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闻|中国铁建新增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

2023-11-11 19:01 作者:符-号-说  | 我要投稿

注:每日专栏发布上限5篇,更多资讯欢迎进群了解。



文章来源:中国铁建

源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Rr8VEYC4_Qj01qbqdXPd7A


11月7日

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

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

揭牌仪式
在中铁十一局

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举行


揭牌现场


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数字建造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该中心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建设主体,以突破数字建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使命,承担了4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30余项,是当前极具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数字建造技术创新高地。



此次揭牌成立的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由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中铁十一局联合共建,是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1+4+N”体系中第5个专业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占地面积100亩,包含大盾构自适应控制、隧站一体化智能建造技术、科技情报与成果转化三大研究所,以及盾构智能装备、盾构数智管控两个实验中心,具备盾构装备设计、制造、再制造能力与施工技术研发能力。


盾构智能装备实验平台


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将以“服务数字强国建设、服务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有效贯通的创新全链条,依托中铁十一局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发挥“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合力,重点开展复杂地质大盾构隧道全过程、全流程、全场景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推进现场少人化、无人化目标,最终实现技术服务到现场、持续迭代升级,全面引领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面向智能建造强国目标,秉承“专业为本、创新致胜”理念,中铁十一局充分发挥盾构施工核心竞争力,先后进入了“北、上、广、深”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0余个城市地铁市场,年均完成盾构掘进70公里,盾构掘进总里程超700公里,并系统掌握了智慧盾构管控、复杂条件下盾构超近距下穿既有线、极限狭小空间大直径盾构快速解体技术等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多个项目广泛应用。


其中的八大核心技术,为共建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八大核心技术


盾构管片智能生产管控技术


中铁十一局通过研发

盾构管片钢筋笼加工机器人

盾构管片智能蒸养系统

生产信息化系统平台

构建了管片“生产一养护一存放”

全流程、全场景自动控制流水线

提升了管片生产质量和管片物流转换效率



多层次注浆体系设计及控制理论


中铁十一局首创多层次注浆控制体系

研发了具有缓凝、抗分散性能的

新型惰性浆液

通过实时调整注浆部位和浆液强度

实现盾构姿态有效控制



长大山岭超硬岩隧道TBM高效掘进施工技术


中铁十一局构建了长大山岭270兆帕

超硬岩道TBM智能掘进体系

提出了TBM掘进卡机、岩爆

和突涌水等工程灾害控制关键技术



复杂条件盾构超近距下穿既有线安全控制技术


中铁十一局首创基于“五步注浆法”的

超近距下穿既有线施工成套变形控制技术

构建特殊地层始发的

“冻结加固+短筒建压”双控技术

研制了多功能注浆设备和注浆材料

研发智能决策互馈系统

实现了复杂条件盾构超近距下穿既有线施工

参数的实时调控与掘进地层的微扰动控制



智慧盾构管控技术


中铁十一局构建了基于物联网、云计算

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传感技术的

智慧盾构管控中心

将“互联网+”与盾构施工管理深度融合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智慧盾构系统

该系统具备四大核心功能

采集、监控、管理、分析

可对企业在全国各地盾构施工项目的

盾构技术参数、进度、安全、质量、设备

和物资进行一体化管控和预警



狭小空间盾构机平移、过站、调头、拆解技术


中铁十一局研发了狭小空间盾构机平移

过站、调头施工技术

创新了顶推过站、轮轨过站

牵引过站等过站工艺

研制了盾构机主驱动洞内拆解翻转工装

首创了基于洞内拆解的盾体

及关键部件的运输技术



基于盾构大数据的装备再制造及其产业化技术


中铁十一局创新构建了盾构装备数字化体系

提出了盾构再制造关键部件的

性能评估体系及再制造全过程工艺标准

基于再制造盾构整机性能改进提升技术

预测再制造盾构的服役寿命

并制定针对性保养措施



轨道工程运营线智能维保技术


中铁十一局综合利用5G技术、BIM技术

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轨道工程运维管理平台

实现多类型线路的运维管理和远程监控管理



新闻|中国铁建新增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