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省考国考通用系统班课程齐麟行测 欣说言语 葛欣 言语理论基础专项班【高

2023-07-17 23:33 作者:送飞烦恼噢  | 我要投稿

言语学习笔记

言语学习注意事项

  • 道路千万条,理解第一条(技巧是辅助理解的手段,不要本末倒置)
  • 内化、反思、践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主观的科目、客观的考查形式=对比择优(贯穿始终)

中心理解—解题思路

第1步:看提问方式、辨别题型。

(提问方式:意在、主旨、主要、概况、强调、重在、想)

第2步:边度边勾划,明确中心或话题

(跟题目对话、做题目的翻译、材料为王)

第3步:带着中心或话题,匹配选项、对比择优

优先匹配话题、再去对比细节

  • 差中选优
  • 优中选优

中心理解—干扰项特征

  • 非文段重点、非文段核心话题(非中心、片面)
  • 无中生有(文段没说、与原文矛盾的表述、错误表述、偷换概念)

中心理解—知识点

题型要求:找中心、找重点 (简化思路)

1.转折关系

  • 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 替换词语:但是=可是、然而、却、不过、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实则
  • 答题要点:a 转折之后是重点(不要脱离文段话题 );b 巧用“引用+转折” ,验证答案、加强理解

2.因果关系

  • 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 替换词语: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 答题要点:a 重点关注结论; b 注意选项设置:.......的原因,匹配结论话题即可; c 宏观指代词(代指前文的内容)可以引导结论(这说明、这意味着、这些...此)

3.主题、话题法

  • 主体:文段着重论述的、所围绕论述的对象(人、事物、概念)
  • 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 答题要点:抓主体/话题——匹配选项(宏观>微观

4.必要条件

  • 典型格式:只有A,才B。(“只有”有时会省略)
  • 答题要点:条件是重点,强调A的必要性
  • 同义替换:只有A才B=A是B的必要条件=不A则不B=A是B的前提、基础、保障、途径、方式、方法

5.对策引导词

  • 引导词直给对策: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 反面论证给对策:如果/倘若/一旦.....+不良结果(1)反面论证前,无对策表述时,反推条件=对策;(2)反面论证前,有对策表述时,直接看对策表述
  • 行文结构给对策: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c 问题+精准的原因+严重的后果(对策要基于话题

6.并列关系=分分结构

  • 显性并列:同时、此外、另外、并且、一方面......另一方面......、标点符号
  • 隐性并列:并列层次、相同句式(判断标准:谁跟谁一伙)
  •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并列加和、 归纳共性)
  • 建议:根据选项设置,排除法做题

7.文段中的“总”与“分”

  • 句子关系决定文段结构
  • 判断标准:谁为谁服务
  • 总:观点、结论、对策
  • 分:铺垫、论证、解释

标题填入题

  • 概括性:体现文段重点
  • 散文:借景抒情
  • 新闻:看第一句或者第一段

逆向思维,警惕范围过大的选项

细节理解——第1锤:审题

  •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不相符的是
  •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不正确的是
  •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可以推出/可以得出

牢记:稳=快;急=乱

细节理解——第2锤:解题思路

  • 根据选项长短、文段可读性——先浏览,后摇摆(选项短:先浏览选项,直接定位;选项长:a 可浏览文段第一句,熟悉话题,再扫一眼选项主体,摇摆式定位、作答;b 若选项主体一致,读完文段再作答)
  • 对比择优,排除+确定

细节理解——第3锤:常见坑(看见要小心,不绝对)

  • 无中生有(比较关系;因果关系;主观臆断:过度强调重要性)
  • 偷换要素(数量;时态;概念、概念范围;语气)
  • 选项中出现绝对化表述要警惕

细节理解——第4锤:归纳性

  •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出/推出/知道

细节查找

  • 查找原因(要素)类 根据文意,影响......的原因是/......的关键是

定位查找对象、就近查找、直接确定

  • 查找目的/意义 文段中提到......是为了说明/证明 查找例子、引用所证明的观点/结论

语句衔接

  • 题型特征:所填入的句子是对上下文原有信息的重复
  • 解题思路:捋顺文段话题,根据上下文限定作答;最忌讳“想当然”
  • 横线居中类:承上启下,注意引出下文新话题
  • 横线居首尾:总结文段,兼顾衔接语句

tips:

