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裁失效和俄军胜利,泽连斯基似乎正在“失宠”

文/行走斯图卡
“普京的血腥统治即将结束”、“俄罗斯在自己的竞争中输给了西方”、“普京的战争失败了,情况可能会更糟”、“屈辱的俄罗斯正在输掉一场划时代的战斗”、“击败普京会让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普京即将获得令人震惊的胜利”,这是从2月份俄乌冲突刚刚爆发,直到前不久的时候,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俄乌冲突新闻标题的大致变化——对此,拿破仑在他的棺材里默默点了一个赞。
曾经一度被西方媒体“封圣”的泽连斯基,似乎正在失去宠幸;这样的变化似乎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但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封圣”的耗材依旧还是“耗材”,就算泽连斯基也不例外。美国记者内博伊萨·马利奇(Nebojsa Malic)日前在“今日俄罗斯”网站刊发评论称认为,西方媒体正在改变对乌克兰的看法。
评论称:尽管西方仍然在坚持“报喜不报忧”,但主要媒体对经济局势越来越感到不安。越来越多的观察家承认,美欧实施的禁运没有最初预期的那样打击俄罗斯经济,反而严重伤害了自己。
一些西方媒体开始报道前线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引用泽连斯基编造的的“基辅幽灵”或者“蛇岛13勇士”之类的神话;甚至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相信,应该停止无条件地支持基辅,转而促进谈判和平。
《卫报》的经济编辑拉里·埃利奥特宣称,对俄罗斯的经济战争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进展非常糟糕,俄罗斯正在赢得经济战争。
《卫报》的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也表示,禁运未能迫使俄罗斯撤军,欧盟弄巧成拙,而且毫无意义的残忍。正如詹金斯指出的那样,制裁实际上提高了俄罗斯出口石油和粮食的价格,使莫斯科变得更加富裕,同时让欧洲人缺乏天然气、非洲面临粮食短缺。
与此同时,鉴于俄军在过去一个月中赢得了一系列胜利,从波帕斯纳亚到红利曼,很多人意识到早先错估了西方军事援助的有效性。《华盛顿邮报》在一篇“坦率”的报道中讲述了前线乌军的惨状,即使是“日吹俄军必败”的《每日电讯报》军事编辑康考夫林最近也不得不承认,“普京即将获得令人震惊的胜利”。
《经济学人》杂志说,西方未能击败俄罗斯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的经济正在从制裁中反弹,西方却要面对能源短缺和创纪录的通货膨胀;是美国人而不是俄罗斯人买不到婴儿奶粉、买不起汽油;《纽约时报》甚至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批评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破坏了俄乌和平谈判的进程。
甚至连基辅的《乌克兰真理报》也披露了“谈判”破裂的原因,宣称是在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亲自干预下,乌克兰过于相信西方的承诺,导致错失了与俄罗斯谈判的“最佳时机”。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
认知作战是一把双刃剑,当真相变得清晰的时候,带来的反噬将会极其严重。西方试图将俄乌冲突的进程,塑造成有利于自己的“叙事”,但是没有事实为基础的谣言最终成为刺伤自己的利刃。
俄乌冲突是西方霸权主义酿成的悲剧,同时也正在变成一个转折点;当西方国家不惜砸烂自己塑造的市场秩序、想以此促成俄罗斯的崩盘时,却忘记了石油天然气和粮食的硬通货属性。金融玩得太多,忘记了“勤劳致富”的根本,当经济形势越来越糟糕的时候,西方必须牢记,这是他们的霸权主义酿造的苦酒,而且他们必须自己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