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桌游考古】东方醉符宴——草根创作者的修成正果

〇、前言
这个桌游是我前段时间逛骏河屋的时候看到的,它由来自台湾的「摩埃创意工作室」在2013年出版。虽然骏河屋上的商品介绍中特别标注了是“日本语版”,但百度了一下发现社团官网在十年后依旧存活,也有繁中的说明书可供下载。遂入手。到手后发现游戏制作远比想象的要精良,跟朋友开了几局甚至有些上头,有种“不写篇文介绍它就对不起它”的感觉。

一、本体开箱
首先从游戏本体的开箱说起。虽然之前在官网看到了实体照片和介绍,但实际到手感受800多克的分量还是非常震撼的。虽然盒子只有A5尺寸,但确实被结结实实地塞满了。除了游戏所必须的128张卡牌、3颗六面骰、36枚TOKEN和1张游戏版图外,还附带了8组角色立牌。游戏版图可拆分成4块拼图,方便收纳入盒子,在游玩时也不会滑动错位。版图、TOKEN、立牌均使用接近两毫米厚的硬纸板制成,也不奇怪800多克的重量是哪来的了。


由于本人一般懒得记录开箱,故下面将主要以官网的实体照片为主进行介绍。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虽然我购买的是“日本语版”,但卡牌上的文字还是繁体中文。这是怎么回事呢?直到我打开了盒子里同日语说明书一同附赠的这张纸,才不禁拍案叫绝。

这张纸是没有在官网照片中出现的“日本语改造套件”。很明显,出版商没有时间针对日语版和繁中版分别印刷两套游戏,而是统一印刷了繁中版本,再额外印刷了日语的所有卡牌效果、说明等,玩家自行裁剪粘贴后就是一样的效果了。我之前见到的这种本土化语言改造套件大多数还是玩家自行制作打印的,这种官方制作并免费附赠的操作,他真的,我哭死。(虽说出口转内销到了日语看不懂但繁中OK的咱手上,这东西就毫无卵用了)
二、游戏机制
游戏的背景是在一场“不知为何”的宴会中,喝得烂醉的几位主角的弹幕表演也乱了套,不仅变成了弹幕大乱斗,而且表演的符卡名称变得也有些奇怪……没错,这个游戏的核心就是组合各种奇怪的符卡,与其他玩家战斗,赚取得分。




符卡分为三个部分:能力牌(头)、目标牌(身)和效果牌(腿),能力牌是角色的独特效果,目标牌决定战斗的攻击对象,而效果牌决定具体的攻击效果。

能力牌是专属于角色的固定牌,可以重复使用并回收,但各角色的目标牌与效果牌则会洗入公共牌库,抽不抽得到自己的牌就要听天命了。清一色的同角色符卡自然能充分发挥该角色的战斗风格,但恰当地组合自己的能力牌与其他角色的目标牌、效果牌,有时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十分契合“烂醉的主角们胡乱打出符卡”的背景设定。
游戏的基本流程分为符卡组合、同时翻牌、依照符卡速度轮流掷骰战斗、P强化效果与点数结算、牌库补牌这几步。所有玩家各自选择1张能力牌、1张目标牌和1张效果牌组合成1张完整的符卡,面朝下打出,且可以选择消耗P获得符卡上的强化效果。所有人同时翻牌后,符卡的速度即为组成符卡的三张牌的速度总和,根据速度顺序决定所有玩家的符卡启动先后。启动符卡的玩家按照从头到腿的顺序结算符卡效果。组成符卡的牌中每有一张自己的牌就掷一个骰子,也就是说使用了越多的属于自己的符卡就越有机会打出更强的高阶段效果。若通过符卡效果使其他玩家的HP归零,即“击坠”该玩家,会按照被击坠玩家的排名顺位获得奖励得点。若玩家启动了符卡名组合完全匹配的“正确符卡组合”,则会额外得到5得点奖励。成功启动完符卡结算完得P和得点后,将启动完毕的目标牌和效果牌舍弃,从牌库重新补充2张牌。若玩家在启动符卡之前被击坠,则他的目标牌和效果牌及强化使用的P会直接舍弃,跳过符卡结算和补牌阶段。除了攻击其他玩家的“符卡组合”外,玩家在回合开始时也可以选择打出三张能力牌,宣言代表防御的“调整态势”。选择调整态势的玩家待所有玩家启动完符卡后才进行行动,不论自己此回合有没有被击坠,都能进入一个特殊的补牌阶段。玩家可以舍弃自己的任意张手牌,然后将手牌补满至6张。回合结束后被击坠的玩家的HP会回复至6点,若没有玩家的得点在30点以上,则继续进行下一回合的战斗。

