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手机废弃约4亿部 推动闲置物品再利用需保证信息安全
近年来,国家对于智能手机的数据安全管理之盾正不断强化,比如对各类手机APP过度索取用户信息的现象加以严管。不过,目前各类治理手段多用于用户手机使用阶段,在废旧手机的数据安全管理上仍有盲区,难以抵御非法盗取之矛。对此,已有地方探索将废旧手机处理纳入数据安全整体管理体系中。
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回收废旧手机、电脑等涉及个人隐私的电子产品时,经营者应当面清理用户个人信息,维护客户隐私权,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相关信息。为了更好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该意见稿同时提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经营者收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时,应对物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必要信息进行如实登记。同时建立台账,记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的运转流程及对应状态,台账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产品出入库均应有登记记录,内容包括产品类别、产品来源、入库日期和贮存位置、出库日期及去向等信息。显然,北京市场监管局希望通过这一管理模式,一方面明确废旧手机处理过程中,用户应当享有的个人信息保障权利,另一方面借此建立可追溯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通过对台账、登记记录的查看,掌握信息泄露所指向的环节,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形成更清晰完整的责任链条,进一步提高废旧手机的数据安全性。
就此,要让每年多达4亿部废旧手机的流通处理加速,就要在相关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上,从地方试点走向行业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应依循《数据安全法》的管理精神,对废旧手机的数据管理制定更细化的管理条例,厘清废旧手机市场经营者、处理者在公众隐私保护方面的责任边界,建立一站式倒查追溯机制,让废旧手机的数据去向明明白白。同时,职能机构也可鼓励支持研究机构、企业联手,研究推出废旧手机信息一键处理功能,确保个人信息清零的高效、便利,解决用户后顾之忧。当然,基于家用设备智能化、物联网互联互通的趋势,该管理条例可不限于手机,而是针对所有智能电子产品的再回收利用,从而让数据安全管理覆盖无死角,打通电子设备新旧循环市场。如此,不仅有利于相关产业的碳达峰,还能让电子产品的数据安全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推荐一家回收手机靠谱的平台换换回收,这家平台价格真实,隐私清除技术靠谱,打款快,建议家里有闲置手机等数码产品回收的小伙伴将产品拿到换换回收平台比比价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