片刻之后就采纳了。十一月,隐公准备祭奠盅巫,在社圃斋戒,在氏家里住宿。准备以后就在那里养老,不再从政。十五日,羽父和桓公和杀手在氏那儿杀害了隐公。隐公当时就伫立在那里,而桓公从侧面突然钻出来刺杀隐公,划破了隐公的肚子,取出了隐公的肠子,然后断之。隐公知其必死无疑,而后也明白了这是他命中的灾祸,于是当cz被划断的时候,就倒在地上等死。而鲁桓公告诉杀手说:“你去杀他。”杀手砍向隐公四肢与全身,不是鲁隐公想的来一个痛快,隐公痛难忍,于是便回光反照,起身与杀手搏斗,想在死前再带走一个,而后桓公参与战斗,杀手拿刀划破了隐公的脖子,隐公遂置于地,惨死。而羽父立桓公为国君,为服众,攻击寪氏等和鲁隐公有联系的氏族,这些氏族里很多都被冤死,寪氏差点被灭族。而后羽父桓公葬羽父时,也没有按照国君的礼仪而去祭祀他。而是以士大夫的礼仪去埋葬。 吾评鲁隐公:“鲁隐公,既知礼也知义,施德于民,实为明君也。然有此下场,不应该。恐前世作恶多端乎?而至于鲁桓公,遂为弑君,于礼,只不过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罢了。而信奸人之所污言,杀害了鲁隐公他的哥哥。我能说他什么呢?我能说他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