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3-08-12 13:49 作者:一度夫一  | 我要投稿

前言: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当作增进理解能力为主要目的读者而写。这些读者指当下那些仍然习惯于从书籍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对自己了解的人。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智慧的人别无二致。如果你恰巧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建议你也去仔细阅读一下这本书。读一本好书,可以提升你的阅读技巧;一本好书更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仅仅是懂得如何阅读得更好,还更懂生命。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阅读?

  • 在资讯渠道泛滥、互联网爆发的时代、短视频、电视剧、各类自媒体综艺节目、游戏等充斥了整个闲余时间。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能增进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各类媒体节目,短视频、游戏都是经过非常专业的团队在背后设计,不需要太费脑子就能理解,所以会很轻松就可以获得观点,轻松就意味着不进步。一切理应复杂,如果一切都那么简单,那么你又怎么能做到脱颖而出。

  • 知道和懂之间不能直接画上等号,你听了某些观点,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仅仅是会复述别人给你的观点而已,你并不知道背后的真正逻辑。需要通过自己去阅读,去调研证实,你才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让一个人成长的两种重要方式:一种是“读万卷书”,在牛人写的书里提升认知;因为书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思想结晶,通过别人的思想结晶,不用自己再去摸索,直接在已经证实过的实践理论基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问题。用牛人的理论去引导自己,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种是“行万里路”(实践当中去向身边的牛人和事物学习)。学习能力强,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学习,还有工作、实践、体验中学习。这类的学习找准自己的目标然后向目标学习即可,先模仿,再总结,再模仿,最后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 阅读是提升自己心智的比较好的途径,可执行性高,方便,且易获得。在生活中可不一定随时可以找到马克思、孔子、马化腾、雷军,或者行业里的牛人可以学习。但书可以,你可以随时找到任何时代、任何行业里的牛人,跨越时间、空间直接从他们写书或文章。向牛人学习。


读什么书?

  • 尝试着阅读一些稍微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书,凭着自己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这也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能力做挑战。从粗浅的了解到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提升自我、求知的过程。

  • 首先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搜索。如果一时找不到想要读的方向,可以从本书推荐的阅读书目开始。


怎么阅读?主动阅读: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然后尽可能地找到答案。

  • 这本书到底在写什么?(最好是用自己的理解把它描述出来)

  • 作者是怎么输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 作者讲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帮助?启发了你什么?如何把书中的观点运用到生活中?

  1. 比如这本书中的观点运用到生活中,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认知体系。

  2. 帮你解决了生活中什么问题。

  3. 你从中提升了哪些认知。

  4. 该怎么去用这些理论。

  5. 放到自己的阅读大纲里,成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分析阅读——精读

  • 第一阶段(找到书的大意,整理内容大纲)

  1. 把书分类(用检视阅读,不同类型的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 概括书的主旨: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用自己组织的语言。

  3. 列一下书的思维导图大纲

  4. 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继续往下寻找答案。

  • 第二阶段(理解大意,诠释这本书的内容)

  1. 找出关键词,句子、段落、主旨,与作者达成共识。并且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如果你能表达清楚,你就大致理解了作者的用意。把书里提到的主旨,引用到自己生活当中,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解释。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2. 作者的论述是怎么去表达的,用什么数据或者案例去支撑。用自己的理解去梳理架构。可以在书中标注出来,具体论述点,再梳理顺序。如果自己写文章,可以在篇章结尾处,做个摘要整理,精华摘要与结论。

  3. 找出作者在前面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回答的。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第三阶段 客观评价总结一本书

  1. 在评价之前(我同意、我不同意之前)一定要肯定的说我了解了

  2. 当你说不同意作者的观点的时候,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的辩驳或争论

  3. 要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到理论基础

  4. 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说法,那就证明: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作者的知识错误、作者不合逻辑、分析和理由都不完整


多做主题阅读练习

  • 确定阅读主题,收集书单

  1. 比如最近想看一下投资类的书、写作类的书、心理学类的书找到多本同一主题的书;

  2. 筛选同一主题的书:用检视阅读先过一遍这些书,确定哪些是跟主题相关的,无关的书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确定相关的主题就用分析阅读;

  3. 简化书单到合理的的程度。

  • 主题阅读五步骤

  1. 找到相关章节(获取你想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读整本书(已经做过检视阅读的前提)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做书的主人,书是你的工具;

  2.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把不同书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进行汇总,进行分类整理;

  3. 理清问题:把自己的问题列出来,让书回答你;

  4. 界定议题:把不同书对某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答案时,进行分类整理;

  5. 分析讨论:在讨论上述书中给出的答案中寻找自己的答案,整理信息为自己所用是一方面,也要思考一下对我有什么帮助,我得到了什么启发

  1. 客观的必要性:在正反双方的意见都是错的,可能都同意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而另一些没有表达出来的观点才可能是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

  2. 主题阅读所追求的特质:在追求理解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多贡献一种不同的形式。而这种形式须是相对的辩证客观公正 。


对我的启发:指导我接下去的阅读方式

  • 首先短期阅读目标锁定在某一个领域内,然后做主题阅读,方便梳理逻辑,搭建某个领域的知识框架。

  • 先用泛读(检视阅读)筛选书籍,找出需要精读的书。

  • 再用精读(分析阅读)拆解筛选出来的书。

  • 最后,用主动阅读方法写总结,输出内容。


本书浅评:3年级以上阅读水平,都可以采用书里提到的阅读方法,去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有点儿类似以前学校里语文科目的阅读练习。首先是主动阅读的方法:是能带有目的性的去阅读,通过四个问题,可以练习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评价书的时候,练习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全信书,也不是不信书,客观公正的作出评价;为我所用部分,关键是练习把阅读过的书消化之后,成为自己思考的工具,多用优秀书籍里提到的模型,碰到问题的时候,多用这些模型去分析解决问题或者困难。其次是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法:是比较值得去实践操作的,通过分析阅读,可以把一本书嚼透,读多不如读精,真正消化一本有用的书更能提升自己。主题阅读的目的在于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理解做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最后认为了解即可的部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这个章节浅尝即可,本书里提到的阅读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书籍,更偏向于带有功利性、带有目的性的阅读,非虚构类的书籍。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