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千年不绝一妲己,人性的终极秘密就藏在《封神 朝歌风云》里

2023-08-20 18:49 作者:白夜阿飞  | 我要投稿

封神榜的故事里,妲己算是最著名的一位。妲己美丽妖艳,就像封神世界里的“性符号”,令人意外的是,她却最终没能进入封神榜。

神仙们只有渡劫身死,才能进入封神榜。封神榜就是神仙们的生死劫,是他们与尘世的永别。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和妲己害死了,他才进入封神榜成为了尊贵的北极紫微大帝。
但除了女娲娘娘,没人能治得了狐妖。商纣亡了,女娲娘娘生擒了她交于姜子牙,先是雷震子监斩下不去手、后派杨戬、韦护监斩也下不去手,最后只好请出陆压的斩仙飞刀遥控行刑才将妲己斩首(这在2020年的动画片《姜子牙》里都有展现——她煽动起了姜子牙的心魔,继续蛊惑人心)。

狐妖妲己像个杀不死的女人,她的身段异常柔软,在《封神 朝歌风云》里,她弱不禁风却能惑乱人心、搅乱商朝风云,谁都拿她没办法,生动诠释了“至柔者至刚”的真理。看似柔弱的人,其实最厉害。

妲己初遇纣王,就洞悉了他的内心,轻易就掌握了纣王阴暗的心理和欲望。因为她,纣王继承了王位,不仅如此,她还能让纣王长生,所以想要她死,必须得过纣王这一关。
比干贵为商朝大司命,能算天能算地,恰恰算不出纣王的心理活动。非要剜出自己的七窍玲珑心去验狐妖的真身,结果验出了纣王那黑暗惊悚的内心,令在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能让纣王称王永生的妲己,显然比姜王后、大司命等人更有价值。在自私的纣王面前,去讲什么国家社稷、君臣大义,完全就等于对牛弹琴。从这个角度说,身为纣王发妻的姜王后,对纣王并不了解。她去死谏,就像以卵击石,白白送死却毫无价值。

历朝历代的小人与宠妃,活得最好最无敌,难道帝王真的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吗?非也。能当上帝王的人,心术心机绝不在话下。小人和宠妃的存在,只是暗合了君王某种心理需求和利益取向——辛辛苦苦握住了权力,不就是为了被仰视被跪舔吗?他们或者利用小人借刀杀人、排除异己、制衡全局;也或者利用宠妃纵欲享乐,充分享受权力带来的任性、自由和快乐。

武则天算是明君了,但她也重用酷吏。酷吏办事阴狠异常、为人诟病,这是武则天统治的需求,她需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情报,也需要震慑人心的鹰犬。酷吏,恰恰展现了武则天狠辣精明的控局能力和政治手段。

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小人,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文字狱……在每一个咬人的小人背后,都有一个恶意的主人。职场上横行的小人,都是领导属意豢养的。从这个角度说,小人和宠妃最厉害,他们不仅懂政治,更了解人性。人性的需求亘古不变,再高的权力,也是为人的需求服务。懂得跟主子的人性合作,才能永远得宠。小人和宠妃能满足君王那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既能拍上级的马屁、给上级带来欢乐和权力上的满足感,还能替君王受罪干脏活,与君王形成利益共同体。

能驾驭帝王欲望的人,才是最厉害的人。

在《封神 朝歌风云》里,殷寿(纣王)身为次子,为父兄征战多年,却始终得不到父王的宠爱。殷寿把这份不甘和仇恨,转嫁给了质子团。所谓质子,都是各大伯侯的儿子,被父亲送至朝歌作为政治人质,以示对商王的臣心。“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然后族灭之”。

殷寿一再煽动质子团:你们的父亲不爱你们,你们只是他们最不宠爱的次子,所以他们把你们送到朝歌当人质,你们只是他们实现政治利益的工具人。
不仅如此,殷寿更是一手导演了质子团和生父们的自相残杀,挑战人伦底线,在这杀人诛心的背后,殷寿反复宣泄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愤恨和嘲笑,一再强迫他人尽尝他的痛苦和心结,反复肢解亲情道义、蔑视和唾弃所谓的父子人伦。

如果能看懂他导演的这出戏,就能看懂殷寿的心结:在原生家庭得不到爱,殷寿孤独、愤怒,阴狠,毒辣。妲己偏偏是最了解他的心结的人。当纣王的儿子发现妲己是狐妖,要刺杀她时,妲己巧妙地将殷郊的剑锋引向了纣王,纣王本就对儿子怀有戒心、非常防备,他立刻就认为儿子这是要篡夺王位,谋杀自己。

纣王身披兽皮,这似乎暗示着他也是一只“禽兽”

动心起念皆是因。只是利用了一下纣王的心魔,妲己就轻松除掉了纣王唯一的儿子,所以妲己才是人性大师。那么多人想杀了她,但她有本事让纣王一直护着她;当纣王被姬发刺杀,妲己又复活了他。妲己具备神力和谋算,纣王拥有着世俗社会里的至高权力,谁也离不开谁。他们俩彼此间的利益捆绑越来越深。

除了妲己,朝堂里似乎没有人愿意研究下纣王的内心。还是姜子牙江湖老辣,姜子牙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另一个看穿纣王的人,就是周文王姬昌。当纣王沉醉于挑拨质子们与他们父亲的矛盾、乐见父子相残时,姬昌冷静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记住,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你所看见的,是殷寿想让你看见的;你所相信的,是殷寿想让你相信的。”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揭穿了人性的表演。所以姬昌一脉最后能夺得天下,自有他们家道高一丈的本事。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现象都是假象、都是表演。就像在封神宇宙,有些神是鬼,有些鬼是神,善恶难辨,鱼龙混杂。没有智慧的人就像待宰的羔羊,只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看不见本质的人,困于假象、受制于人,很难战胜敌人。

动物的原始欲望是人性的基础。纣王跟妲己一样,本质上都是“禽兽”,他所有的欲望都是利己主义,妲己拿捏住了这一点。

《封神 朝歌风云》比以往一个商纣王妲己纵欲亡国的故事版本都要深刻透彻很多。商朝灭亡的祸根就在纣王。念起物应、狼狈为奸,是纣王的心魔召唤了狐妖,从而生灵涂炭,天谴遂至。妲己看似是纣王的护身符,但她不也正是纣王的天谴吗?

千古不绝一妲己,人性本质上贪财好色,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喜欢享乐。妲己无疑掌握了人性密码,再换一个王,她也照样能成为宠妃。她死了几千年了,却依然是《封神》世界里的最大卖点,她的故事至今依然拥有着生命力;她仍是那只最难斩的妖精,依然令人心有余悸、欲罢不能。(原创影评,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


千年不绝一妲己,人性的终极秘密就藏在《封神 朝歌风云》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