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裁导致美股暴跌1000亿美元,美国还要继续吗?

近期,据媒体报道,美股暴跌1000亿美元,原来是大批华企团结一心抵制美国芯片后,开始走自研自产之路,投资者因此决定抛售现有股份,对此有网友评论,这就是制裁华为等华企的代价,不过美国还要继续吗?有专家认为,芯片制裁导致美股暴跌1000亿美元后,美国应该吸取教训,停止违法的贸易竞争行为。
据相关数据显示,此次美股暴跌中,除了半导体市值萎缩严重,芯片和科技企业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苹果、特斯拉等企业下跌幅度巨大,单日市值损失高达1799.2亿美元,创下单日损失新纪录,而美国股市新变化离不开特朗普主张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政府连续对华为等企业实施芯片制裁,结果不仅没有获利,反而是自己人坑了自己人,让本国企业损失严重。

美国芯片制裁短期来看是危机,放眼未来却是机遇,国产半导体、芯片生产企业和科技产业被迫拧成了一股绳,芯片国产化的资金和产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不过在技术和工业基础方面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芯片制造分为3大环节,圆晶加工制造、芯片前期制造和后期封装,目前首尾环节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只有芯片制造工艺存在明显差距,据相关信息显示,国内光刻机精度最高为12纳米,虽然不如台积电5纳米技术,但是只要能保证12纳米级芯片质量合格,完全可以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底层市场,从而在技术突破后发起反攻。

除了光刻机精度不足,芯片国产化还需要解决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虽然半导体材料占芯片价值比重不高,但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整个产业都将经受巨大考验,以韩国三星为例,在日韩贸易冲突中,日本宣布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该企业因此出现重大危机,最终在台积电的帮助下才勉强渡过难关,因此芯片国产化在解决技术难题时,也需要注重原材料制备技术,谨防美国发起新一轮的制裁。

虽然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比重较低,但是中科院却传来好消息,最新研制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材料性能优异,较同类产品可以将电磁延迟时间缩短1000倍,在替代现有材料作为芯片主体后,性能有望实现新高,而且作为一款自研的新型材料,它在产业化后可以防止对手进行材料制裁,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美国政府实施制裁以后,国内企业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虽然前路还有荆棘密布,但是踏过之后就是花团锦簇,而坚持保护主义的美国将自食其果,在筑起高高壁垒保护自己之后,也会与世界隔离,进而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成为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