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块有毒蛋糕”冲上热搜,病态聊天记录,三观震碎

2023-06-13 20:05 作者:半耳聆  | 我要投稿



前几天,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词条冲上了热搜: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发飙。

起因是六一儿童节当天,幼儿园一位家长买了一个蛋糕,带到幼儿园分给孩子们吃。

没想到就是因为“分享蛋糕”,让一位宝妈在群里“大发雷霆”,三观震碎。

这位宝妈在群里声称自己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

别人感谢就感谢,我今天批评孩子了。


我们从来不吃这些,过生日偶尔吃也是动物奶油。


我看到奶油蛋糕时上火一万倍

并且她开始列出孩子吃“奶油”要50天才能代谢,还有反式脂肪的危害。

因为怕托班的油不干净,她都没有让孩子上托班,宁愿自己送饭。

关系好的同事给我儿子六个核桃,我才要了,转身偷着送另一个同事了,我们宁愿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肯德基麻辣烫都忌口。



如果说到此处,这位妈妈的做法你还可以理解,那么下面的操作,很是让人窒息:

为了把奶油逼出来,她给孩子生喝了30毫升的橄榄油,10毫升的椰子油和10毫升的亚麻籽油,给孩子进行催吐。

最后直接喊出一句:我儿子今天被投毒啦!以表达自己的愤怒。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不理解和窒息:

没有贵族命,得了贵族病,投胎是门技术活啊


给孩子灌橄榄油椰子油,扣嗓子眼,吓得孩子哭着“妈妈我再也不敢了”,这真的不是虐待儿童吗,我真的窒息


好可怕,感觉精神状态很不好


好恐怖,家长不用进精神科治治吗。


她近乎病态般地控制着孩子的饮食,将一切不符合她标准的食物都视为“毒品”,不让他吃一点点“有害”的食物,吃了就要抠嗓子眼、喝油进行催吐。

这一道道厚厚的“安全”屏障,不允许外界的任何人去打破,一旦失去她的控制,就会歇斯底里。

只是,这样做,真的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同一天的另外一个孩子身上。

5月31日这天,浙江宁波的一位爸爸带着女儿,到一家宠物店,为女儿精心挑选了一只白色的小猫,作为儿童节礼物。

父女两个人高高兴兴地把小猫抱回家,精心照料。

原本对孩子来讲是幸福的一天,可是,让孩子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六一儿童节这天发生的事,会成为她一辈子的阴影。

小猫被抱回家的第二天,妈妈就带着孩子和小猫,突然来到宠物店,表示要把猫退掉!

宠物店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小猫的健康没有问题,按照规定是不能退的。

女孩妈妈一听小猫退不了,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跟工作人员起了争执,说“不退钱就把猫摔死”。

一怒之下,这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把小猫重重地摔在地上,身体发出濒死的抽搐,挣扎了几下就不再动了。



或许她在狠狠地摔那只猫的时候,抛弃的不仅仅是一只猫的生命,还有她旁观的女儿一生的阴影。

她的孩子以后每个儿童节都会回忆起,自己的妈妈在这一天怎样杀死一条生命。

可能比起奶油蛋糕,这位母亲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掌控欲。

可能比起退不退小猫,这位妈妈更在意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

她们在用行动告诉孩子:

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会让你变得很惨!




之前看到过一部奥斯卡获奖短片,让人看得后背发凉:

主角是一位妈妈,她每天都很孤独,除了做家务还是做家务。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亲手做的小包子突然活了过来,非常惊喜。

妈妈把包宝宝当作自己的孩子养大,各种悉心照顾,疼爱有加,生怕他磕着碰着。

然而,当小包子一天天长大,她不得不面对现实:

孩子不会永远这么可爱,更不会听话。

包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他爱和朋友玩,爱给朋友打电话,不喜欢跟妈妈交流。

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包子却跟朋友跑出去玩,留下赌气的妈妈自己吃完了一桌子菜。

两个人渐行渐远,后来包子找了一个妈妈不喜欢的女朋友,

更让她崩溃的是,“包子宝宝”回来收拾东西,要离开家。

难以接受现实的母亲去阻拦,她不愿看到儿子不听话,更不愿儿子“逃出自己手掌心”。

几次把儿子拉回来,但都无果,在“包子宝宝”再一次想要离开时,着急的母亲,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她一把攥住“包子”,张开大嘴,含着泪一口把“儿子”吃了下去。

回顾这部令人后背发凉的短片,无论是对包子的过度关注与溺爱,在包子渐渐独立过程中的焦虑与不舍,还是在包子离开家时的无所适从。

都表现出她在亲子关系上的绝对掌控欲,以及那些“以爱之名”的伤害。

这也也戳中了许多中国式家长的痛点:

家庭的悲哀,莫过于父母的掌控欲过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匮乏感”,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

幼年时期,没有被满足甚至被严令禁止的那些需求,可能会成为孩子心里的一个黑洞。

未来一生,无论怎么填补,都无法填平。

多年后,我们被时间催熟,被职场打磨,越发麻木不仁……

为什么?

我想童年崩塌时,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便停止了成长。

这些被成人强行催熟的瞬间,其实并没有让孩子健康成长,只是为日后打造出一片废墟,是无法治愈的童年之殇。

而这种痛感并非一无是处,它会不时发作,来提醒你——别成为那样的大人!

愿共勉,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



“一块有毒蛋糕”冲上热搜,病态聊天记录,三观震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