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女神校的我,曾梦见所有学校都把我拒了,吓出一身冷汗

基本背景:
本科专业:历史学,经济学双学位
主专业成绩:GPA3.72(wes)
托福:101, PTE: 84
GRE: 323(153+170) +3
工作经历:国际/本土NGO,智库,政府部门
申请结果:
ad:Columbia MPA,UChicago MPP, UMich MPP, CMU MSPPM (35% tuition discount) wl: Duke MPP
rej: NYU MPA,Cornell MPA, Upenn MSSP
去向:Columbia MPA
为什么选择MPP/MPA专业?
我对于MPP/MPA专业的了解是从大二开始的。那时候我在学工部门的国际组织办公室工作,身边很多同学都把进入国际组织任职作为职业目标,而MPP/MPA就是这条职业发展道路最对口的专业之一。虽然彼时我不确定自己未来是否会进入国际组织,但我很清楚公共部门的工作非常符合我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理想,因此,到MPP/MPA项目就读成为了我的主要目标。
确定好目标后,我大致了解了一些学校MPP/MPA项目的要求,同时也找到一些世毕盟前辈的经历来参考。对比自身条件发现,我所学的经济学双学位专业是一个优势:一方面可以学习数学和经济学方法,为将来学习政策分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很多研究练习都是跟政策相关甚至有直接的政策意义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形成成熟的想法。所以,抓紧经双课堂中的学习机会是提升自身实力重要的途径。同时,我发现自己在工作经历方面有欠缺:MPP/MPA对于申请者的工作经验要求很高,申请前最好能有3段左右完整的实习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性。
在申请前做了哪些准备?
在分析完自己的优劣势之后,除了保持好主专业的成绩,选择对自己比较有用的经双课程之外,我开始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几乎每个学校MPP/MPA项目都要求申请者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来阐释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理解,因此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环境领域,并且在接下来的几段实习当中都在这个领域当中深入钻研。这不仅对寻找更好的实习机会有好处,更是可以在申请文书中有比较完整的思路呈现,这一点也在后来得到了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小姐姐(Columbia MPA毕业的校友)的肯定。
关于找实习的问题,如果专业不对口,迈出第一步确实非常困难,但是如果脸皮厚一点,多多投递,同时放低自己的要求,一定会有很多公司或者机构愿意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我的第一份实习算是国际环保NGO的志愿者岗位,对于志愿者的要求一般没有特别的苛刻,因此我可以获得一个入门的机会。而后面的几段实习其实都是我前面实习积累所得,因为不只一次HR跟我提到:我的专业不对口,但相关经历还是比较丰富所以愿意招收我。
在实习中,我对于不同形式的组织在环保方面发挥的作用产生了好奇,于是我选择到不同类型的机构学习,有政府、有智库、有NGO,还跟着义工组织到国外做环保志愿者。在工作中,我对我从事的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针对未来的工作状态、工作内容等进一步细化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成为了我文书当中最核心的部分。虽然我还不清楚各个学校的MPP/MPA的项目对申请者的工作经历有什么倾向(比如是否必须有公共部门的实习经历),但毫无疑问,每段与申请主题相关的经历都能够对职业规划和文书撰写有所启发,增加文书中的思想亮点。
怎样调整好申请节奏?
很多同学在这方面其实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从大一开始就为将来做好了详尽的规划。但我身边更多同学的情况是大三才开始正式思考未来的去向。因此,刚刚进入大三,就明显感觉周围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这很容易让自己也受到影响,产生焦虑情绪。我就属于情况比较糟糕的一个,虽然我的职业规划越来越明晰,但考虑到将来想回国工作,国内公共部门的工作性质等各方面因素,我始终没有坚定自己出国的想法,并且在整个大三一年与摇摆不定的焦虑情绪为伴。在即将进入大四,周边的同学都为了保研出国找工作忙忙碌碌之时,我感觉自己到不得不做选择,这才终于下定决定,正式向父母表达了想要留学的意愿。
事实证明,前人经验没有错,将要大四之际再考虑出国的问题,确实困难重重。即便我已经在成绩、软实力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准备开始申请时,我还没有托福和GRE成绩,本来我认为考试对我来说是最没有问题的一项,但是没想到在学期里的几个月内取得很足够有竞争力的标化成绩,对于我这种英语底子不好的人,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因为急于求成,频繁考试,对精神身体来说是都是一种折磨,以至于后来我已经生理性的厌恶学托福,导致申请节奏被拖。所以还是想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认真并且及时地做好每一个选择。然后制订好详尽的计划表,无论考标化,还是准备其他事情,一定要往前赶再往前赶,在正式开始申请之前就做好所有准备。
申请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决定出国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父母给予了我全力支持,并把我托管给了世毕盟。咨询的时候世毕盟的老师们就对我申请中的疑问做了有效且明确的回答,一点都不含糊,给我了很大的信心。在申请过程中,除了文书和简历,我的主要材料都是按照【世毕盟申请培训课程】中的指导完成的,没有特别多的顾虑。但有些时候,我发现材料越准备越多,越多越注意细节,细节越多问题越多,问题越多越担心,现在回头来想,申请者被衡量的方面有很多,虽然越细致越好,但没必要所有的点都不放过,否则会觉得自己永远没有准备好,最好的方法还是多问。
我申请的时候经常会越到各种各样的小细节问题,都会询问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培训师都会反复考量,不厌其烦地提出细致的解决方法,甚至很多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回复我,最后问题都能够被顺利解决。但其实更多的时候,培训师姐姐的回答不仅仅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更是给我信心,让我相信我已经做到最好了,应该把精力放到更重要的材料上去,再加上培训师姐姐的整体的规划,我可以更好的把控节奏,同时有一种被拖着底的安全感。
但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都无法掌握的,还是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准备。比如我遇到了ddl要过了推荐人还联系不上以及WES算错绩点的情况。前者要跟推荐人做充分的沟通,同时找好其他的推荐人,后者要提早开始准备WES,有问题及时反映。其实WES收到反馈后不会回复,而是直接修正并寄送成绩单,所以自己要经常登进账号里查看一下。
文书怎样准备的?
文书应该是最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份材料,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很多种,每个人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最开始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就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大的思路方向,并一遍遍的从这个点出发启发我怎么展开思路进行撰写,这对我帮助很大,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能在文书中完整讲出一个故事的主题,用它把我的几段实习经历串了起来,初稿的效果也不错。所以文书的框架思路非常的重要,框架用的好的话,文书写成后基本上不用做太大的内容上的改动。
再次,文书的内容和小篇essay的内容都是靠平时的积累撑起来的,这又回到上文的内容,实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机会都要把握,说不定哪个就能够成为文书的素材。mentor一直跟我强调,文书的写作不仅仅是讲故事,更要有对一个话题深入的思考,因此泛泛而谈感受切不可行,毕竟我们是要去学习master的课程内容,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和思考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实习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做有心人,不要偷懒,时常对自己的工作做总结,才能慢慢形成比较有体系有深度的想法。同时要快速抓住mentor提供的思考点,mentor都是文笔、思路非常人的选手,多跟他们交流能获得很多的启发。
结束语
申请之路太过漫长,但结束之后,所有的的情绪好像都记不起来了。现在唯一记得的就是1月份的时候我梦见所有的学校都把我给拒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醒过来,好在好几所学校还是给我面子录取了我。所以,还是要选择相信自己!想在这里感谢我的父母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一直以来耐心地规划和陪伴,感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工作繁忙还要熬夜一遍遍帮我改文书,感谢推荐人的信任和帮助,感谢前辈和同伴们的鼓励。未来路还很长,槛还很多,我们都要一个一个慢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