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人工耳蜗的实验
2023-07-18 09:11 作者:bili_12825454627 | 我要投稿

(一)听觉生日
本书的作者是个人工耳蜗的医生,他在后期跟踪做人工耳蜗的病人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手术,结果相差非常大。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叫做“听觉生日”,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第一次听到声音的那一天称之为“听觉生日”。
(二)两个孩子的不同命运
一个孩子在八个月的时候,医生给他做了人工耳蜗的手术,这个孩子过了他的听觉生日,孩子觉得特别的好奇,开心。作者通过跟踪发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上了一所正常的学校,与同龄人没有什么异常。另外一个孩子在七个月的时候,医生也给他做了人工耳蜗的手术,孩子在过“听觉生日”时都表现出开心,好奇。但是通过跟踪,这个孩子却上了残疾人学校。这个医生就很好奇,为什么同样的手术,耳蜗的材质都是一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个医生根据调研发现,那个做过手术,上正常学校的孩子,在过了视觉生日后,他的家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就不断的和孩子说话,和孩子互动,孩子到了学校也正常的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互动。那个上残疾人学校的孩子,在过了“听觉生日”以后,父母由于忙于生计,就很少有人和他说话,和他互动。
(三)差异的原因
这个医生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了神经的可塑性,神经是用尽颓废,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神经很发达,如果我们正常的使用这些神经,神经就会正常的发育,如果我们不使用这些神经,那么大脑就会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个神经,然后这个神经就慢慢的退化了。那个正常上学的孩子,他能听到声音后,听的声音比较多,有人互动,慢慢的这个神经就正常发育了。那个上残疾人学校的孩子,在能够听到声音后,很少能再听到声音,很少互动,慢慢的这个神经就不再发育了。
(四)呼吁行动
所以我们要多和孩子互动,多和孩子交流,不要把孩子扔给电视和电脑,因为,电视和电脑没有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