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必考热点:春晚小品《坑》“躺平式干部”

今年春晚小品《坑》受到群众的欢迎,小品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对于躺平式干部,你怎么看?
危害(共识)--成因(三板斧:思想、制度、监督)--对策(三板斧)
各位考官应该都跟我一样,对今年的春晚小品《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小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讽刺了一个不担当、不作为、不敢干、不愿干,卷起袖子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则“官场现形记”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躺平式干部”的探讨与思考,为什么这个小品能够引发大家这么多的共鸣,是因为我们对于“躺平式干部”都深恶痛绝。
躺平式干部会带来以下三点危害:
第一,影响到我们的干部形象。躺平式干部会影响到我们干部整体讲业绩、讲担当、讲奉献事事敢于冲在前的形象,甚至影响到我们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他会危害到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躺平式干部遇事躲着走,能躺不能站,这样的躺平式干部多了,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最终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新时代的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会危害到我们的干群关系。干部本身就是为群众服务的,干部干部,干字当先。有着躺平式干部,那么我们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自然就会影响我们的干群关系,甚至动摇我们的群众基础。
为什么会存在干部躺平的现象?我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干部对于党性修养和担当作为的意识认识不深不透,存在思想懈怠的问题,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思想滑坡自然行动躺平。
第二,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某些地区和行业确实还存在干部的激励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那么确实就会难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也导致干部不愿干不敢干,小品当中有一句台词,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第三,监督体系不完善。某些地区和领域确实还存在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监督体系不透明不顺畅,监督的缺位自然给了某些干部躺下去的空间。另外没有高压的惩治措施让某些干部心无敬畏,也敢于躺平。
为了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没有躺平的空间,甚至还要站起来、跑起来,我们可以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推进”:
第一,推进干部思想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主动培育起“愿干事、愿作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要推进我们干部的管理制度完善。对于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我们要提供更高的平台,激励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于干事创业的干部,要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想干事的干部不再畏首畏尾,真正敢于担当、敢于作为。
第三,要推进我们的监督和惩治体系的完善。要让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晒成绩、讲业绩,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另外,对于拈轻怕重、偷奸耍滑、甘于躺平等各种现象,要严肃监督问责,敢于亮红牌、发警示,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敬畏。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斗创造奇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多一份“动若脱兔”的机警与敏捷,切实做到“在位善为”,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让混日子、不担当、甘于躺平的干部再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