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验证码
四
1
有一个问题:读金庸让少年时的你学会了什么?编剧史航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人一辈子,总有许多遭遇会让你觉得孤苦无助,怎么偏偏就我遇到了,别人没有?我怎么这么倒霉?就如卢梭曾说,青春期的苦痛,就在于你苦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也在苦着。而恰恰是金庸让少年的我明白,这些孤苦、纠结、不公并不是我所独有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在遭受着这种孤苦,并且他们都能坚强地活下去、走出来。
2
有一些不公,是可以主张权益、可以维权的,然而另一些不公则永远不能。李莫愁倘若去买苹果,买到了烂的,自然可以主张权益,讨回赔偿来。然而男人不爱她了,并且已经死了多年了,这种“不公”如何主张权益?无法主张。她便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迁怒。须知“迁怒”是世上最大的色厉内荏,也是世上最大的自我折磨,越迁怒便会越觉得自己的无能,无能又产生新的愤怒,永无休止。李莫愁便在这种永无休止的迁怒中自我吞噬了。
3
我们经常把“霸气”误以为是一味好战、到处树敌。这种人不是强人,乃是“假强人”,这种气质也不叫霸气,而叫情绪化、蠢人上头。
4
“强人”之所以“强”,往往是目标较凡俗之人远大。目标远大,就不容易被琐事干扰,也就往往能够超越短期利益,意志也就较为坚定。
5
看错了也没关系,所谓“人生处处有时差,难免爱过一奇葩”。
6
女生们千万不要被那些三流的爱情剧蒙蔽,相信所谓“坏人对谁都坏,唯独就对你好”,相信自己会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存在的,你没有那么特殊。一个人坏,就表示他没原则、没底线,这是不分对象的,别去赌自己是个例外。
7
一个人走进婚姻的最好心态,就是先明白它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个很勇敢的选择,而选择必然是有风险的;它也是一个美好的约定,而约定是可以解除的。
8
唐朝有位叫李冶的女诗人,曾经写了一首《八至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至亲至疏”,也无非说婚姻是中性的,怎么都有可能。
9
被爱和被需要真的是两回事。
10
懂事挺好,太懂事就没必要了。
好就好在懂事,后来伤就伤在太懂事了。
11
周芷若缺乏安全感。她找对象不完全是找爱情,还找一份安全感。赵敏管张无忌要的则只是爱情,什么承诺、保证、安全感都可以不要的,那些她自己有。她只要爱情。
12
周芷若这个人缺乏安全感。她找对象不完全是找爱情,还找一份安全感。这个小姑娘一直活在没有安全感的世界里。她是汉水上船家的女儿,从小没了娘,父亲又去得早,生活很动荡。
13
所以爱情似乎不是她最渴望和急需的,安全感才是。她和张无忌在一块的时候就总要做“安全感验证”,比如老喜欢让张无忌发誓,隔三岔五要张无忌保证:“你日后会不会……”“将来若是你……”“只怕你以后……”“我要你亲口答应我……”“我要你正正经经地说……”“我要你说得清楚些……”这就是一种安全感验证,隔几天不验她就慌,似乎自己的东西随时要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