  • tip1:对比择优——和上下文衔接紧密程度:话题、倾向
  • tip2:没有心仪选项——考虑同义替换、表达倾向等,排除法择优
  • tip3:选项长、文段短——抓大放小、精选话题
  • tip4:内容特殊:选项多为诗歌、名言、谚语——提炼主体、话题
  • tip5:形式特殊——换汤不换药,从容排除,确定答案

语句排序

  • 解题思路: (1)充分利用选项提示,排除法解题。注:不要自乱阵脚 (2)允许优先尝试,注意验证;尝试失败,及时止损
  • 首句——(1)不适合做首句:结论类、代词(无明确指代对象)、补充类表述(2)适合做首句:下定义、总结句(前提:语句基于同一话题)
  • 认知逻辑:由整体到细节 a 介绍概念,整体描述 ;b 详说过程/细节(事情发展的顺序)
  • 捆绑——(1)句群捆绑:话题一致 (2)逻辑关系捆绑: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3)代词指代捆绑:代词和指代对象捆绑(4)最优行文结构:优先尝试(5)特殊形式:排序、衔接混合

下文推断

  • 根据新话题预测下文
  • 注意表达倾向
  • 注意审题
  • 根据行文脉络,预测下文 (a 上文有问题,下文要解决;b 上文提出观点+解释说明,下文围绕观点继续说;如果没有围绕观点表达的,则排除法做题,排除无关项、排除旧话题)

逻辑填空

  • 考查实质:所填词语和语境信息的匹配程度
  • 基本要求 :(1)重视并正确理解语境中的提示信息;(2)注意积累,明确词语意思,及时词语区别;(3)将词语与语境进行匹配,对比择优。

辨析选项-角度

1、角度1:语素差异

长相相近拆语素—明确词语差异、侧重点

  • 理解语境,明确需求
  • 拆分语素,对比择优

2、角度2:程度轻重

意思相近看程度

  • 理解语境,明确需求
  • 程度匹配,对比择优

3、角度3:表达倾向

积极、中性、消极

  • 词语表达倾向,要和语境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4、角度4:语体风格

书面语、口语

5、角度5:搭配、修饰成分

  • 找准搭配对象(压缩语句)
  • ___的____,___地____
  • 保持一致,形成搭配
  • “局部”服从“整体”

分析语境-角度

1、角度1:逻辑关系

  • 因果逻辑
  • 递进关系(前轻后重)
  • 相反关系(包括转折 )
  • 并列一致

逻辑填空--并列一致

  • 辨识标志:(1)标点符号(2)引导文字(3)两个句子,句式一致
  • 特殊注意:(1)三个句子,句式一致:服从整体语境的前提下,根据其他两个,考虑是否形成差异化 (2)并,并且:优先当成递进关系处理

2、角度2:解释说明

  • 标点符号:逗号、冒号、破折号;即、也就是说、换言之
  • 举例子
  • 代词指代(这,它,前者,后者......)
  • 结构:总-分;分-总

3、角度3:限定照应

  • 背景——>结论(因果逻辑)
  • 讨论前提——>讨论内容(前后都要顾)
  • 条件——>结果(只有,,,才,,,)

4、角度4:形象性照应

篇章答题策略

1.标注段落号。

2.看问题,记忆考查要点。带着考点阅读文章,做到边读边做。

3.顺序后置的题型:针对全文的(中心理解、细节题)

4.如果第1题是针对全文的细节理解,则可先看选项。

5.观察没有用到的段落,也许会出现所需的信息点。

6.答题心态最重要!(稳=快)

7.不需要完全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即可选择。

2023年省考国考通用系统班课程齐麟行测 欣说言语 葛欣 言语理论基础专项班【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