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驱线中的图纸船介绍

2019-03-24 19:07 作者:千本蔷薇十字  | 我要投稿

WG在最近的直播中出乎意料地提前放出了法驱线的消息。法驱线大部分是实船,而图纸船仅有3级的轻骑兵(Fusilier)和10级的克莱贝尔(Kléber)两艘。这里将简要介绍一下这两条船的历史。


3级:轻骑兵

法国人在一战前拥有的最好的驱逐舰是一众800吨级驱逐舰。1910年,阿根廷为了获得最新的驱逐舰技术而向英、法、德三国分别订购了一型1000吨级的驱逐舰,这也是法国人首次设计建造千吨级的驱逐舰。随后由于法国人建造进度缓慢以及试航表现不好,阿根廷人取消了订单,这型驱逐舰便以“冒险”级(Aventurier class)的名义进入法国海军服役。这型驱逐舰尽管没有对法国海军之后的设计产生太多影响,但是其更大的吨位带来的更好的航海稳定性和适航能力令法国人印象深刻。因此,法国人在为新的1912年的海军扩充法案(这个法案包括12艘超无畏舰,也就是布列塔尼级、诺曼底级和里昂级)制定驱逐舰设计标准时,将驱逐舰的设计排水量一口气从800吨提高到了1500吨。由于随后一战的爆发,这项法案里的大多数计划都没有变成现实,包括1500吨级的驱逐舰,而战时小型舰艇匮乏的法国海军为了缓解压力,向盟友日本购买了一批小型二线驱逐舰(350~400吨级)用于承担反潜任务。这些日本驱逐舰比法国的同级别舰艇拥有更高的航速,而他们良好的轮机表现再一次刺激到了法国人。1917年,法国人又一次重启了大型驱逐舰的设计计划。

法国为阿根廷建造随后收为自用的冒险级驱逐舰

1917年,法国的近邻意大利已经服役了一系列被称作“侦察舰”的大型驱逐舰,英国人也发展出了“驱逐领舰”的概念,于是法国人也决定效仿他们,在发展驱逐舰的时候同时发展稍小的舰队驱逐舰(torpilleur d’escadre)和较大的大型驱逐舰(contre-torpilleur)(其实这两个法语词要是直译的话应该叫“舰队鱼雷艇”和“反鱼雷艇”)。1919年,由于判定邻国意大利庞大的驱逐舰堆对本国有巨大的优势,驱逐舰的建造优先度被法国海军本部设定为最高。同时海军还为驱逐舰设定了作战任务:舰队驱逐舰的首要任务是以鱼雷攻击敌方战列线,次要任务是保护己方战线不被敌方鱼雷攻击干扰;大型驱逐舰的首要任务是侦察,次要任务是保护己方战列线,而攻击敌方战列线则排在了最后一位。由于受到前述阿根廷驱逐舰和日本驱逐舰的影响,法国人将航海性能指标设定得异常高:要求新船能够保证全气候条件下在大西洋的作战性能,经济航速续航能力3000海里/3500海里(舰队驱逐舰/大型驱逐舰),能够保证6小时的40节作战航速和全时的35节作战航速。在武备方面,最初打算装备100mm速射炮,但是由于隔壁的英国和意大利的同级别舰艇都在使用口径更大的120mm主炮,并且100mm炮的性能并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法国人后期决定更换为一战时研制成功的14cm(138.6mm)主炮。

1920年,新的大型驱逐舰和舰队驱逐舰设计工作展开。设计阶段发现对于新船来讲,138.6mm主炮显得有些过重,于是决定使用当时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全新130mm主炮。大型驱逐舰计划随后发展为美洲豹级(Jaguar class,很多地方也称作Chacal class胡狼级,游戏里是5级法驱),而舰队驱逐舰的设计指标如下:

设计排水量:1350吨

武备:4x1 100mm主炮,2x1 75mm高射炮,2x2/3 550mm鱼雷发射管

航速:33节

续航力:3000海里/15节

海军部很快便基于英国的W级驱逐舰(游戏中4级英驱)完成了设计。由于船体较小,新驱逐虽然和同期的大型驱逐舰(美洲豹级)使用完全相同的动力系统,但是锅炉只有3座(美洲豹级是5座),轮机出力只有前者的3/5。新驱逐在外观上最大的特征便是3个细烟囱,其实他们原本完全可以像设计原型的W级学习,将中间两个细烟囱合并为一个粗烟囱(实际上美洲豹级就是这么做的),但也许法国人是想保持自己的特色而并没有这么做。

这个最初的舰队驱逐舰方案就是游戏中的3级法驱轻骑兵。游戏中的轻骑兵鱼雷为2座双联。这个方案在进入量产阶段前如前文所述,将100mm主炮更换为了130mm主炮,鱼雷发射管也确定为2座3联,由此设计排水量提高到1455吨。这也就是后来的法国暴风雪级驱逐舰(Bourrasque class,4级法驱)。

舰队驱逐舰方案量产型,即暴风雪级。三根又长又细的烟囱在服役后被削短


10级:克莱贝尔

1932年法国人设计出了自己的大型驱逐舰理念的终极舰型——摩加多尔级。1934年摩加多尔级的二号舰伏打号开工后,法国人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继续建造大型驱逐舰的计划,他们在1938年以前的建造重心全都放到了全新设计的舰队驱逐舰大胆级(Le Hardi class)上来。但是随着海军假日时代的结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法国人发现自己不仅要面临意大利海军越来越多的轻巡洋舰和大型驱逐舰的挑战,德国海军也在快速扩张。法国海军决定建造更多的大型驱逐舰以完善自己的“半舰队”理论(3条大型驱逐舰组成一个半舰队来对抗敌方一艘轻巡)。1939年12月,海军部通过了建造第三艘摩加多尔级的法案,并将其命名为“奥什”(Hoche)。几天后,海军部又决定以3艘摩加多尔型驱逐舰取代3艘大胆级列入建造计划,3舰分别命名为“克莱贝尔”(Kléber),“玛索”(Marceau),“德塞”(Desaix)。

最初的“改进型摩加多尔”方案,注意其舰体后部的100mm高平两用炮,原本是鱼雷发射管的位置

4条新船被称作“改进型摩加多尔”,也有人将这4艘船命名为“克莱贝尔”级。相比于原版变化不多,主要改进在于用两座双联装100mm高平两用炮的炮塔替换掉摩加多尔后部的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以应对日益增强的空中威胁。而同时期海军部对于摩加多尔和空想级上使用的138.6mm Mle1935型火炮的火力投射量并不满意,并且有人担心用100mm炮取代鱼雷发射管的话可能会出现重心问题(一个炮塔重27吨,不算火控系统和弹药),因此有人建议在奥什等4舰上使用为大胆级设计的130mm半自动高平两用炮。这款炮使用定装弹药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拥有较高射速。

由于迟迟无法得出一个结论,海军只能向船厂下达意向订单。1939年5月,洛里昂的造船厂最先被告知做好建造玛索号的准备,随后奥什号的建造任务被分配到南特,而敦刻尔克的造船厂则分配到了其余两艘。然而直到9月份法国对德国宣战,也只有南特造船厂做好了铺设奥什号龙骨的准备。由于战争爆发,一切准备工作都停了下来。

停工期间,海军部又对4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各种修改。130mm高平两用炮由于结构过于复杂而被放弃,100mm高射炮也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研发的37mm全自动高射炮。1940年4月,海军部下令建造工作继续,然而随着同年6月份法国投降,所有建造计划都被取消。

由于结构复杂而被放弃的130mm高平两用炮,注意其炮弹为定装

游戏中的克莱贝尔相比于历史差别很大,首先其中口径防空炮使用的是博福斯57mm炮,也就是10级法战和法巡使用的中口径高炮,其次她并没有因为安装更强力的高射炮而损失掉自己后部的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游戏中摩加多尔安装了37mm全自动高射炮。

法驱线中的图纸船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