游戏的核心是在大乱斗中如何恰当地组合符卡与使用P强化,来逐步扩大自己的优势。虽然抽到什么牌、掷骰几点不是玩家可以控制的,但玩家仍然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符卡组合、P强化的效果来改变打法,追求运气与策略上的平衡。游戏提供了8位风格迥异的主角可供游玩选择,而且每次游戏的公共牌库由参与的角色牌组混合构成,每次游玩的节奏与体验都不尽相同,游戏的趣味性和耐玩度得以大大拓展。



角色能力牌介绍-咲夜





三、游玩体验
在写这篇文之前,我跟朋友们一起游玩体验了所有的八个角色。尽管初期存在一些我们不太熟悉规则的“村规”玩法,但《东方醉符宴》的游戏设计还是深深地让我们着迷。头、身体和腿的随机组合很有老虎机的感觉,场上频频出现的“接头霸王”也非常有节目效果。当有玩家成功启动正确的符卡时,三个骰子通常能掷出10点以上打出三阶段效果,大幅度影响战局,但也不乏有霉鬼连续扔出来1点遗憾离场。目标牌、效果牌的数值设计也看得出来下了很多功夫,例如高速的符卡因为更有可能成功开卡,产出的P和点相对较少,而低速的符卡则有机会打出更高的伤害,进而大量赚取得分。有的效果牌能让其他玩家丢弃手牌,甚至自己能去回收他们的弃牌,此时搭配P强化的“掠夺”效果可以阻击其他玩家正在酝酿的符卡,给自己铺垫道路。

每局游戏参与的角色不同,自己抽到的牌也自然不一样。由于大部分时间抽到的都是别人的卡,如何搭配自己的能力牌发挥最大效果,攒出自己角色的目标牌和效果牌,这其中的策略是非常值得玩味的,更不用提P强化效果的搭配了。策略性与随机性的平衡,给这个桌游带来了很高的游玩深度和重开率。
当然,游玩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每局游戏不一样的牌库构建不仅为游戏带来了变化,也为开局之前的设置(setup)阶段带来了困难。每次选用不同的角色,就意味着你得从一百多张牌中把本次游戏用到的角色对应的几十张牌挑出来混合洗切;游戏结束后某个角色没人玩了,就又得在现有的牌库中把这个角色对应的几十张牌挑出来。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但相较于电子游戏可以通过程序设置自动移除、添加卡牌,对于实体卡牌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再就是每张牌被玩家抽到的概率是相同的,除了一些角色有弃牌回收的技能外,大部分情况下要抽到属于自己的牌只能听天由命。虽然玩家也可以从公开的“装填区”选择性补牌,但真要非起来或者被其他人针对,一整局摸不到自己的牌还是很炸心态的。目标卡、效果卡与角色的联系没有能力卡那么紧密,好的效果放到不同角色的手上也能打出很不错的效果,因此有些角色比较好用的卡可能全在别人手上,而自己完全拿不到。
尽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游戏整体我还是强力推荐的,更何况买游戏送立牌。另一方面,我也很惊讶于这游戏发售至今也已快有十年了,如此优秀的中文东方同人桌游,在这十年间我都没能听说到与其相关的什么消息,属实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四、背后的故事
在深深地为《东方醉符宴》的游戏体验所折服后,意犹未尽的我也对这个游戏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有借鉴哪些既有作品等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也有通过摩埃的官方邮箱发问,虽然收到了及时的回复,但没能完整地解答我的疑问。幸运的是我在google上找到了游戏设计师「大罗伊」先生的个人博客,他在那里详尽地记录了《东方醉符宴》制作背后的故事。
在制作《东方醉符宴》之前,大罗伊先生也自己手工制作过两款东方同人桌游:《东方暗影猎人》和《东方信仰大作战》。这两个游戏分别是《暗影猎人》和《银河竞逐》的东方化,除了角色卡面的变化与角色技能的调整外,基本没有在其他地方进行改动。值得一提的是大罗伊先生在制作《东方暗影猎人》时还不会使用Photoshop,所以他是使用PowerPoint排版列印到相片纸上制作的。他制作的《东方暗影猎人》甚至比后来在日本掀起波澜的东方版暗影猎人《幻想乡斗乱纪》还要早1年。



