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漯河老乡来稿】感谢那个踹了我一脚的丁得伍

2022-04-06 16:22 作者:河南杨凡  | 我要投稿

丁得伍,是我老家漯河的老乡,也是我的初中同学。他说话总是快人快语,甚至有些尖酸刻薄,不留情面。1978年我在郾城县黑龙潭高中毕业。在参加当年高考之前,丁得伍当着许多乡亲的面说我:“看你的样子,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要是能考上大学,见面叫我小舅!”这种不怀好意的讥讽,比直接踹我一脚还令人恼恨,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当时我恨透了他。


那年高考,我虽然进入了预选线,但终因分数低没有被录取。在当时的高考中,能进入预选线,也实属不易,就有被录取的希望。虽然我没有被录取,但我没有放弃,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决定参加复读来年再战。

1979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成绩还不如第一次高考,自然名落孙山。这时候丁得伍同学幸灾乐祸地又跟人家说:“我说他考不上学吧,怎么样?他就不是读书的料,再考也不行!”话传到我家,我父母很是生气。当时我也有些气馁甚至不想继续复读。也有亲戚说不行就算了,学个手艺将来也不错的。后来有两星期我都不去学校上课,到漯河一建筑工地学木匠了。校长李歧山、班主任应德欣知道这一情况后,亲自到家给我父母做工作,要求我不要放弃,继续复读,并帮助我分析查找两次高考失败的经验教训。

应老师说:“两次高考不中,不是你命中不能考取,而是你用功不到。只要你把精力真正用在学习上,你一定会成功的。”想到得伍同学的讥讽、侮辱,想到老师对我的企盼,再看看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的荣光,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到那时我一定要找到丁得伍,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叫他:小舅、小舅,以泄我心中之愤!现在想来,当时仅是为了争口气,不曾想,这口气竟成了激励我废寝忘食,奋发学习,一往无前的不竭动力。

1980年我再次参加高考,被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录取。当时,能考上大专也算凤毛麟角,我终于跳出农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当时,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高兴得来到位于河南百泉风景名胜区的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活,记恨和报复得伍同学的思想,早已抛到脑后。后来才听说,丁得伍当时去漯河市建筑工地干泥瓦工了。时光流逝,自从上大学离开家乡至今参加工作已42年,我和得伍同学再没有相见过,也没有得到过得伍同学的消息。听我家人说,得伍同学中年积劳成疾,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当时我的心里真的很难受,很不是滋味,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初得伍同学的讥讽,侮辱,我或许就不会产生那样强劲的动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我。今天回顾那一幕受辱的情形,我的内心是十分平静的,不仅对得伍同学已不再有丝毫怨恨,而且对刺激我上进的丁得伍同学心怀感激。我深深地感到,任何学习,都不如一个人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使个人得到提升、锻炼,从而为自己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年轻的朋友们,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他人的刁难和讽刺而沮丧甚至放弃。你大可把它当作刺激你前进的动力,毫不动摇地继续向前迈进。当你获得成功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当初你受过的侮辱或不公时,会体会到他们在你成功路上的重要作用,你必定会心生感激。

(杨新轩 2022年4月2日写于北京市)


倡导:互助互爱、扩展人脉、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无论身居何方,家在漯河!爱家爱漯河!关注老家漯河!


论身居何方,家在漯河!爱家爱漯河!关注老家漯河!


【漯河老乡来稿】感谢那个踹了我一脚的丁得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