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赛来了
7月15日,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发布《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过程说明》(点击下载PDF文档)将于2023年8月2日(周三)8:00至5日(周六)20:00组织实施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含本科、高职高专)。
2023国赛组织实施要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国家级A类赛事,面向“电类”专业学生,包括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他相关专业。因赛事本身高含金量和高认可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今年报名情况再攀新高!全国共有11,000+ 所高校(含高职高专)、20000+支代表队、60000+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参赛。

临近赛期,赛题已经呼之欲出。根据《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过程说明》,电赛以“校为基础、一次竞赛、二级评奖”的赛事组织实施流程,为大家梳理出以下参赛时间点及关键环节:
7 月 26 日 组委会公布2023年竞赛的主要元器件和仪器设备清单;
8 月 2 日 7:30 网上发题(电赛组委会网站及13个指定赛区网站),分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
8 月 2 日 8:00 至 8 月 5 日 20:00 四天三夜,本校竞赛;
8 月 5 日 20:00 竞赛结束,各参赛队封箱;
8 月 6 日至 8 月 12 日 各赛区评审;
8 月 13 日(周日)前,上报各赛区优秀参赛队,(本区“实际参赛队”总数 10%);
8 月 14 日 8:00 至 15:00 省内“综合测评”;
8 月 23 日前,全国竞赛组委会公布复测队名单及相关信息;
8 月 26 日,复测(今年在山东大学)
网上有很多同学的电赛回顾文章和赛题短视频,在描述电赛经历时,都是“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的满满正能量,参赛并完成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激情。那么,电赛到底赛什么?
四天三夜的电赛,实际是对“新工科”人才的系统性能力考核,电赛的经历将极大培养参赛同学知行合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概括地讲,电赛对参赛者要考核8项能力:

如果赛前还想磨磨枪,来听听这门课程!(内容肝,含往届赛题分析 + 部分题目解题思路)

“四天三夜”的赛期如何做好团队协作?
开赛在即,本文不赘述参赛同学们的赛前准备,备赛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心规划的过程。有学校将电赛顶格配置优先级,奔着国一和上台领奖的目标,参赛同学层层考核,准备1-2年,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如有同学关注电赛的学习路径,开启备战电赛之路,特向大家推荐这门课程《STM32原理与创新设计》。

这门专栏课程是电赛备赛的宝典课程,由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李胜铭老师讲授,以介绍嵌入式原理入手,全面汇总了“电”类专业学生参加各个电子设计大赛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并辅以大量动手实验,课程融入大连理工大学以赛促学的丰富教学经验。李老师深耕电赛及实践教学,并带队参赛,每届电赛均取得不俗成绩,所带参赛队曾荣获电赛最高奖项。
本文只想在开赛前,与参赛同学们聊聊“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可能你的参赛团队已经组建完成,还是建议做以下审视和协调:
1、三人小组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
团队成员各有擅长、又彼此了解,能够各自承担赛题任务,杜绝猪队友!!!

2、队伍分工要以“一人主导,两人辅助”为原则
通常以“硬件制作、软件编程、文档总结”三方面进行分工,三人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三人均需要具备软硬件功底
赛中软硬件各一人,一人负责文档与辅助
后期均需要协助调试软件并完善文档
3、不同赛题方向影响团队成员构成
仪表类题建议有电子、信通类专业队友,学过电子测量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参赛各环节管理及注意事项
01 赛中流程及注意事项

-赛中设计十大注意事项-
相关连线与接口要有标签,指示灯很有用
不用杜邦线!线材很关键!接口可靠,便于插拔
尽可能用集成芯片方案,减少参数
单元电路设计好(例如前级放大器)之后,应尽快固定,尽可能避免最后一天才搭系统进行联调,不要浪费时间修改已写好的软件驱动
不要因为电路板设计小问题而多次做板,软件拟合比硬件设计更高效
尽可能对各信号单元进行屏蔽、隔离处理,电源也是!
模块设计完,报告同步写!要做作品调试参数记录!
最后两小时只封箱!
网络资源利用,搜索能力!
不睡觉!
02 参赛各环节及注意事项
作品设计环节
从审题到制作,关注各个功能与指标实现
联调与作品整体结构:尽量将作品模块化,做好接口规范标签,保证各功能模块固定、连接可靠
封箱环节
封箱内容:作品实物、设计报告、学籍登记表(作品设计期间还需要填写学籍证明与竞赛登记表)
做足备份工作,除软硬件外,将能想到的所有(包括工具)封存
作品在箱中的固定,应拆卸方便,避免拆坏作品耽误时间
提前准备好木板等固定支撑材料,留足封箱时间
省内评测
开箱:注意顺序、方向
作品准备阶段:熟悉测评现场仪器,检查作品情况
作品测评环节:依据评委要求,调整作品状态,展示功能指标
作品测评结束:再次封箱
综合测评
注意对指标性价比的掌控(最终要求往往高难度低分值),按要求封存
全国复测
作品的远距离可靠运输
作品功能与指标展示(通常看发挥部分的考点)
最终展示(第三次测评展示)
全面准备,争取最高奖
评测展示很关键!稳定可靠是前提!
贴心提示
现场测评注意事项:
队伍做好计划与分工,充分了解现场测试规则及流程(所提供的仪器工具、测试时长等)
需要模拟演练评测多次(正式测试时,听从评审专家指挥,参赛同学具体操作,对作品的功能及技术指标逐项测试,测试将遵循全国统一的评分及测试标准)
熟悉测试仪器、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点的位置(尽可能自带电源或采用自制电源、避免因现场电源问题造成作品损坏)
充分利用好测试准备时间。尽快开箱,恢复作品
快速检查调整作品,与记录好的关键数据对比,确保作品工作正常
调整心态,出现问题不慌张不急躁,平和表达及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