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框架
4.魏晋南北朝
(1)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三窟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著名石窟。
(3)顾恺之: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把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的境地。绘画理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绘画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等后世摹本传世。在画史上,顾恺之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
(4)陆探微:“秀骨清像”。
(5)张僧繇:“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
(6)曹仲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
(7)王羲之,东晋的书法家,“书圣”。提倡“若作一纸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楷书《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