这两款游戏都是止步于手工DIY,因为大罗伊先生在制作完成后,去找所有能够找到的人玩了一圈后得到的回应大致是这样的:

在《东方信仰大作战》的制作结束后,测试时也有人建议大罗伊先生做点原创的试试。下一款桌游,也就是《东方醉符宴》便应运而生了。
当时有一款叫做《传奇魔法战争》(Epic Spell Wars of the Battle Wizards: Duel at Mt. Skullzfyre)的以自由拼凑牌型为概念的桌游,大罗伊先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和东方project的符卡战斗做结合。又正巧当时网络上有个东方符卡的老虎机游戏,这下激发了大罗伊先生的创作想法,最初的版本在一周内就用名片纸设计出来了。

《东方醉符宴》的雏形还只是个非常混乱的抽卡与掷骰大乱斗游戏,之后的每次修改都是朝向玩家技巧的方向收敛的,让整个游戏能够被人为操控,而不是人被游戏的系统带着跑。从一开始的随机抽牌到可以自选,再到P强化可以加掷骰点数,增加了游戏深度,让整个游戏从单纯欢乐的派对游戏进化成了轻度策略的派对游戏,让人能够一玩再玩。

而卡牌数值设计的部分,在我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下了大功夫,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光是《东方醉符宴》72张三种性质的数据平衡就花了大罗伊先生接近两个月去做测试,甚至最后出去的数据他本人还有点不满意。真正做过数值平衡的人自然会知道,很多数据上的东西不是加一减一就完事的,很多东西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例如在考虑P强化的掷骰点数增加最大值的问题上,拍脑袋决定是+1、+2还是+3可能给游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用2颗骰子掷出10点及以上启动第三阶段效果是小概率事件,只有约16.7%的几率,但若有+1掷骰点数的P强化效果,几率会上升11%,若是+2点数则会上升24%,这就翻了一倍多了,若是有+3点数的效果会再翻一番,这就十分过分了。而10点这个数值也对应的是三个骰子以一半几率以上启动的最大点数,本身也是个很精妙的数值,不建议再变动了。但总体来说,设计游戏时的重点是先把东西做出来而不是先把东西做好。在后续的测试修改过程中,大罗伊先生也结识了摩埃创意工作室的专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打磨了游戏的细节。
《东方醉符宴》是原创游戏,但其创作过程中也不乏借用了别的游戏的机制。毕竟,要找到完全没有先人做过的概念是几乎不可能的。至于借鉴了哪些游戏,大罗伊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中整理总结如下:
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一开始所有玩家同时做出选择后,按流程行动,以及可以重复回收的手牌。
富饶之城:虽然游戏一开始时是同时行动,不过在做完选择后会按照顺序流程决定玩家的先后行动。
生物(Creatures):游戏的出牌方式是凑头中尾三张牌之后一起打出。
传奇魔法战争(Epic Spell Wars of the Battle Wizards: Duel at Mt. Skullzfyre):凑牌丢骰子。
东京之王(King of Tokyo):鼓励攻击特定目标,枪打出头鸟,棒不打落水狗。
皇舆争霸(Dominion):不同角色登场战斗的时候,牌库的牌会不同。
天下文章一大抄,艺术是模仿出来的,不应吝于借用已经既有的概念,但也绝不能做到抄袭。对自己的创作要有所坚持,但也要适时地向现实妥协,承认自己不具备完全原创的客观条件,不要被束缚住手脚。就我个人的感受,在看到大罗伊先生的这篇博文之前,我完全无法联想到《东方醉符宴》的游戏机制来源于这些桌游,尽管我有玩过其中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东方醉符宴》成功地化用了现有的游戏机制,转化为了自己有机的一部分,能对得起“原创”这响当当的两个字。大罗伊先生也在这篇博文的结尾,以《为学》中穷和尚与富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勉励大家,不要犹豫跨出创作的第一步。
而《东方醉符宴》这次不仅仅停留在个人DIY的阶段,而能够正式作为同人桌游通过出版社印刷,除了本身的游戏素质更上了一层楼以外,另一个变量是大罗伊先生在游戏测试的过程中有幸结识了摩埃工作室的朋友。与前两次相似,大罗伊先生这次也是到处找圈内圈外的朋友一起玩,但这次他参加了台湾的一个桌游测试社团,在那里的陌生人们给出的回复都是针对游戏的本体设计所提出的建议,这使得大罗伊先生的游戏设计经验得以突破。更幸运的是,在这个社团中不仅有设计师,还有出版社的人在,他们看上了《东方醉符宴》,并与大罗伊先生进一步讨论出版事宜。摩埃工作室内部也有精通于美术、排版、调色与专业的游戏设计师在,在他们的协助下,完整体的《东方醉符宴》得以付梓出版,在2013年的PF18和第10回博丽神社例大祭上分别于台湾和日本发售。

