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谁有资格评判剧情”的探讨(外加捉虫)

2022-02-21 23:18 作者:廿v廿b  | 我要投稿

视频在这里~

阿婆说,看解析视频的数量可以得知一个故事的好坏,这里我们先过滤掉那些解析的同时进行批评的解析视频,剩下的解析视频本身也属于各位up的一己之见,按照道理,也是“这片大地上的任何一人”发出的见解。


唔,,,如果说没有谁可以真正评价方舟剧情的好坏,那么“不能评价剧情好坏”的各类解析视频的数量要如何能拥有“评价剧情好坏”的能力呢?

这与“剧情的质量究竟好不好全看社区里的风评”有什么区别呢?
而一些剧情,不需要解析大家就能读懂,因此解析视频少而个人感悟多,是否能说明其“差”呢?
因此,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有资格对作品做出评价--就像是任何文学作品一样--假如有一个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俗人看了哈姆雷特,做出了无趣的评价,然而他并非没有评价它的资格,他的评价也一样真实。
我们认可“文学批评”领域的标准,但是有无文学批评能力、是否是目标读者,跟有无文学批评资格是两回事。
当然了,前提是不要养成“我没有读过,但是我觉得他就是差”的坏习惯,也不要做“我读了点,但是周围的人都在骂,所以我要不要改变我的观点”的事情。
任何人都有资格对自己听闻的某一段故事做出评价,也有资格在他了解的更多之后修改他的评价--这是很普遍的事情,从各种对于剧情的猜想的变化就能看得出来。

然而,如果要说服别人,改变对方的主观感受,那或许会遇到小马过河的问题--再老少咸宜的作品都不能满足所有看到他的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改变一些客观的“排位”是可以的--比如,你或许不喜欢吃咸鸭蛋,但是这不妨碍你认识到xx牌咸鸭蛋在业内是顶尖的,这就够了。
顺便给阿婆捉个虫(尺v尺)
up的说法里边有一个事实错误:“整整两年半没有丝毫填坑的想法”。实际上方舟的剧情引出设计毫无疑问更接近水浒传,挖坑本身就是填坑,比如各种故事集(踏寻往昔之风,此地之外,如我所见)都不失为对挖坑的良好补充,何况很多故事一次活动是绝对讲不完的。比如深海线就一直从第一个活动滴水村一直到火蓝之心复刻、踏寻往昔的42姐剧情、还有覆巢之下以及最近的阴云火花。企鹅物流多角恋有了一次完满的活动讲述日常。炎魔事件有了孤岛风云作为切入点。。。。只不过坑越挖越大。故事线更加宏伟罢了。

如果借用up的话来说:“任何人都不能证明方舟填坑,但是解析视频之中随处可见的收伏笔,足以证明方舟的填坑。”

♡(*´∀`*)人(*´∀`*)♡嘛,期待接下来的创作


对“谁有资格评判剧情”的探讨(外加捉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