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肝硬化肝腹患者:指标改善了,人却更难受,这是怎么回事?

2023-07-08 10:34 作者:梅祥冬  | 我要投稿

最近许多“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在网上留言,十分关注“肝腹水”的问题。梅主任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肝病患者出现“肝腹水”,他们或缺乏治疗手段、或贻误了治疗时间,有的病友甚至出现了“越治疗、越痛苦"的怪象。

今天分享的这个“肝腹水”病例,已经跟随梅主任治疗半年多了。此前,她的一些治病经历与许多病友类似。

徐女士,68岁。此前,她因肝硬化、肝腹水、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多次住院治疗。尽管每次住院治疗后,腹水和其它指标都得到了改善,但却出现了另一种痛苦:嘴干,排便困难,腹部胀痛、浑身不适,后辗转多家医院找到肝病专家梅祥冬主任。


梅主任接诊时,发现她有严重的低蛋白症,全身浮肿,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便秘、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疾病。

为什么患者之前治疗时,腹水消了、指标改善了,还会产生“嘴干,排便困难,腹部胀痛、浑身不适”这些不良反应呢?梅主任想从中医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利水伤阴:通常治疗肝腹水时,主要是采用“利尿剂”,促进腹水快速排出,身体短时间会丢失大量的水分。从中医角度看,过度利水会损伤阴液,从而导致阴不制阳,阴虚发热,病人会起表现嘴干、舌红、脉虚数。

二、利水伤液:中医有“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思想,”即“开支河”、“分消走泻”之法,它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要是针对大便稀溏的患者,可通过利水、利小便的方法,恢复小肠泌别清浊功能,从而使大便成形。但如果“利小便、利水”过了,反而会导致小肠的“液”就少了(小肠主液),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从而导致大便干燥、甚至不通。

三、肝络瘀阻:肝腹水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气滞血淤是“鼓胀”的主要病机。肝病日久,木失条达,导致肝气郁结,肝络瘀阻,引起腹胀痛疼难受,这种疼痛多以肝区、两胁胀痛为主,患者往往坐卧不宁。



针对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很多医生只关注患者的化验、检测指标,而忽视了身体感受,所以看似缓解了,但患者却依然难受,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肝病专家梅祥冬根据徐女士经过辩证论治,从根本上解决腹水产生的潜在因素,防止腹水复发,才能达到治愈目的。


这个患者经过半年的调理,如今肝硬化、肝功能大有改善,身上水肿已经消退、大便正常、嘴不干了,而且比以前有力气,语言神志正常,按她的话说:梅主任不要看指标的,身体舒服了,这比什么都好。


肝硬化肝腹患者:指标改善了,人却更难受,这是怎么回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