虽然大罗伊先生原本计划共设计16个可用角色,考虑到制作成本的关系准备分两波放出,但很遗憾第一波的整体情况没有想象中的好,第二波的制作也就搁置了。大罗伊先生后来也转而走上了电子游戏设计的道路,并且转型为一名忠实的舰c提督,也是人生有梦各自精彩了。
五、个人的碎碎念
在正式发售后十年的今天,《东方醉符宴》也早已完售。能在游戏已经绝版的情形下邂逅它,我觉得也是一种特殊的缘分了。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东方醉符宴》是一款优秀的中文东方同人桌游,虽然游戏规则的细节很多,要完全掌握还是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的,但只要大体理解了游戏机制就能乐在其中。混沌的符卡组合,配上严谨考究的效果与数值设定,玩一把不能尽兴,重开率自然很高。如果用这款游戏向圈外人安利,只需要解释清楚正确的符卡组成、P强化与得点等名词就没什么障碍了。本作的故事虽然在幻想乡的背景中展开,但并没有把东方project的元素当做玩家所必须具备的先验知识,而是让圈外玩家能以一般的RPG游戏角色代入、圈内玩家能联想到幻想乡酒醉符卡对战的形式呈现,这样使得fan-game不只是only-fans,更多的人能从其中获得乐趣。
作为同样尝试过设计东方project同人桌游的一员,从创作的角度看,大罗伊先生的《东方醉符宴》出版之路也是意义非凡。只要怀揣一颗炽热的创作之心,即使不会编程。不会美术,一样可以去制作游戏,并且是真的有机会变成完成品的。要产出好的作品,并不是有能力才去做,而是有想法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雕琢自己的作品。在修改打磨的过程中,最好是能够征求到来自各种渠道的人的意见,同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多听取专家的意见。不像小说、漫画或是音乐作者,他们的创作是能够一人包办的,而游戏的创作牵扯到的部分太多,很难一个人把各方面的技能树都点满。遇到自己不会的地方,还是尽量安心地交给懂那方面的人去做吧。即使在合作的过程中因为细节的地方产生冲突,也应该认识到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想把这款游戏给做好,大家共同努力的大方向是相同的。
惊讶与羡慕台湾的创作者能拿出这么优秀的作品之余,也希望大陆的创作环境能变得更好。愿有心之人能无惧困难勇敢创作,围观之人能参与讨论提出建议。这里就引用大罗伊先生的话作结语吧:“如果有想做什么创作的话,就去做吧,没那么困难的。”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一些链接:
[1]东方醉符宴官方网页:http://blog.moaideas.net/search/label/%E6%9D%B1%E6%96%B9%E9%86%89%E7%AC%A6%E5%AE%B4
[2]大罗伊先生的部落格主页:http://bigrroi.blogspot.com/
[3]大罗伊先生的巴哈小屋:https://home.gamer.com.tw/profile/index.php?&owner=matt1300056
[4]东方符卡制造机v0.6:http://slot.miario.com/machines/2342#
[5]其他玩家的醉符宴游玩心得:https://pttgame.com/boardgame/M.1370676569.A.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